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柔和  拼音:róu hé
1.溫馴、和順?!妒酚?。卷一○二。張釋之傳》:「此人親驚吾馬,吾馬賴柔和,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后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商以后父輔政,而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
2.柔軟、柔弱?!端疂G傳》第二七回:「舌為柔和終不損,齒因堅強必遭傷。」
《漢語大詞典》:熙和
清明和樂;興盛和樂。白雪遺音·八角鼓·春宵一刻:“一概閒事全不管。我這里,瀟灑傍舟樂熙和?!?清 黃六鴻 《?;萑珪け<住すψ铩?/span>:“雍穆熙和之化。” 茅盾 《子夜》四:“ 雙橋鎮(zhèn) 上,依然滿眼熙和太平之盛?!?/div>
《漢語大詞典》:羽籥
古代祭祀或宴饗時舞者所持的舞具和樂器。羽,指雉羽。籥,一種編組多管樂器。周禮·春官·籥師:“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賓客饗食,則亦如之?!?鄭玄 注:“文舞有持羽吹籥者,所謂籥舞也?!?span id="oryf1ho" class="book">《禮記·文王世子》:“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 朱彬 訓纂:“干戈,萬舞,象武也,用動作之時學之;羽籥,籥舞,象文也,用安靜之時學之?!?span id="h1km1db" class="book">《史記·樂書》:“鐘鼓、管磬、羽籥、干戚,樂之器也?!?span id="zco2fha"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今文舞執(zhí)羽籥,武舞執(zhí)干戚?!?唐 蕭仿 《享太廟樂章》:“羽籥象德,金石薦祥?!?/div>
《漢語大詞典》:準法(準法)
(1).供人遵循的法度、仿效的模式。《書·太甲中》“欲敗度” 唐 孔穎達 疏:“準法謂之度?!?方東樹 《〈切問齋文鈔〉書后》:“竊見諸賢之作,其陳義經(jīng)物,論議可取者固多矣;而淺俗之詞,謬惑之見亦不少。雜然登之,漫無別白,非所以示學者之準法也?!?br />(2).以“準”調(diào)和樂律的方法。《后漢書·律歷志上》:“官無曉六十律以準調(diào)音者,故待詔 嚴崇 ,具以準法教子男 宣 。”參見“ 準 ”。
《國語辭典》:闿懌(闓懌)  拼音:kǎi yì
和樂欣悅?!稘h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首惡郁沒,闇昧昭晰,昆蟲闿懌,回首面向?!挂沧鳌竸P澤」。
《國語辭典》:和悅(和悅)  拼音:hé yuè
溫和喜悅?!都t樓夢》第六八回:「眾人見他標致和悅,無不稱揚?!?/div>
《漢語大詞典》:靜樂(靜樂)
寧靜和樂。管子·勢:“其所處者,柔安靜樂,行德而不爭?!?/div>
《漢語大詞典》:侃然
亦作“偘然”。
(1).剛直貌。后漢書·獨行傳·向栩:“徵拜侍中,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有官憚之。”隋書·房彥謙傳:“詞氣偘然,觀者屬目?!?清 昭槤 嘯亭雜錄·劉文正公之直:“公性簡傲,不蹈科名積習,立朝侃然,有古大臣風?!?br />(2).和樂貌。三國志·吳志·虞翻傳“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別傳》:“仰觀巍巍眾民之謡,傍聽鐘鼓侃然之樂?!?宋 葉適 《夫人林氏墓志銘》:“余以病歸,捨舟山行,始識君。見其質(zhì)性沖泊,器宇明審,侃然窮邑中?!?宋 葉適 《白石凈慧院經(jīng)藏記》:“余時雖尚少,見其能侃然自得於山谷之間,未嘗不嘆其風俗之淳?!?/div>
《國語辭典》:邕邕  拼音:yōng yōng
和諧的樣子?!段倪x。枚乘。七發(fā)》:「螭龍德牧,邕邕群鳴?!谷龂?。嵇康游仙〉詩:「臨觴奏九韶,雅歌何邕邕?!挂沧鳌赣河骸?。
《漢語大詞典》:順安(順安)
使和樂而安定。 漢 劉向 說苑·貴德:“尊其人,必敬其位,順安萬物,古圣之道幾哉!”禮記·禮運“故圣王所以順” 唐 孔穎達 疏:“既順安之,故不使渚者徙中原?!?/div>
《國語辭典》:飲和(飲和)  拼音:yìn hé
本指使人自得中和之道。語本《莊子。則陽》:「故或不言,而飲人以和?!箷x。郭象。注:「人各自得,斯飲和矣,豈待言哉?」后指推愛及于他人?!端鍟?。卷一五。音樂志下》:「飲和飽德,恩風長扇?!?/div>
《國語辭典》:融冶  拼音:róng yě
妖媚艷麗。唐。元稹《鶯鶯傳》:「至,則嬌羞融冶,力不能運支體,曩時端莊,不復同矣?!?/div>
《漢語大詞典》:登春臺(登春臺)
(1).《老子》:“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焙笠浴暗谴号_”比喻盛世和樂氣象。 晉 潘岳 《秋興賦》:“仰羣儁之逸軌兮,攀云漢以游騁。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唐 陸贄 《登春臺賦》:“登春臺而寫望,獨觀化以娛情?!?br />(2).曲名。 宋太宗 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宋史·樂志十七:“ 太宗 洞曉音律,前后親制大小曲及因舊曲剏新聲者,總三百九十……小石角九:《月宮春》、《折仙枝》、《春日遲》、《綺筵春》、《登春臺》、《紫桃花》、《一林紅》《喜春雨》、《汎春池》?!?/div>
《漢語大詞典》:凱樂(凱樂)
和樂,歡樂。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故凱樂之情,見於金石;含弘光大,顯於音聲也?!?晉 陸機 《演連珠》之八:“萬邦凱樂,非悅鐘鼓之娛;天下歸仁,非感玉帛之惠?!?/div>
分類:和樂歡樂
《漢語大詞典》:融然
(1).高朗貌。 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傍若無人?!?逯欽立 校注:“融然,高朗貌?!?br />(2).和樂貌。晉書·隱逸傳·陶潛:“其親朋好事,或載酒肴而往, 潛 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南朝 梁 沈約 《內(nèi)典序》:“籍智探虛,乘心照理,區(qū)區(qū)懷抱,融然靡執(zhí)。”
(3).融合貌。 明 唐順之 《大觀草堂記》:“方吾之心閒無事以逍遙乎草堂,而觀於魚鳥之飛鳴而潛泳,煙云之出沒而隱映,融然若有凝於精,爽然若有釋於神,是以物無逆於目,目無逆於心,心無逆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