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兜牟未換貂蟬
 
功名馬上兜鍪出
 
貂蟬自兜鍪出


《南齊書》卷二十九〈周盤龍列傳〉~543~
周盤龍,北蘭陵蘭陵人也。宋世土斷,屬東平郡。盤龍膽氣過人,尤便弓馬。……父子兩匹騎,縈攪數(shù)萬人,虜眾大敗。盤龍父子由是名播北國。形甚羸訥,而臨軍勇果,諸將莫逮。永明元年,遷征虜將軍、南瑯邪太守。三年,遷右衛(wèi)將軍,加給事中。五年,轉(zhuǎn)大司馬,加征虜將軍、濟(jì)陽太守。世祖數(shù)講武,常令盤龍領(lǐng)馬軍,校騎騁。后以疾為光祿大夫。尋出為持節(jié)、都督?州緣淮諸軍事、平北將軍、?州刺史。進(jìn)爵為侯。盤龍表年老才弱,不可鎮(zhèn)邊,求解職,見許,還為散騎常侍、光祿大夫。世祖戲之曰:「卿著貂蟬,何如兜鍪?」盤龍曰:「此貂蟬從兜鍪中出耳?!故荒?,病卒,年七十九。贈安北將軍、?州刺史。
《漢語大詞典》:名馬(名馬)
名貴的馬。后漢書·循吏傳序:“異國有獻(xiàn)名馬者,日行千里?!?span id="fkwy4it" class="book">《魏書·契丹傳》:“以其名馬文皮入獻(xiàn)天府,遂求為帝。” 唐 王起 《朔方獻(xiàn)千里馬賦》:“駜彼名馬,產(chǎn)茲玄朔?!?/div>
分類:名馬名貴
《分類字錦》:名馬金帛(名馬金帛)
魏書·于栗磾傳》:登國中拜冠軍將軍,假新安子。后與寧朔將軍公孫蘭領(lǐng)步騎二萬,潛自太原從韓信故道開井陘路,襲慕容寶于中山。既而車駕后至,見道路修理,大悅,即賜其名馬及趙魏平定,太祖置酒高會,謂栗磾曰:“卿即吾之黥彭?!贝筚n金帛,進(jìn)假新安公。
分類:賞賚
《漢語大詞典》:追風(fēng)(追風(fēng))
(1).駿馬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法云寺:“ 琛 在 秦州 ,多無政績,遣使向 西域 求名馬,遠(yuǎn)至 波斯國 ,得千里馬,號曰‘追風(fēng)赤驥’。”
(2).泛指名馬。 唐 張祜 《愛妾換馬》詩:“綺閣香銷華廄空,忍將行雨換追風(fēng)?!?明 馮夢龍 《情史·情憾·朝云》:“公答詩曰:‘……只為山行多險阻,故將紅粉換追風(fēng)?!?br />(3).形容馬行之速。文選·曹植〈七啟〉:“駕超野之駟,乘追風(fēng)之輿。” 李善 注:“超野、追風(fēng),言疾也?!?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騁逸足以追風(fēng)。” 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天馬奔騰霧靄空,翩乎逐電與追風(fēng)?!?br />(4).追隨前人的風(fēng)尚。《宋書·孝義傳·郭原平》:“ 永興 郭原平 世稟孝德,洞業(yè)儲靈,深仁絶操,追風(fēng)曠古,棲貞處約,華耇方嚴(yán)?!?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是以 枚 賈 追風(fēng)以入麗, 馬 揚 沿波而得奇?!?br />(5).謂追逐風(fēng)情。 唐 蔣防 《霍小玉傳》:“﹝ 鮑十一娘 ﹞性便辟,巧言語,豪家戚里,無不經(jīng)過,追風(fēng)挾策,推為渠帥?!?張友鶴 注:“追風(fēng),指追求女人的行為?!?br />(6).迎風(fēng),隨風(fēng)。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御淮》:“單尖寶鐙挑,把追風(fēng)膩旗兒裊?!?/div>
《漢語大詞典》:桃花馬(桃花馬)
名馬。毛色白中有紅點的馬。 唐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詩:“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元 張可久 《水仙子·次韻還京樂》曲:“桃花馬柞木鞍,嬌客 長安 ?!?/div>
《國語辭典》:犬馬(犬馬)  拼音:quǎn mǎ
1.狗與馬?!稌?jīng)。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獸不育于國。」
2.比喻奸佞小人?!逗鬂h書。卷四九。王符傳》:「疏骨肉而親便辟,薄知友而厚犬馬。」
3.古代的自謙之詞,多用于對君王或主人?!段倪x。李密。陳情表》:「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jǐn)拜表以聞?!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猶犬馬之戀主,竊托慕于闕庭?!?/div>
《國語辭典》:犬馬之勞(犬馬之勞)  拼音:quǎn mǎ zhī láo
舊時人臣對君王表達(dá)效忠之心,也用來表示愿為他人效勞的用語?!度龂萘x》第二一回:「公既奉詔討賊,備敢不效犬馬之勞?」《西游記》第一二回:「貧僧不才,愿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jīng)?!挂沧鳌溉R之力」。
《國語辭典》:合歡(合歡)  拼音:hé huān
1.一同歡樂?!抖Y記。樂記》:「故酒食者,所以合歡也?!?br />2.植物名。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二回羽狀復(fù)葉,羽片五至十五對,小葉十至三十對,至晚即合。頭狀花序紅色。莢果長八至十七公分。也稱為「合昏」、「青堂」、「青裳」、「夜合」。
3.一種花紋圖案。它象徵和合歡樂,凡器物以此種花紋圖案為裝飾者,皆以「合歡」為名。《文選。古詩十九首??蛷倪h(yuǎn)方來》:「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br />4.男女交歡?!毒劳ㄑ浴>矶?。玉堂春落難逢夫》:「沈洪平日原與小叚名有情,那時扯在鋪上,草草合歡,也當(dāng)春風(fēng)一度?!?/div>
《漢語大詞典》:合歡殿(合歡殿)
漢 未央宮 殿名。文選·班固〈西都賦〉“ 合歡 、 增城 ,安處常寧” 唐 李善 注:“ 長安 有 合歡殿 、 披香殿 、 鴛鸞殿 、 飛翔殿 ?!眳㈤?span id="eupjhiu" class="book">《三輔黃圖》卷三。
《國語辭典》:合歡扇(合歡扇)  拼音:hé huān shàn
扇面有對稱圖案,象徵男女相會歡樂的團(tuán)扇?!段倪x。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div>
《漢語大詞典》:輕云(輕雲(yún))
(1).薄云,淡云。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fēng)之迴雪?!?南朝 齊 謝朓 《奉和隨王殿下》之十二:“輕云齊廣甸,微風(fēng)散清漪?!?宋 蘇軾 《醉落魄·離京口作》詞:“輕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fā)。” 清 宋照 《霧凇》詩:“東方漸見升陽曦,還憐化作輕云飛?!?br />(2).喻薄紗。 唐 聶夷中 《大垂手》詩:“金刀剪輕云,盤用黃金縷?!?br />(3).名馬名。 北周 庾信 《擬詠懷》之十五:“輕云飄馬足,明月動弓弰?!?倪璠 注:“西京雜記稱 漢文帝 馬有‘浮云’之名,故馬曰‘輕云’,言馬壯也。”
《國語辭典》:銅雀(銅雀)  拼音:tóng què
1.用銅塑鑄的鳳凰。《太平御覽。卷三五。時序部。豐稔》:「古歌詞曰:『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宿,一鳴五谷生,再鳴五谷熟。』」南朝梁。簡文帝〈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yīng)豐年?!?br />2.三國時代曹操所建之高臺。參見「銅雀臺」條。唐。杜牧 赤壁詩:「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div>
《國語辭典》:銅雀臺(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東漢獻(xiàn)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建一高臺。樓頂置大銅雀,展翅若飛。唐以后也稱為「相臺」。宋。劉克莊 沁園春。何處相逢詞:「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臺?!埂度龂萘x》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筑銅雀臺于漳河之上?!?/div>
《國語辭典》:八駿(八駿)  拼音:bā jùn
1.周穆王的八匹良馬。相傳周穆王曾馳八駿馬往謁西王母:(1)《穆天子傳》作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读凶?。周穆王》:「肆意遠(yuǎn)游,命駕八駿之乘?!箹|晉。郭璞。注:「皆毛色以為名也,后有渠黃、踰輪、盜驪、山子為八駿。」(2)晉王嘉的《拾遺記》作絕地、翻羽、奔霄、越影、踰輝、超光、騰霧、挾翼。
2.泛指駿馬。唐。李商隱 瑤池詩:「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div>
《漢語大詞典》:宛馬(宛馬)
古代西域 大宛 所產(chǎn)的名馬。后亦泛指北地所產(chǎn)好馬。漢書·張騫傳:“得 烏孫 馬好,名曰‘天馬’。及得 宛 汗血馬,益壯,更名 烏孫 馬曰‘西極馬’, 宛 馬曰‘天馬’云?!?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八:“牽牛去幾許, 宛 馬至今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賺將》:“ 宛 馬嘶風(fēng)緩轡來, 黃河 冰上北門開?!?/div>
《漢語大詞典》:豢龍(豢龍)
(1).養(yǎng)龍。傳說中本為氏名,亦借用為古官名。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nóng):“以降露成池,蓄龍為圃。及乎 夏 代,世載綿絶,時有豢龍之官?!?清 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之六:“生嘗畏世諳談虎,術(shù)不逢時學(xué)豢龍?!?br />(2).古代名馬。梁書·張率傳:“風(fēng)被之域,越險効珍,軨服烏號之駿,騊駼豢龍之名?!?/div>
《漢語大詞典》:象龍(象龍)
(1).刻繪龍形。 漢 揚雄 《法言·先知》:“民可使覿德,不可使覿刑,覿德則純,覿刑則亂,象龍之致雨也,難矣哉!” 李軌 注:“象,似也。言畫繒刻木以為龍而求致雨,則不可得也?!?br />(2). 漢 時 大宛 名馬。漢書·馮奉世傳:“ 奉世 遂西至 大宛 。 大宛 聞其斬 莎車 王,敬之異於它使。得其名馬象龍而還。上甚説?!?顏師古 注:“言馬形似龍者?!?/div>
《國語辭典》:飛翮(飛翮)  拼音:fēi hé
飛鳥?!段倪x。曹植。七啟》:「積獸如陵,飛翮成云?!?/div>
《漢語大詞典》:畫骨(畫骨)
指畫出名馬的神駿的風(fēng)神。語出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弟子 韓干 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干 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宋 蘇軾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 龍眠 胸中有千駟,不獨畫肉兼畫骨?!?宋 黃庭堅 《次韻子瞻〈詠好頭赤圖〉》:“ 李侯 畫骨亦畫肉,筆下馬生如破竹?!?/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