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3詞典 6分類詞匯 347
共34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行令
同命
先庚
宣敕
逆命
勒令
違命
鈞旨
稍息
傳命
如命
傳令
布令
偽命
慢令
《國語辭典》:行令  拼音:xíng lìng
1.發(fā)布命令?!蹲髠?。宣公十二年》:「晉之從政者新,未能行令?!埂妒酚?。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君行令,臣行意?!?br />2.行酒令?!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是夜賓主兩個,與同王賽兒行令作樂飲酒。」《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賓主七八個人,猜拳行令,大盤大碗,吃了個盡興。」也作「打令」。
《國語辭典》:同命  拼音:tóng mìng
1.命運(yùn)和遭遇相同?!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下》:「殺之,越與吳同命。」
2.同生同死。《淮南子。俶真》:「夫歷陽之都,一夕反而為湖,勇力圣知與罷怯不肖者同命?!埂妒酚?。卷七。項羽本紀(jì)》:「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弧?/div>
《國語辭典》:共命鳥(共命鳥)  拼音:gòng mìng niǎo
1.一種佛教《耆婆迦經(jīng)》中所記載的雙頭鳥,兩個頭各有神識。
2.命運(yùn)相同的鳥。常用以比喻夫妻。清。蔣士銓水調(diào)歌頭。偶為共命鳥〉詞:「偶為共命鳥,都是可憐蟲?!挂沧鳌该B」、「同命鳥」、「生生鳥」。
分類:梵語
《漢語大詞典》:先庚
謂頒布命令前先行申述。易·巽:“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孔穎達(dá) 疏:“申命令謂之庚。民迷固久,申不可卒,故先申之三日;令著之后,復(fù)申之三日,然后誅之。民服其罪,無怨而獲吉矣?!?唐 劉禹錫 《歷陽書事七十韻》:“退思常后已,下令必先庚。”
《國語辭典》:宣敕  拼音:xuān chì
1.通知傳達(dá)命令?!逗鬂h書。卷一九。耿弇傳》:「弇乃嚴(yán)令軍中趣修攻具,宣敕諸部,后三日當(dāng)悉力攻巨里城?!?br />2.任命或調(diào)遣官員的正式公文?!顿Y治通鑒。卷二八二。后晉紀(jì)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dāng)?shù)通,付留守鄭王?!埂督鹗贰>硪蝗?。外國傳上。西夏傳》:「詔陜西宣撫司及沿邊諸將,降空名宣敕,臨陣立功,五品以下并聽遷授。」
《國語辭典》:逆命  拼音:nì mìng
違抗命令。《書經(jīng)。大禹謨》:「三旬苗民逆命?!?/div>
《國語辭典》:勒令  拼音:lè lìng
以命令方式強(qiáng)制別人遵從?!度龂萘x》第二回:「次日,督郵先提縣吏去,勒令指稱縣尉害民?!埂独蠚堄斡浂帯返诹兀骸肝覍δ阏f罷,我不是勒令要你出家。」
《國語辭典》:違命(違命)  拼音:wéi mìng
違抗命令?!段宕菲皆挕x史。卷下》:「軍士從命者賞,違命者誅!」《儒林外史》第一○回:「兩公子見這般說,竟不違命,當(dāng)下讓到書房里?!?/div>
《國語辭典》:鈞旨(鈞旨)  拼音:jūn zhǐ
大旨,尊稱別人的旨意?!端疂G傳》第三回:「奉著經(jīng)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
《國語辭典》:稍息  拼音:shāo xí
一種軍事或體操稍作休息的動作。雙腳約與肩同寬,兩手交置于背后腰間,為站立休息的姿勢。
《漢語大詞典》:傳命(傳命)
傳達(dá)命令。禮記·聘義:“介紹而傳命,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質(zhì),敬之至也?!?span id="5tkhfdr" class="book">《孟子·公孫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div>
《漢語大詞典》:如命
謂依照命令、指示行事。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僕有幼女,最所鐘愛。勉受一小口為伴,餘則不敢如命?!?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 王差官 如命用皮鞭抽打,但 顧咸正 若無其事,仍聲聲呼殺。”
《國語辭典》:傳令(傳令)  拼音:chuán lìng
傳達(dá)命令。如:「傳令下去,全面?zhèn)鋺?zhàn)?!?/div>
《漢語大詞典》:布令
頒布政令;發(fā)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yuǎn)?!?span id="znn3xkx" class="book">《墨子·尚同下》:“發(fā)憲布令其家?!?清 夏炘 學(xué)禮管釋·釋正月之吉:“ 周 禮布令觀象,皆於正月朔日及每月朔日。行事有一定之月日,故百官易於奉行,庶民易於取法?!?郭沫若 《暴虎辭》:“ 漢 主一世雄,布令揮長弓;命女投狐兔,命士投麋熊?!?/div>
《漢語大詞典》:偽命
1.指僭偽政權(quán)的命令。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 張邦昌 偽赦至,﹝ 賈公望 ﹞率郡官哭於 天慶觀 圣祖殿 ,而焚其赦書偽命。”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二·祀典:“修撰 姚淶 ,給事中 陳棐 輩窺知上意,疏請帝王廟削 元世祖 之祀,又追論故 誠意伯 劉基 ,曾受胡 元 偽命,故力為擁護(hù),致污廟祀,非出我 太祖 深意。上嘉而允之?!?章炳麟 《謝本師》:“昔 戴 君與 全紹衣 并污偽命,先生亦授職為偽編修?!?br />2.假傳的命令。 明朱鼎《玉鏡臺記·召太真》:“心耿耿,愁見鋒生內(nèi)屏。一扎天書傳外境,祗恐稱偽命。”
《漢語大詞典》:慢令
(1).謂下達(dá)可緩慢執(zhí)行的命令。論語·堯曰:“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孔子家語·始誅》:“慢令謹(jǐn)誅,賊也;徵斂無時,暴也;不試責(zé)成,虐也?!?br />(2).輕慢上司的命令。元史·趙孟頫傳:“ 至元 鈔法滯澀不行,詔遣尚書 劉宣 與 孟頫 馳驛至 江南 ,問行省丞相慢令之罪?!?span id="bxdie3f" class="book">《明史·云南土司傳一·云南》:“土官復(fù)慢令玩法,無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