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細胞壁(細胞壁)  拼音:xì bāo bì
位于細胞膜外的構造,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具彈性且堅硬,可支持細胞使其維持固定形狀,并避免細胞因吸水過多而爆裂。植物、藻類、菌類、真細菌及古細菌皆有細胞壁。動物和原生動物具無之。
《國語辭典》:氧化焰  拼音:yǎng huà yàn
火焰的最外層。因含有強熱的空氣,極易氧化,故稱為「氧化焰」。也稱為「外焰」。
《國語辭典》:鹽水針(鹽水針)  拼音:yán shuǐ zhēn
一種含有氯化鈉無菌溶液的注射針劑。通常用于改善失水、失鈉等病癥。
《國語辭典》:一道湯(一道湯)  拼音:yī dào tāng
北平方言。指品德、為人不相上下。通常含有貶損的意思。如:「那兩個人是一道湯,誰也好不到那兒去?!?/div>
《國語辭典》:葉綠體(葉綠體)  拼音:yè lǜ tǐ
綠色植物真核細胞中含有葉綠素的綠色顆粒。是葉片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葉綠體內的色素以葉綠素為主,此外尚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國語辭典》:懸濁液(懸濁液)  拼音:xuán zhuó yè
含有不會溶解的微小固體顆粒的液體。在靜置一段時間后,其中的固體顆粒就會沉淀在底部,如石灰水。
《國語辭典》:石灰質(石灰質)  拼音:shí huī zhí
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的物質。動物的骨骼中都含有大量的石灰質。
《國語辭典》:雙部句(雙部句)  拼音:shuāng bù jù
包含有主語和謂語兩部分的句子。其中主語表示所說及的人或物,謂語表示主語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樣。
《國語辭典》:復合肥料(複合肥料)  拼音:fù hé féi liào
含有肥料三要素氮、磷、鉀中任何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肥料。如含氮和鉀的硝酸鉀、含氮和磷的磷酸銨等。
《漢語大詞典》:嘎子
調皮鬼。長輩稱小孩,含有喜愛的意味。 徐光耀 《平原烈火》:“聽這名字,瞧這模樣,一準是個小嘎子。”
《漢語大詞典》:附約(附約)
條約之一種。對正約而言,附于正約,常含有補充或秘密性質。
《國語辭典》:風言醋語(風言醋語)  拼音:fēng yán cù yǔ
沒有根據的傳說?!赌鹾;ā返谝黄呋兀骸赴⒏I性谀抢飳よλ黢?,風言醋語,所以連通信的人都沒有,只好肚里叫苦罷了。」也作「風言風語」、「風言霧語」。
《國語辭典》:氟塑料  拼音:fú sù liào
含有氟元素塑料的統(tǒng)稱。其具有耐化學腐蝕的性能,介電性能優(yōu)良,不易著火。如聚四氟乙烯等。
《漢語大詞典》:孤對電子
某些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的未成鍵電子對。如氨分子的電子式為h··nh····h··,從此式可看出氮原子核外有一孤對電子。
《國語辭典》:根式  拼音:gēn shì
數學上指帶有根號的算術式或代數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