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2分類詞匯 29
共29,分2頁顯示  上一頁  1
分類詞匯(續(xù)上)
督飭
戒勸
面戒
敕厲
戒世
勸飭
敕曉
懲糾
誓民
諭單
刺戒
譴敕
諭帖
諫戒
《國語辭典》:督飭(督飭)  拼音:dū chì
監(jiān)督指揮。如:「這么重大的事,不能由他一人負(fù)督飭重責(zé)?!?/div>
《漢語大詞典》:戒勸(戒勸)
告戒,勉勵。國語·楚語上:“ 叔時 曰:‘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div>
分類:告戒勉勵
《漢語大詞典》:面戒
當(dāng)面告戒。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 元豐 間, 彧 先公為右史,神考遣使治 楚州 新河 ,面戒之曰:‘東南不慣興大役,卿且為朕愛惜兵民?!?span id="v4e2uja" class="book">《宋史·王顯傳》:“副使 趙昌言 、 寇準(zhǔn) 鋒氣皆鋭,慢 顯 , 顯 或失誤,護(hù)短終不肯改,上每面戒之?!?/div>
《國語辭典》:敕厲(敕厲)  拼音:chì lì
告誡、勸勉?!稘h書。卷七六。韓延壽傳》:「郡中歙然,莫不傳相敕厲,不敢犯?!挂沧鳌革唴枴?。
《漢語大詞典》:戒世
告戒世人。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雍也篇二三:“此章是夫子苦口戒世語,不當(dāng)如是?!?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然筆能殺人,猶有或知之者;至筆之殺人較刀之殺人,其快其兇更加百倍,則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div>
分類:告戒世人
《漢語大詞典》:勸飭(勸飭)
勉勵告戒。 唐 韓愈 《獨(dú)孤府君墓志銘》:“憲公躬孝,踐行篤實,而辨於文,勸飭指誨,以進(jìn)后生?!?清 劉大櫆 《烏程閔君墓志銘》:“家貧以收徒為生,勸飭孜孜,無殊子息?!?/div>
分類:勉勵告戒
《漢語大詞典》:敕曉(敕曉)
告戒曉諭。東觀漢記·杜詩傳:“時將軍 蕭廣 放縱兵士,猝暴民間, 詩 敕曉不改,遂格殺 廣 ,還,以狀聞。”資治通鑒·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敕,戒也;曉,開諭也?!?/div>
分類:告戒曉諭
《漢語大詞典》:懲糾(懲糾)
告戒督察。梁書·武帝紀(jì)中:“成務(wù)弘風(fēng),肅厲內(nèi)外,寔由設(shè)官分職,互相懲糾。”
分類:告戒督察
《漢語大詞典》:誓民
約束、告戒吏民。周禮·夏官·大司馬:“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
《漢語大詞典》:諭單(諭單)
舊指上級給下級的手令或告戒的文書。《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回:“便拿硃筆寫了一紙諭單,貼在二堂之上,曉諭那些幕友門丁。”《天雨花》第二六回:“面前案桌推翻倒,諭單扯得碎紛紛?!?/div>
《漢語大詞典》:刺戒
譏刺告戒。漢書·杜周傳:“ 鳳 白之太后,太后以為故事無有。 欽 復(fù)重言:云‘殷監(jiān)不遠(yuǎn),在 夏后氏 之世’。刺戒者至迫近,而省聽者常怠忽,可不慎哉!”
分類:譏刺告戒
《漢語大詞典》:譴敕(譴勑)
譴責(zé)告戒。后漢書·馬防傳:“ 防 又多牧馬畜,賦斂 羌胡 ,帝不喜之,數(shù)加譴勑,所以禁遏甚備。”后漢書·五行志一:“上以后故,但譴勑之,不治其罪。”
《國語辭典》:諭帖(諭帖)  拼音:yù tiě
曉告的文帖。《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又發(fā)了一個諭帖,諭門下總管叫茶廚伺候?!?/div>
《漢語大詞典》:諫戒(諫戒)
勸諫告戒。宋書·何尚之傳:“ 義真 與司徒 徐羨之 、尚書令 傅亮 等不協(xié),每有不平之言。 尚之 諫戒,不納?!?/div>
分類:勸諫告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