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昌菹
亦作“ 昌葅 ”。
(1).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 周 天子使 周公閱 聘 魯 , 魯 君饗之昌菹等物,示旌表其功德。后以為主國盛禮款待他國使者之典實(shí)。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體猶瘠, 淮陽 疾未祛。翻疑承毒水,忽似遇昌葅。”參見“ 昌歜 ”。
(2).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據(jù)傳 周文王 嗜昌菹, 仲尼 食之以取味。后以為傾慕前賢而嗜其所嗜之典實(shí)。《梁書·文學(xué)傳下·伏挺》:“事等昌菹,謬彼偏嗜,是用不羞固陋,無憚龍門?!眳⒁姟?昌蒲菹 ”。
《漢語大詞典》:昌歜
(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古以饗他國之來使,以示優(yōu)禮。
(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傳說 周文王 嗜昌歜,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賢所嗜之物。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記》:“既慕其名,亦覩其貌,蓋 仲尼 思 文王 ,則嗜昌歜?!?宋 蘇軾 《仁宗皇帝御飛白記》:“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貶以想見其所與之人?!?宋 陸游 《夜坐觀小兒作擬毛詩欣然有賦》:“即今見汝尚懽欣,此癖真同嗜昌歜。”
(3).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稱昌菹。昌,通“ 菖 ”。端午節(jié)有食菖蒲菹與飲菖蒲酒之俗。 宋 范成大 《代兒童作端午貼門詩》之三:“黍筒小費(fèi)名田課,昌歜多浮樂圣杯?!?清 宮鴻歷 《長安午日》詩:“綵結(jié)靈符聊辟鬼,盤堆昌歜故愁吾?!?/div>
《漢語大詞典》:昌蒲菹
亦作“ 昌蒲葅 ”。 菖蒲根的腌制品。昌,通“ 菖 ”。呂氏春秋·遇合:“ 文王 嗜昌蒲菹, 孔子 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后勝之?!?晉 張邈 《自然好學(xué)論》:“尚何假於食膽蜚,而嗜昌蒲葅也!”
《漢語大詞典》:西虢
古國名。 周文王 弟 虢仲 (一說 虢叔 )的封地,故城在今 陜西省 寶雞縣 東。 平王 東遷,隨徙 上陽 (今 河南省 陜縣 ),改稱 南虢 。公元前655年為 晉 所滅。左傳·隱公元年“ 虢叔 死焉” 唐 孔穎達(dá) 疏:“ 虢國 有二,而《經(jīng)》《傳》不言東西者,於時 東虢 已滅,故 西虢 不稱西?!?/div>
《漢語大詞典》:姬姒
(1). 有莘氏 之女, 周文王 妻 太姒 。宋史·樂志十三:“《七德之舞》,四朝用康。有如 姬姒 ,助集 周 邦?!?br />(2).謂 周 和 夏 。 明 張居正 《辛未會試程策》:“故論開濟(jì),則功軼于 姬 姒 ;頌熙洽,則治匹乎 唐 虞 ?!?/div>
《漢語大詞典》:拘幽操
琴曲名。相傳 周文王 為 崇侯虎 所讒, 商紂 囚之于 羑里 ,申憤而作此曲。 漢 蔡邕 《琴操·拘幽操》:“《拘幽操》, 文王 拘於 羑里 而作也?!?唐 韓愈 《琴操》詩中有《拘幽操》。 清 黃遵憲 《到家》詩:“援琴欲鼓《拘幽操》,月在中天天四垂?!眳㈤?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96751'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琴曲歌辭一·拘幽操》 宋 郭茂倩 題解。亦省作“ 拘幽 ”。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二:“余讀《琴操》所稱記 舜 、 禹 、 孔子 詩,咸淺易不足道。《拘幽》, 文王 在繫也,而曰‘ 殷 道圂圂,浸濁煩,朱紫相合,不別分?!?/div>
《漢語大詞典》:殷牖
(1).指 殷 代的 羑里 (今 河南 湯陰 ),相傳 周文王 被 殷紂王 拘囚之處。 南朝 梁 庾肩吾 《亂后行經(jīng)吳郵亭》詩:“ 殷 牗爻雖賾, 堯 臣吏轉(zhuǎn)尊?!?清 顧炎武 《酬王生仍》詩:“演已成 殷 牖賾,援琴猶學(xué) 楚 囚尊?!?br />(2).泛指囚獄。陳書·高祖紀(jì)上:“ 殷 牖斯空, 夏 臺虛設(shè)。”
《漢語大詞典》:姬伯
即 周文王 姬昌 。文選·張衡〈東京賦〉:“儀 姬伯 之 渭 陽,失熊羆而獲人?!?薛綜 注:“ 姬伯 , 文王 為 西伯 也?!?/div>
分類:周文王
《漢語大詞典》:岐社
周文王 所立的 周 室神社。墨子·非攻下:“赤鳥銜珪,降 周 之 岐 社?!?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4'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 伯昌 號衰,秉鞭作牧。何令徹彼 岐 社,命有 殷國 ?” 朱熹 集注:“ 岐 社, 太王 所立 岐周 之社也。”
《漢語大詞典》:熊巖(熊巖)
熊,指 周文王 卜“非虎非羆”之辭而得 呂望 于 渭 陽;巖,指 殷 武丁 得 說 于 傅巖 而 殷 得中興。后因以“熊巖”借指受帝王知遇。 清 杜岕 《渡淮》詩之二:“鑾駕師誰駐?熊 巖 志未酬?!眳⒁姟?熊羆 ”、“ 熊飛 ”。
《漢語大詞典》:昌姬
姬昌 。即 周文王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跨蹍 昌姬 ,韜軼炎 漢 。” 張銑 注:“ 昌姬 謂 文王 也?!?/div>
分類:周文王
《漢語大詞典》:兩虢(兩虢)
周文王 弟 虢仲 虢叔 的合稱。后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超有 商 之 大彭 兮,越隆 周 之兩虢?!?李賢 注:“國語曰:‘ 商伯 大彭 、 豕韋 ?!?span id="dnryj2v" class="book">《左傳》曰:‘ 虢仲 、 虢叔 , 王季 之穆也?!?/div>
分類:周文王
《漢語大詞典》:姬化
謂 周文王 姬昌 的德化。 晉 潘岳 《西征賦》:“耕讓畔以閑田,沾 姬 化而生棘?!?/div>
《漢語大詞典》:西伯昌
周文王 姬昌 。 姬昌 曾為 西伯 。史記·伯夷列傳:“於是 伯夷 、 叔齊 聞 西伯昌 善養(yǎng)老,盍往歸焉?!?/div>
《國語辭典》:文武之道  拼音:wén wǔ zhī dào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國策略,后用指寬嚴(yán)互濟(jì)的治國之道?!抖Y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埂稌x書。卷六五。王導(dǎo)傳》:「誠宜經(jīng)綸稽古,建明學(xué)業(yè),以訓(xùn)后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fù)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漢語大詞典》:文子文孫(文子文孫)
指 周文王 的子孫。書·立政:“繼自今, 文 子 文 孫其勿誤于庶獄庶慎,惟正是乂之?!?孔 傳:“ 文 子 文 孫, 文王 之子孫?!币徽f為守文之子孫。見 孫星衍 疏。后泛用為稱美帝王的子孫。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考史五:“ 劉應(yīng)起 時可 , 淳祐 初為太學(xué)博士,言定大計曰:‘謀之而臧,則文子文孫,宜君宜王,謀之不臧,則生天王家,以為大慼?!巳怂y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思士操
琴曲名。相傳為 周文王 所作。見 漢 蔡邕 《琴操·文王思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