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名教  拼音:míng jiào
名分與教化。指以儒家所定的名分與倫常道德為準則的禮法?!豆茏?。山至數(shù)》:「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通于天下,而奪于其下,何數(shù)也?!埂稌x書。卷四九。阮籍傳》:「見司徒王戎,戎問曰:『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蝗肿舌盗季?,即命辟之。時人謂之『三語掾』?!?/div>
《分類字錦》:積習名教(積習名教)
唐書柳仲郢傳元和末及進士第為校書郎牛僧孺辟武昌幕府有父風矩僧孺嘆曰非積習名教安及此耶
《分類字錦》:開陳名教(開陳名教)
唐書·吳筠傳》:筠通經(jīng)誼,美文辭,舉進士不中。性高鯁,不耐沉浮于時,去居南陽倚帝山。天寶初,召至京華,請求隸道士籍,乃入嵩山,依潘師正,究其術。元宗遣使召見大同殿,與語甚悅,敕待詔翰林,獻元綱三篇。帝嘗問道,對曰:深于道者,無如老子五千文,其余徒喪紙札耳。復問神仙治煉法,對曰:此野人事,積歲月求之,非人主宜留意。筠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天子,天子重之。
分類:道士
《漢語大詞典》:名教罪人
舊對違背禮教之人的譴稱。 宋 袁燮 《又乞歸田里第一奏》:“公論弗容,士友交謫,皆以為名教罪人,臣實懼也。”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甌北控詞:“雖曰風流班首,實乃名教罪人。” 吳虞 《明李卓吾別傳》:“故于非圣無法者,不得不詆為名教罪人,以求親媚于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