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86詞典 1分類詞匯 185
共185,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后人
不起
在于
以下
上來
首尾
貼黃
后進
后塵
后山
后身
隨行
得來
后行
落后
《國語辭典》:后人(後人)  拼音:hòu rén
1.后代子孫?!稌?jīng)。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戲用自絕。」
2.居人之后?!妒酚?。卷一○九。李將軍傳》:「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shù)十人,而廣不為后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3.后世的人?!逗鬂h書。卷三○下。襄楷傳》:「此蓋道術(shù)所以有補于時,后人所當取鑒者也。」
《國語辭典》:后人(後人)  拼音:hòu ren
后代的子孫。即(一)1.的語音。
《國語辭典》:不起  拼音:bù qǐ
1.不起身?!段倪x。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轉(zhuǎn)乃起耳?!?br />2.久病不瘉?!豆騻鳌Gf公三十二年》:「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將焉致乎魯國?」《書經(jīng)。顧命》「今天降疾,殆,弗興弗悟」句下漢??装矅?。傳:「今天下疾,我身甚危殆,不起不悟,言必死。」
3.不興。《文選。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隆思辭心曲,沉歡滯不起?!埂段倪x。沈約。齊故安陸昭王碑文》:「風塵不起,囹圄寂寞?!?br />4.詞尾用語。如:「瞧不起」、「買不起」。
《國語辭典》:在于(在於)  拼音:zài yú
確指某事之詞?!段倪x。班固。西都賦》:「唯唯漢之西都,在于雍州。」
《國語辭典》:以下  拼音:yǐ xià
1.次序、位置、數(shù)目等在某一界限之下。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雜文》:「自七發(fā)以下,作者繼踵?!埂都t樓夢》第六四回:「說到這里,覺得以下的話有些難說,連忙咽住?!?br />2.人的容貌、才華、地位等較為低劣?!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就中有引禮贊禮之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div>
《國語辭典》:上來(上來)  拼音:shàng lai
1.從低處到高處,或由遠處到近處。如:「我們大夥都在三樓,就只有他沒上來?!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xiàn)在西門外牟尼庵住著?!埂?br />2.起初、開始。如:「他一上來便大力革新,呈現(xiàn)新人新氣象?!?br />3.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由低處向高處或遠處到近處。如:「你慢慢跑上來,我在山頂?shù)饶恪!埂都t樓夢》第三回:「黛玉方進入房時,只見兩個人攙著一位鬢發(fā)如銀的老母迎上來。」
4.用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完成,與動詞之間常插入「得、不」。如:「這問題不難,你一定答得上來。」「這種感覺很難形容,我說不上來?!?br />5.用在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的增加。如:「天色漸漸黑上來了。」《水滸傳》第四五回:「那婦人三杯酒落肚,便覺有些朦朦朧朧上來?!?/div>
《國語辭典》:首尾  拼音:shǒu wěi
1.事物的始末?!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埂督鹌棵贰返谝换兀骸副銌疚渌缮蠌d來。參見畢,將打虎首尾,訴說了一遍?!?br />2.關(guān)系。《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既與那婦人沒甚首尾,卻如何與他同行同宿?」《水滸傳》第二六回:「原來縣吏都是與西門慶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說。因此官吏通同計較道:『這件事難以理問?!弧?br />3.責任?!抖膛陌阁@奇》卷三二:「小人是老爺舊役,從來老實,不會說謊,況此女是小人的首尾,小人怎得有差?」
《漢語大詞典》:貼黃(貼黃)
(1). 唐 代詔敕用黃紙,凡有更改,仍用黃紙貼在上面,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 唐 制:降敕有所更改,以紙貼之,謂之貼黃。蓋敕書用黃紙,則貼者亦黃紙也?!?br />(2). 宋 代奏札意有未盡,摘要另書于后,叫做“貼黃”。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三:“今奏狀札子皆白紙,有意所未盡,揭其要處,以黃紙別書於后,乃謂之貼黃?!?宋 陸游 《代二府與夏國主書》:“貼黃:前件事宜,臣等雖已面陳,緣利害至大,陛下反覆省覽,故敢輒具此奏?!?br />(3). 明 清 時摘取奏疏中要點,黏附在奏疏后面,叫做“貼黃”。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貼黃:“﹝ 崇禎 ﹞命內(nèi)閣為貼黃之式,即令本官自撮疏中大要,不過百字,黏附牘尾,以便省覽?!?/div>
《國語辭典》:后進(後進)  拼音:hòu jìn
1.學識或資歷較淺的人?!墩撜Z。先進》:「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宋書。卷四六。張邵傳》:「暢少與從兄敷、演、敬齊名,為后進之秀。」也稱為「后輩」。
2.多排房舍中后面的一排。如:「隊長幫我們安排的房間在后進。」
《國語辭典》:后塵(後塵)  拼音:hòu chén
行走時后面揚起的塵土。比喻居人之后,為自謙之辭?!段倪x。張協(xié)。七命》:「余雖不敏,請尋后塵?!埂段拿餍∈贰返谌幕兀骸笌孜簧兄咎玫母叩壬驗闀焊牡袅?,沒有膏火錢應(yīng)用,想步他們維新的后塵,覓些蠅頭微利度日?!?/div>
《漢語大詞典》:后山(後山)
(1).后面的山。 元 貢師泰 《題山水圖》詩:“前山后山云亂起,山腳入溪清見底。” 沈從文 《從文自傳·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后山上到春天各處是野蘭花?!?br />(2).舊時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佩服紀略:“平巾,以竹絲作胎,真青羅蒙之,長隨內(nèi)使小火者戴之,制如官帽,而無后山?!?br />(3).頭顱后部的枕骨。《醫(y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后山骨》:“后山,即頭后枕骨也。”
《國語辭典》:后身(後身)  拼音:hòu shēn
1.來世之身。《魏書。卷九七。列傳。島夷劉裕》:「臨死嘆曰:『惟愿后身不復(fù)生天王家?!弧顾?。劉克莊沁園春。疇昔遭逢〉詞:「后身定作班揚,彼撼樹蚍蜉不自量。」
2.身體或衣服后面的部分。如:「這件衣服的后身太長了!」
3.指街巷或房屋的后邊?!度辶滞馐贰返谖寤兀骸感业醚瞄T后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子把張、范二位系了出去?!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嘶兀骸杆茨枪饩?,禁不得再去撒冤去了,便一直引著老爺,從文昌閣后身兒繞到東邊兒?!?/div>
《漢語大詞典》:隨行(隨行)
跟著眾人一道。漢書·爰盎傳:“ 盎 病免家居,與閭里浮湛,相隨行鬭雞走狗?!?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若使隨行而入,逐隊而趨,言不敢盡其誠,道有所屈于己?!?/div>
《漢語大詞典》:得來(得來)
覓得,求得。《公羊傳·隱公五年》“公曷為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漢 何休 注:“登讀言得來。得來之者, 齊 人語也, 齊 人名求得為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span id="xqxvxvn" class="book">《百喻經(jīng)·見水底金影喻》:“其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
助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出現(xiàn)某種結(jié)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四:“女孩兒諕得來一團兒顫?!?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愁得來陡峻,瘦得來唓嗻?!?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三幕:“他是樂得養(yǎng)尊處優(yōu),胖得來,實在連走路都很艱難了。”參見“ 得 ”。
《漢語大詞典》:后行(後行)
(1).排在后面的行列。漢書·李陵傳:“ 陵 引士出營外為陳,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span id="zr16xew"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三》:“勇者持鉦鼓刀楯,為前行,戰(zhàn)士次之,槊者次之,弓箭為后行?!?唐 岑參 《秋夕讀書幽興獻兵部李侍郎》詩:“驚蟬也解求高樹,旅鴈還應(yīng)厭后行。”
(2). 唐 宋 時尚書省次序分前、中、后三行,工部、禮部為后行。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分行次第:“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后行,每行各管四司?!?span id="d6a61me"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二五○引 唐 韋述 《兩京新記·尚書郎》:“尚書郎,自兩 漢 已后,妙選其人。 唐 武德 貞觀 已來,尤重其職。吏、兵部為前行,最為要劇,自后行改入,皆為美選?!?/div>
《國語辭典》:落后(落後)  拼音:luò hòu
1.居他人之后。如:「他的體育成績,在班上落后很多?!?br />2.發(fā)展的程度停留在較低的水準。如:「政府應(yīng)該挹注更多經(jīng)費和人力,不能因為偏鄉(xiāng)落后而影響孩子的受教權(quán)?!?br />3.怠慢、拋棄。元。楊梓《霍光鬼諫》第三折:「這的是未來事微臣早參透,幾句話,記在心頭,休教落后?!埂度龂萘x》第二五回:「我薦兄在丞相處,不曾落后?」
4.后來、最后?!缎咽篮阊?。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后來頗覺厭煩,只是難好推托。及至送與,卻又爭多嚷寡。落后回了兩三遍,楊洪心中懷恨,口出怨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