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yàn)
詞格校驗(yàn)
曲格校驗(yàn)
對聯(lián)校驗(yàn)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53
詞典
6
分類詞匯
347
共353,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口令
裁旨
頒式
赦命
兇命
下旨
衡命
戒書
來浪
臺委
誥軸
敕符
傳騎
調(diào)令
矯令
《國語辭典》:
口令
拼音:
kǒu lìng
1.于作戰(zhàn)、軍隊(duì)操練或做體操時(shí),以簡短的術(shù)語所下達(dá)的口頭命令。《文明小史》第五六回:「兩面奏起軍樂,洋教習(xí)一馬當(dāng)先,喊著德國操的口令。」
2.一種用以識別敵我的口頭暗號。
分類:
口令
戰(zhàn)斗
口頭
練兵
暗號
體操
識別
簡短
下達(dá)
命令
《漢語大詞典》:
裁旨
宋 代稱太守以下地方長官的指示、命令為“裁旨”。 宋
吳曾
《
能改齋漫錄·事始二
》
:“近世自鈞旨、臺旨而下,稱裁旨。按, 李罕之 擅引 澤州 兵夜入 潞州 ,以狀白 李克用 曰:‘ 薛鐵山 死,州民無主,慮不逞者為變。故 罕之 專命鎮(zhèn)撫,取王裁旨。’” 宋 袁文
《甕牖閑評》
卷三:“本朝君相曰圣旨、鈞旨,太守而下曰臺旨,又其次曰裁旨?!?/div>
分類:
太守
下地
長官
指示
命令
《漢語大詞典》:
頒式(頒式)
謂發(fā)布命令統(tǒng)一某項(xiàng)事物的規(guī)格或樣式。 明 郎瑛
《
七修類稿·國事八·平頭巾網(wǎng)巾
》
:“今里老所戴黑漆方巾,乃 楊維楨 入見 太祖 時(shí)所戴,上問曰:‘此巾何名?’對曰:‘此四方平定巾也?!祛C式天下?!?/div>
分類:
發(fā)布
命令
統(tǒng)一
規(guī)格
樣式
《漢語大詞典》:
赦命
赦免的命令。 南朝 梁
劉勰
《
文心雕龍·詔策
》
:“制施赦命,策封王侯?!?/div>
分類:
赦免
命令
《漢語大詞典》:
兇命
(1).猶惡運(yùn)。 漢
劉向
《
說苑·敬慎
》
:“凡司其身,必慎五本:一曰柔以仁,二曰誠以信,三曰富而貴毋敢以驕人,四曰恭以敬,五曰寬以靜。思此五者,則無兇命。”
(2).不祥的命令。 晉
桓溫
《薦譙元彥表》
:“兇命屢招,姦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div>
分類:
不祥
命令
《國語辭典》:
下旨
拼音:
xià zhǐ
古代君王發(fā)布命令。
分類:
下旨
君王
發(fā)布
命令
《國語辭典》:
衡命
拼音:
héng mìng
權(quán)衡命令之可行而后行?!妒酚洝>砹?。管晏傳》:「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固?。張守節(jié)。正義:「衡,秤也。謂國無道則制秤量之,可行即行?!?/div>
分類:
違逆
命令
王肅
《國語辭典》:
戒書(戒書)
拼音:
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洞蟠鞫Y記。武王踐阼》:「王聞書之言,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br />2.漢代皇帝的四種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漢。蔡邕〈獨(dú)斷上〉:「漢天子正號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書?!挂卜Q為「戒敕」。
分類:
自我
警戒
文字
命令
刺史
太守
三邊
帝王
《漢語大詞典》:
來浪(來浪)
(1).方言。在。
《海上花列傳》
第三二回:“ 雙玉 悄立簾下暗中竊聽,聽那 雙寳 帶哭帶説道:‘我碰著仔前世里寃家!剛剛反仔一泡,故歇咿來浪説我啥,我是定歸活勿落個(gè)哉!’”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第九一回:“ 伯芬 吃了一驚道:‘來浪啥場化?’”場化,地方。
(2).方言。著。表示命令語氣。
《海上花列傳》
第五五回:“ 潘三 上前攔道:‘看啥嗄,搭我坐來浪?!?/div>
分類:
方言
命令
語氣
《國語辭典》:
臺委(臺委)
拼音:
tái wěi
對上級命令的敬稱?!陡;萑珪>砦?。蒞任部。稟帖贅說》:「北去之后,再尊臺委。」
分類:
對上
上級
命令
敬稱
《漢語大詞典》:
誥軸(誥軸)
書寫皇帝命令的卷軸。
《清會典事例·中書科·封典期限》
:“誥敕,至頒發(fā)誥軸,仍由兵部發(fā)給執(zhí)照,令各該員持赴內(nèi)閣承領(lǐng)?!?/div>
分類:
書寫
帝命
命令
卷軸
帝王
《漢語大詞典》:
敕符
古時(shí)朝廷用以傳達(dá)命令、調(diào)兵遣將的憑證。以竹木或金玉為之,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存其一,用時(shí)相合以為證信。 宋 王讜
《
唐語林·補(bǔ)遺二
》
:“水部員外 劉約 直宿,會 河內(nèi) 繫囚,配流 嶺 表,夜發(fā)敕符?!?明 劉若愚
《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
》
:“﹝尚寶監(jiān)﹞職掌御用寶璽、敕符、將軍印信?!?/div>
分類:
時(shí)朝
朝廷
傳達(dá)
達(dá)命
命令
調(diào)兵遣將
憑證
《漢語大詞典》:
傳騎(傳騎)
驛站傳遞音信命令的騎馬的使者。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 齊景公 游 少海 、傳騎從中來謁曰:‘ 嬰 疾甚,且死,恐公后至?!?span id="0gywogi" class="book">《
新唐書·吐蕃傳下
》:“會飛鳥使至,召其軍還,遂引去。飛鳥,猶傳騎也?!?宋
張先
《勸金船》
詞:“翰閣遲歸來傳騎,恨留駐難久?!?/div>
分類:
驛站
傳遞
音信
命令
騎馬
使者
《國語辭典》:
調(diào)令(調(diào)令)
拼音:
diào lìng
調(diào)動工作項(xiàng)目或地點(diǎn)的命令。如:「公司的調(diào)令公布后,引起了極大的反彈?!?/div>
分類:
調(diào)動
命令
《漢語大詞典》:
矯令(矯令)
假托命令。
《
史記·趙世家
》
:“此人貪而欲大,內(nèi)得主而外為暴,矯令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難為也,禍且逮國?!?span id="ggq2mia" class="book">《
晉書·段灼傳
》:“ 艾 以 禪 初降,遠(yuǎn)郡未附,矯令承制,權(quán)安社稷?!?/div>
分類:
假托
命令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