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吟觀(吟觀)
吟詠觀賞。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長文紫微春雨》之二:“西掖 吳夫子 ,吟觀意遲留?!?/div>
分類:吟詠觀賞
《漢語大詞典》:別韻(別韻)
(1).謂別具韻調(diào)。 唐 黃滔 《漢宮人誦洞簫賦》:“豈貫珠之歌同調(diào),固如簧之言別韻?!?br />(2).送別時的吟詠。 明 湯顯祖 《送艾太仆六十韻》:“離心眷蘭菊,別韻起梧楸?!?/div>
《漢語大詞典》:詠謠(詠謡)
歌唱吟詠。 唐 元稹 《遣晝》詩:“開卷恣詠謡,望云閑徙倚?!?/div>
《漢語大詞典》:吟歌
吟詠歌唱。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曾子 見疑而吟, 伯奇 被逐而歌,疑逐與拘同,吟、歌與嘆等?!?唐 譚用之 《貽費(fèi)道人》詩:“吟歌云鳥歸樵谷,臥愛神仙入畫家。”
《國語辭典》:詠贊(詠贊)  拼音:yǒng zàn
歌詠贊美。
《漢語大詞典》:誦吟(誦吟)
誦讀吟詠。 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如是則流行於閫之內(nèi),香口誦吟,檀心傾倒,必有買絲羅以繡者矣?!?/div>
分類:誦讀吟詠
《漢語大詞典》:嘲唅
吟詠品味。唅,同“ 含 ”。 清 黃景仁 《除夕述懷》詩:“昔年壯意氣,萬象供嘲唅。如今病馬伏,不任驅(qū)驂驔?!?/div>
分類:吟詠品味
《漢語大詞典》:唱引
吟詠歌曲;唱曲。《文選·成公綏〈嘯賦〉》:“唱引萬變,曲用無方;和樂怡懌,悲傷摧藏?!?劉良 注:“引,曲也?!?/div>
《漢語大詞典》:哦誦(哦誦)
吟詠朗誦。 清 張裕釗 《答吳摯甫書》:“ 姚惜抱 則患?xì)赓?,然亦不廢哦誦,但抑其聲使之下耳?!?/div>
分類:吟詠朗誦
《國語辭典》:詠史詩(詠史詩)  拼音:yǒng shǐ shī
吟詠史事的詩。如晉代左思的詠史詩。
《漢語大詞典》:歌唫
亦作“ 歌吟 ”。 歌唱吟詠。漢書·匈奴傳上:“今歌唫之聲未絶,傷痍者甫起,而 噲 欲搖動天下,妄言以十萬眾橫行,是面謾也?!?顏師古 注:“唫,古‘吟’字。”后漢書·邳彤傳:“吏民歌吟思 漢 久矣?!?前蜀 韋莊 《哭麻處士》詩:“卻到歌吟地,閒門草色中。” 陳毅 《在朝鮮的上陽村》詩:“我要作一個詩人,為這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的友誼,永遠(yuǎn)歌吟!”
《漢語大詞典》:設(shè)端(設(shè)端)
(1).寄托于舌端。謂寄托思想、感情于吟詠。 明 湯顯祖 《豫章攬秀樓賦》:“誕 江 陽之俶詭,常寄言而設(shè)端?!?br />(2).寄托于舌端。托詞。 明 鹿善繼 《認(rèn)真草·與兵垣書》:“簡汰之説,設(shè)端更巧。被戎行以嘗有之事,則取信易;為海內(nèi)持省餉之名,悚聽更易?!?/div>
《漢語大詞典》:謝安吟(謝安吟)
一種音色重濁的吟詠。語本世說新語·雅量:“﹝ 桓溫 ﹞欲誅 謝安 、 王坦之 …… 王 之恐狀,轉(zhuǎn)見於色。 謝 之寛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 洛 生詠,諷‘浩浩洪流’。” 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斅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唐 蔣肱 《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賦詩》:“誰敢強(qiáng)登 徐稚 榻,自憐還學(xué) 謝安 吟?!眳⒁姟?洛生詠 ”。
《漢語大詞典》:洛生詠(洛生詠)
指 洛 下書生的諷詠聲,音色重濁。 東晉 士大夫多中原舊族,故盛行為“洛生詠”。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雅量:“﹝ 謝安 ﹞望階趨席,方作 洛 生詠,諷‘浩浩洪流’?!?劉孝標(biāo)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能作 洛 下書生詠,而少有鼻疾,語音濁。后名流多斆其詠,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輕詆:“人問 顧長康 何以不作 洛 生詠。答曰:‘何至作老婢聲?!?劉孝標(biāo) 注:“ 洛 下書生詠,音重濁,故云老婢聲?!?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悶為 洛 生詠,醉發(fā) 吳 越 調(diào)?!?宋 蘇軾 《徑山道中次韻周長官》:“緬懷 周 與 李 ,能作 洛 生詠?!?/div>
《漢語大詞典》:謝練(謝練)
南朝 齊 謝朓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詩》中有“澄江靜如練”的名句,后遂以“謝練”作為吟詠江水的典故。 五代 譚用之 《江館秋夕》詩:“滿窗 謝 練江風(fēng)白,一枕 齊 紈海月明。”
分類:吟詠江水
《漢語大詞典》:誦諷(誦諷)
諷誦,吟詠。 三國 魏 嵇康 《難自然好學(xué)論》:“以誦諷為鬼語,以‘六經(jīng)’為蕪穢。” 唐 康駢 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xué)士:“ 文皇帝 所著之書,有理國理身之要,披閲誦諷,不離於口?!?/div>
分類:諷誦吟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