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53詞典 6分類詞匯 347
共353,分24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命理
公布
誥令
任命
負命
府記
鈞諭
謫命
徵命
失命
諭告
玉敕
稽命
遵令
發(fā)命
《國語辭典》:命理  拼音:mìng lǐ
天命與自然的法則。如:「他精通命理,常教人如何趨吉避兇?!?/div>
《國語辭典》:公布  拼音:gōng bù
1.把法律或命令公告周知。
2.向公眾揭示某種事實。如:「他作奸犯科的罪行,被新聞界公布開來?!挂沧鳌腹肌?。
《漢語大詞典》:誥令(誥令)
朝廷、君上發(fā)布的命令。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學士記》:“凡大誥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nèi)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對?!币槐咀鳌?詔令 ”。新五代史·唐書·莊宗皇后劉氏傳:“是時,皇太后及皇后交通藩鎮(zhèn),太后稱‘誥令’,皇后稱‘教命’。” 清 龔自珍 《古史鉤沉論四》:“王者於是芳香其情以下之,玲瓏其誥令以求之,虛位以位之。”
《國語辭典》:任命  拼音:rèn mìng
1.任用官吏。如:「總統(tǒng)任命行政院院長?!?br />2.聽任命運支配。晉。摯虞〈思游賦〉:「信天任命兮,理乃自得?!埂秲号⑿蹅鳌返谝换兀骸咐蠣斢质俏谎?guī)蹈矩,聽天任命,不肯茍且的人,只得呈報銷假投供?!?/div>
《國語辭典》:負命(負命)  拼音:fù mìng
違命?!妒酚洝>硪?。五帝本紀》:「鯀負命毀族,不可。」
《漢語大詞典》:府記(府記)
官府宣示命令的文書。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巴志:“ 孝桓帝 時, 河南 李盛 仲和 為郡守,貪財重賦。國人刺之曰: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府記欲得錢?!?/div>
《國語辭典》:鈞諭(鈞諭)  拼音:jūn yù
書信、公文中對尊長所言的敬稱。如:「遵奉鈞諭」。
《漢語大詞典》:謫命(謫命)
謫官的命令。宋史·儒林傳五·胡寅:“ 新州 謫命下,即日就道?!?/div>
分類:命令
《漢語大詞典》:徵命
1.征召、命令。后漢書·周舉傳:“時 梁冀 貴盛,被其徵命者,莫敢不應?!?span id="hm1g1s1" class="book">《后漢書·張楷傳》:“故 長陵 令 張楷 行慕 原憲 ,操擬 夷 齊 ……前比徵命,盤桓未至?!?br />2.指征召的命令。《三國志·魏志·管寧傳》:“而 黃初 以來,徵命屢下,每輒辭疾,拒違不至?!?/div>
分類:征召命令
《漢語大詞典》:失命
違誤命令。左傳·昭公十三年:“王問 犫櫟 ,﹝ 枝如子躬 ﹞降服而對,曰:‘臣過失命,未之致也?!?杜預 注:“降服,如今解冠也。謝違命?!?孔穎達 疏:“言臣罪過,漏失君命?!?/div>
分類:違誤命令
《漢語大詞典》:諭告(諭告)
(1).曉諭;告戒。史記·蕭相國世家:“ 何 以丞相留收 巴 蜀 ,填撫諭告,使給軍食?!?span id="9n6ychh" class="book">《漢書·周勃傳》:“有數(shù)人不肯去,宦者令 張釋 諭告,亦去?!?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 蕭育 正使大人當面對老妾這樣諭告過。”
(2).文體名。上級給下級的通告或命令。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諭告》:“按字書云:‘諭,曉也。告,命也。以上敕下之詞?!?商 周 之書,未有此體。至《春秋內(nèi)外傳》始載 周 天子諭告諸侯及列國往來相告之詞,然皆使人傳言,不假書翰,故今不録。”
《漢語大詞典》:玉敕
天帝的命令。《封神演義》第六五回:“鳳銜丹詔離天府,玉勅金書降下來?!?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雹神:“此上帝玉勅,雹有額數(shù),何能相徇?”
分類:天帝命令
《漢語大詞典》:稽命
不及時聽從命令。《南齊書·氐傳》:“ 梁州 刺史 范柏年 懷挾詭態(tài),首鼠兩端,既已被伐,盤桓稽命?!?/div>
《漢語大詞典》:遵令
遵從命令。《水滸傳》第九五回:“ 吳學究 又教 宋先鋒 傳令,須分扎營寨……如 李藥師 六花陣之法。眾將遵令?!?清 魏源 《籌海篇·議款》:“觀禁煙新令初頒,各國遵令。”
《漢語大詞典》:發(fā)命(發(fā)命)
發(fā)布命令。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雍子 發(fā)命於軍曰:‘歸老幼,反孤疾,二人役,歸一人。’” 漢 陳琳《為袁紹檄豫州》:“續(xù)遇 董卓 ,侵官暴國。於是提劍揮鼓,發(fā)命東夏,收羅英雄,棄瑕取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