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3分類詞匯 6
《漢語大詞典》:向里(向裏)
指含而不露。 宋 朱熹 《答周純?nèi)省?/span>:“竊恐更須深自思省,收拾身心,漸令向里,令寧靜閑退之意勝,而飛揚(yáng)躁擾之氣消?!?明 唐順之 《與莫子良主事書》:“僕之馳騖於博雜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滅質(zhì)之為病,乃欲發(fā)憤而刊落之?!?明 高攀龍 《三時(shí)記》:“ 休仲 亦沉潛向里,與 卓稺成 吳子往 三人為同志之友,蓋俱有拔俗之韻焉?!?/div>
分類:向里不露
《漢語大詞典》:鞭擗向里(鞭擗向裏)
同“ 鞭辟近里 ”。 宋 張栻 《答胡季隨書》:“近來士子肯向?qū)W者,亦時(shí)有之,但實(shí)作工夫耐久者極難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覺病痛多耳。”
《漢語大詞典》:鞭辟向里(鞭辟向裏)
同“ 鞭辟近里 ”。 明 王守仁 《寄鄒謙之書》:“隨處體認(rèn)天理之説,大約未嘗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風(fēng)捉影、縱今鞭辟向里,亦與圣門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