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9詞典 6分類詞匯 43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ì
把自己的意思告曉他人。《荀子。榮辱》:「仁者好告示人,告之示之,靡之儇之?!?/div>
《國語辭典》:告示  拼音:gào shi
政府于特定的公共處所招貼的文書或通告?!段拿餍∈贰返诙兀骸改肯轮磺蟠笕硕喟l(fā)幾張告示,預先曉諭地方上的百姓?!?/div>
《國語辭典》:無頭告示(無頭告示)  拼音:wú tóu gào shì
意向不明的文告。亦指不得要領的官樣文章。
《漢語大詞典》:紅告示(紅告示)
舊時新官上任時的紅紙公告。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發(fā)到任示》:“先發(fā)上任紅告示,即發(fā)一牌?!?/div>
《國語辭典》:安民告示  拼音:ān mín gào shì
舊時藉以安定民心的政事布告。
《漢語大詞典》:肉告示
方言。謂到處宣揚,猶言活布告。 沙汀 《替身》:“你趕緊去熱點飯吃!吃了好去借槍,找人,今天晚上就動手……不過,我給你說,沒要當肉告示哇?!” 沙汀 《淘金記》二二:“‘呵,我再說一遍,不要到處唱哇!’‘完了!那就成了肉告示了!’‘對,年輕人就要嘴穩(wěn)才好!’”
《國語辭典》:沒頭告示(沒頭告示)  拼音:méi tóu gào shì
匿名信?!端疂G傳》第六三回:「當時梁中書看了沒頭告示,便喚王太守到來商議?!挂沧鳌笡]頭帖子」。
《國語辭典》:布告  拼音:bù gào
1.通告大眾。如:「布告縣民周知。」《三國演義》第二回:「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賞賜。」也作「布告」。
2.張貼出來以通告大眾的一種文書。如:「門口貼了一張吉屋出租的布告。」也作「布告」。
《漢語大詞典》:告諭(告諭)
(1).曉喻;曉示。史記·殷本紀:“ 盤庚 乃告諭諸侯大臣?!?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問訊殘疾,告諭禮儀?!?宋 范仲淹 《答趙元昊書》:“大王告諭諸蕃首領,不須去父母之邦?!?span id="8rnugcw" class="book">《明史·太祖紀一》:“遣儒士告諭父老,勸農(nóng)桑?!?br />(2).指告示,布告。 鄭振鐸 《止水的下層》:“到了征服者在入城張貼停止殺戮搶略的告諭時,民眾卻蜂擁的回家?!?/div>
《國語辭典》:曉示(曉示)  拼音:xiǎo shì
1.明白告知,使人領會。《魏書。卷五九。蕭寶夤傳》:「乃請喪居斬衰之服,澄遣人曉示情禮,以喪兄之制,給其齊衰,寶夤從命。」也作「曉喻」、「曉諭」。
2.布告?!端疂G傳》第四回:「你須不瞎,也見庫局里貼的曉示:『但凡和尚破戒吃酒,決打四十竹篦,趕出寺去?!弧挂沧鳌笗宰帧埂?/div>
《國語辭典》:出示  拼音:chū shì
1.拿出物件給人看。如:「昨天李兄來訪,出示一副李可染仕女畫作,筆意生動,令人愛不釋手?!?br />2.告示?!度龂萘x》第三回:「何進得表,出示大臣?!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欢兀骸缚钟袩o知小民在左近樵采作踐,晚生還要出示曉諭?!?/div>
分類:出示告示
《國語辭典》:標榜(標榜)  拼音:biāo bǎng
1.揭示、品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未過有所通,為謝標榜諸義,作數(shù)百語。」南朝梁。鐘嶸 詩品序:「欲為當世詩品,口陳標榜,其文未遂,嶸感而作焉?!?br />2.表揚、稱贊。《大宋宣和遺事。利集》:「盜我儒名,高自標榜?!埂段拿餍∈贰返谒奈寤兀骸父行o知無識的人,恭維他是膽識俱優(yōu)之人,他也落得借此標榜?!挂沧鳌笜税瘛?。
《國語辭典》:標榜(標牓)  拼音:biāo bǎng
1.寫有文字的木牌。唐。柳宗元法華寺石門精舍三十韻〉:「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榜。」
2.書寫或張貼告示?!侗笔?。卷三八。裴佗傳》:「所居宅洿下,標榜賣之。」
3.表揚、稱贊。《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標榜風流,遠明管樂?!挂沧鳌笜税瘛埂?/div>
《國語辭典》:榜文  拼音:bǎng wén
官府揭示的文告。《薛仁貴征遼事略》:「英公令長安市心立起義軍旗,旗下張掛榜文?!埂端疂G傳》第二三回:「行到廟前,見這廟門上貼著一張印信榜文。」
分類:榜文告示
《漢語大詞典》:貼子(貼子)
典押兒子。南齊書·周颙傳:“亦有摧臂斮手,茍自殘落,販傭貼子,權赴急難?!?br />(1).柬帖。 清 李漁 《意中緣·卷簾》:“待我明日寫一個貼子送到兵馬司去,打斷你的狗筋。”
(2).告示。 王汶石 《風雪之夜·大木匠》:“你,出個貼子吧!上頭寫明:是男是女,多大年紀,長胡子沒長,穿的啥襖啥褲,幾時出走?!?br />(3).即貼子詞。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九:“翰苑歲供禁中立春、端午貼子,前后多矣,率多擬效舊語,故少新意?!眳⒁姟?貼子詞 ”。
《漢語大詞典》:貼子詞(貼子詞)
指 宋 時遇佳節(jié),命詞臣撰寫?zhàn)び趯m中壁上的詩詞。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貼子詞》:“按貼子詞者,宮中黏貼之詞也。古無此體,不知起於何時。第見 宋 時每遇令節(jié),則命詞臣撰詞以進,而黏諸閣中之戶壁,以迎吉祥。觀其詞乃五七言絶句詩,而各宮多寡不同,蓋視其宮之廣狹而為之,抑亦以多寡為等差也。然此乃時俗鄙事,似不足以煩詞臣,而 宋 人尚之,豈所謂聲容過盛之一端歟?”
《漢語大詞典》:誥諭(誥諭)
告示。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論“赴難”和“逃難”》:“用誥諭,用刀槍,用書報,用煅煉,用逮捕,用拷問,直到去年請愿之徒,死的都是‘自行失足落水’,連追悼會也不開的時候為止,這才顯出了新教育的效果。”
分類:告示
《國語辭典》:說帖(說帖)  拼音:shuō tiě
條陳意見及辦法的書簡?!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钢劣谄渲星?,亦非傾蓋之間所能盡的。容慢慢的做個說帖呈覽,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