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3詞典 6分類詞匯 347
共347,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詔諭
先令
赦令
特令
陳辭
待命
稟命
戒敕
共命
將令
命相
應命
策書
禁令
前令
《漢語大詞典》:詔諭(詔諭)
皇帝命令;皇帝頒布文書以告喻天下。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皆厚給其衣食,因請送其家屬, 明宗 詔諭不許?!?宋 陸游 《賀蔣尚書出知婺州啟》:“詔諭靡從,藩條初布。上倚承宣之績,士高廉退之風。”元史·世祖紀二:“ 王文統(tǒng) 坐與 李璮 同謀伏誅,仍詔諭中外?!?/div>
《國語辭典》:先令  拼音:xiān lìng
英國的貨幣。英語shilling的音譯。為一鎊的二十分之一,等于十二便士。
《漢語大詞典》:赦令
舊時君主發(fā)布的減免罪刑或賦役的命令。史記·越王句踐世家:“ 楚王 大怒曰:‘寡人雖不德耳,奈何以 朱公 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論殺 朱公 子,明日遂下赦令。” 宋 秦觀 《財用上》:“數(shù)因赦令而弛逋負,大出廩廥以振乏絶。”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令,策封王侯,皆用之天子?!?/div>
《國語辭典》:特令  拼音:tè lìng
一國元首下達的特別命令。如:「總統(tǒng)特令」。
《漢語大詞典》:陳辭(陳辭)
(1).發(fā)布命令。國語·周語上:“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增修於德而無勤民於遠,是以近無不聽,遠無不服?!?br />(2).發(fā)表言論,訴說。國語·晉語八:“臣嘗陳辭矣,心以守志,辭以行之,所以事君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表:“并陳辭帝庭,匪假書翰?!?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念歸怨之何所,矢陳辭之靡他?!?清 唐孫華 《石鼓歌》:“陳辭紀事鋪鉅藻,追匹《雅》《頌》非 齊 謳?!?/div>
《國語辭典》:待命  拼音:dài mìng
等候上級的命令?!蹲髠鳌N墓迥辍罚骸噶⒂诔源?,許之取而殯之?!顾巍LK軾《應詔集。策別九》:「拱手而待命者,足相攝乎其庭。」
《國語辭典》:稟命(稟命)  拼音:bǐng mìng
承受命令?!蹲髠?。閔公二年》:「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挂沧鳌阜A令」。
《國語辭典》:戒敕  拼音:jiè chì
1.告誡?!度龂尽>矶?。魏書。武文世王公傳。中山恭王袞傳》:「袞憂懼,戒敕官屬愈謹?!?br />2.漢代皇帝的四種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詔策》:「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挂卜Q為「戒書」。
《國語辭典》:戒書(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禮記。武王踐阼》:「王聞書之言,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br />2.漢代皇帝的四種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漢。蔡邕〈獨斷上〉:「漢天子正號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挂卜Q為「戒敕」。
《漢語大詞典》:共命
命運與共。 郭沫若 《念奴嬌·懷念周總理》詞:“光明磊落,與導師,協(xié)力、同心、共命?!?br />敬從命令。共,通“ 恭 ”。國語·魯語下:“子計其利者,小國共命?!?韋昭 注:“共,敬從也?!?/div>
《國語辭典》:將令(將令)  拼音:jiàng lìng
軍令,將帥的命令?!度龂萘x》第五三回:「若不射,又恐違了將令?!埂度辶滞馐贰返谒摹鸹兀骸甘捲葡煞钪鴮⒘?,監(jiān)督筑城?!?/div>
分類:將帥命令
《國語辭典》:命相  拼音:mìng xiàng
1.命令三公輔政行事?!抖Y記。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
2.任命宰相?!端问贰>砣灏?。李綱傳上》:「李綱為金人所惡,雖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罷之?!?/div>
《國語辭典》:應命(應命)  拼音:yìng mìng
接受命令?!赌鲜?。卷六九。虞荔傳》:「及文帝平彪,武帝及文帝并書招之,迫切不得已,乃應命至都?!埂度龂萘x》第四回:「卓命徵之,邕不赴。卓怒,使人謂邕曰:『如不來,當滅汝族?!荤邞?,只得應命而至?!?/div>
《國語辭典》:策書(策書)  拼音:cè shū
1.書籍、簡冊?!妒酚?。卷六○。三王世家。褚少孫補曰》:「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編列其事而傳之?!埂稘h書。卷一○○。敘傳上》:「夫以匹婦之明,猶能推事理之致,探禍福之機,而全宗祀于無窮,垂策書于春秋?!?br />2.漢代皇帝任免官吏,書于竹簡,稱為「策書」?!独m(xù)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讀策書畢,中常侍持皇太子璽綬東向授太子?!?/div>
《國語辭典》:禁令  拼音:jìn lìng
1.禁止某種行為的法令?!盾髯?。正論》:「湯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埂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高@些野蠻的禁令,亮該少些?!?br />2.禁制的法令?!俄n非子。內(nèi)儲說上》:「是以刑罰不必,則禁令不行。」《周禮。春官宗伯。天府》:「天府,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div>
《漢語大詞典》:前令
(1).前次的命令。南史·宋武帝紀:“ 晉帝 復申前令,授太傅、 揚州 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趣,讚拜不名……封第三子 義隆 為 北彭城縣公 ?!?br />(2).前任縣令。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十:“公怒曰:‘前令受汝賄,故不得不隆汝禮;我市鹽而食,何物商人,敢公堂抗禮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