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朝聽(朝聽)
指朝廷或帝王的聽聞。晉書·桓溫傳:“操弄虛説,以惑朝聽?!?span id="nrbrblv" class="book">《宋書·劉穆之傳》:“臣契闊屯泰,旋觀始終,金蘭之分,義深情密。是以獻其乃懷,布之朝聽?!?/div>
《漢語大詞典》:聰聽(聰聽)
(1).明于聽取;明于辨察。書·酒誥:“聰聽祖考之彝訓(xùn),越小大德,小子惟一?!?漢 揚雄 《法言·吾子》:“或問蒼蠅紅紫,曰:‘明視’;問 鄭 衛(wèi) 之似,曰;‘聰聽?!?唐 張說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敏識聰聽,探微鏡理?!?章炳麟 《〈新方言〉序》:“諸州國殊言詰詘者,雖未盡憭,儻得模略,足以聰聽知原,后生不可待也?!?br />(2).特指君主的聽聞。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卷十六:“而當(dāng)時主眷之隆,已駸駸以重臣相待。蓋 閩 中作令之政聲,早達聰聽也?!?/div>
《漢語大詞典》:聞聽(聞聽)
(1).猶聽聞。多特指上達帝王。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序》:“竊以國朝故事,莫盛於 開元 、 天寳 之際。服膺簡策,管窺王業(yè),參於聞聽,或有闕焉。”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宋徽宗宣和三年:“比者始聞贓私之吏,借以為名,率多并緣為姦,馴致騷擾,達於聞聽?!?br />(2).聽見;知道。紅樓夢第五九回:“話説 寶玉 聞聽 賈母 等回來,隨多添了一件衣裳,拄了杖前邊來?!?span id="ppjpjrf" class="book">《白雪遺音·八角鼓·酒鬼》:“那人説:‘我這里忙,不能陪著阿哥訴家常。’醉鬼聞聽忙起誓。”豫劇《穆桂英掛帥》第一場:“聞聽人言 遼東 安王 造反,兵伐中原,不知 宋 室江山何人扶保?”
《漢語大詞典》:黈聰(黈聰)
指皇帝的聽聞。 宋 司馬光 《謝提舉崇福宮表》:“伏奉勅令,宜令再任提舉 西京 崇福宮 者,囊奏上陳,始虞報罷。黈聰垂聽,亟沐頒恩?!?宋 孫抗 《峴山》詩:“凡予所欲塵黈聰,文符一一條其極?!?/div>
分類:聽聞帝王
《漢語大詞典》:聽聆(聽聆)
猶聽聞。周禮·秋官·小司寇“四曰耳聽” 漢 鄭玄 注:“觀其聽聆,不直則惑?!?漢 揚雄 《劇秦美新》:“聽聆風(fēng)俗,博覽廣包?!?洪深 《戲劇導(dǎo)演的初步知識》上篇三:“缺少生活經(jīng)驗的兒童,以及教育環(huán)境不同的人們,聽聆同一樂調(diào)所引起的情緒變遷,往往很近似?!?/div>
分類:聽聞
《國語辭典》:天聽(天聽)  拼音:tiān tīng
1.上天的聽聞?!稌?jīng)。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骨?。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四?;蔽麟s志四》:「事關(guān)殊死,亦待奏請而后刑,由社公輾轉(zhuǎn)上聞,稍稽時日乎!然匹婦一哭,遽達天聽,亦足見孝弟之通神明矣。」
2.借指天子的聽聞?!稌x書。卷三三。列傳。石苞》:「幸賴陛下天聽四達,靈鑒昭遠(yuǎn),存先父勛德之重,察臣等勉勵之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次日這樁事,早報與上司知道。少不得動了一本,不上半月已到汴京,奏章早達天聽?!?/div>
《漢語大詞典》:天聰(天聰)
(1).上天賦予人的聽力。韓非子·解老:“人也者,乘於天明以視,寄於天聰以聽,託於天智以思慮。”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愿捨此穢耳,得彼天聰。”
(2).對天子聽聞的美稱。 三國 魏 曹植 《求通親親表》:“冀陛下儻發(fā)天聰,而垂神聽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稽首再三拜,一言獻天聰?!?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十:“名動天聰,被旨祝髮?!?/div>
《漢語大詞典》:群聽(羣聽)
眾人的聽聞和感受。 宋 姚鉉 《〈唐文粹〉序》:“洎 張燕公 以輔相之才,專譔述之任,雄辭逸氣,聳動羣聽?!?/div>
《國語辭典》:宸聰(宸聰)  拼音:chén cōng
君主的聽聞。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欲稍稍遞進聞于上,上以廣宸聰,副憂勤?!?/div>
《漢語大詞典》:民聽(民聽)
(1).民眾的聽聞。《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2).引申指民眾的輿論。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處士 豫章 徐稚 ……德行純備,著于民聽。”宋書·武帝紀(jì)下:“其有獄訟虧濫,改刑乖愆,傷化擾治,未允民聽者,皆當(dāng)具以事聞?!?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豫司二州表》:“雖仄影毗道,徇身贊德,朝徽不昭,民聽具溢,豈非性力知限,鑒度有崖?!?br />(3).民眾聽從。左傳·桓公二年:“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臣竊以錢文宜一,輕重大小宜均,則民聽不疑,行用不惑。”
《漢語大詞典》:宸聽(宸聽)
謂帝王的聽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xù)黃粱:“臣夙夜祗懼,不敢寧處,冒死列款,仰達宸聽?!?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彭尚書奏折:“但微臣區(qū)區(qū)愚慮,尚有不能已於上瀆宸聽者,請更陳之。”
分類:帝王聽聞
《漢語大詞典》:遠(yuǎn)聽(遠(yuǎn)聽)
(1).指身在遠(yuǎn)方而聽見聞?wù)f。《文選·李陵〈答蘇武書〉》:“且 漢 厚誅 陵 以不死,薄賞子以守節(jié),欲使遠(yuǎn)聽之臣,望風(fēng)馳命,此實難矣。” 呂向 注:“聽,聞也?!币嘀高h(yuǎn)方的聽聞。資治通鑒·唐玄宗開元二年:“ 幽求 等皆功臣……功業(yè)既大,榮寵亦深,一朝下獄,恐驚遠(yuǎn)聽。”
(2).聆聽遠(yuǎn)處的聲音。 漢 李陵 《答蘇武書》:“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cè)耳遠(yuǎn)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南朝 齊 謝朓 《落日同何義曹煦》詩:“遠(yuǎn)聽雀聲聚,回望樹陰沓。”新唐書·百官志四:“晝以排門人遠(yuǎn)望,暮夜以持更人遠(yuǎn)聽?!?/div>
《漢語大詞典》:鈞聽(鈞聽)
對尊長聽聞的敬稱。 宋 陸游 《上二府論都邑札子》:“干冒鈞聽,下情恐懼之至。”《水滸傳》第八五回:“有件小事,上達鈞聽?!?/div>
《漢語大詞典》:帝聰(帝聰)
帝王的聽聞。 唐 章碣 《贈邊將》詩:“行收部落歸天闕,旋進封疆入帝聰?!?span id="dvvhrpx" class="book">《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賢聲愈著,直達帝聰。”
分類:帝王聽聞
《漢語大詞典》:講聞(講聞)
分類:講求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