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36,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十才子
交煎
兩視
參看
北涼
唱喏
重播
聯第
破篷
亂箭
約矢
轟動
相聲
哄笑
點歌
《漢語大詞典》:十才子
同時以文才著稱的十人。(1) 唐 大歷 間 盧綸 等十人。新唐書·文藝傳下·盧綸:“ 綸 與 吉中孚 、 韓翃 、 錢起 、 司空曙 、 苗發(fā) 、 崔峒 、 耿湋 、 夏侯審 、 李端 皆能詩齊名,號 大歷 十才子?!眳⒁姟?大歷十才子 ”。(2) 明 初 高啟 等十人。明史·文苑傳一·王行:“初, 高啟 家北郭,與 行 比隣, 徐賁 、 高遜志 、 唐肅 、 宋克 、 余堯臣 、 張羽 、 呂敏 、 陳則 皆卜居相近,號北郭十友,又稱十才子?!?3) 明 初 林鴻 等十人。明史·文苑傳二·林鴻:“ 閩 中善詩者,稱十才子, 鴻 為之冠。十才子者, 閩 鄭定 , 侯官 王襃 、 唐泰 , 長樂 高棅 、 王恭 、 陳亮 , 永福 王偁 及 鴻 弟子 周玄 、 黃玄 ,時人目為二 玄 者也?!?4) 明 景泰 間 劉溥 等十人。明史·文苑傳二·劉溥:“﹝ 劉溥 ﹞ 宣德 時以文學徵……其詩初學‘西崑’,后更奇縱,與 湯胤勣 、 蘇平 、 蘇正 、 沈愚 、 王淮 、 晏鐸 、 鄒亮 、 蔣忠 、 王貞慶 號 景泰 十才子, 溥 為主盟?!眳⒁姟熬疤┦抛印薄?5) 明 弘治 間 李夢陽 等十人。明史·文苑傳二·李夢陽:“ 夢陽 才思雄鷙,卓然以復古自命……與 何景明 、 徐禎卿 、 邊貢 、 朱應登 、 顧璘 、 陳沂 、 鄭善夫 、 康海 、 王九思 等號十才子?!?/div>
《國語辭典》:交煎  拼音:jiāo jiān
同時忍受各種憂愁、痛苦。如:「父母憂急交煎的等了一整夜,盼望他平安歸來。」
《漢語大詞典》:兩視(兩視)
同時看兩件事物。荀子·勸學:“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div>
分類:同時時看
《國語辭典》:參看(參看)  拼音:cān kàn
參考、參閱?!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钢煳墓饨?,自立一說,也是要后人與諸儒參看。」
《國語辭典》:北涼(北涼)  拼音:běi liáng
朝代名。(西元401~439)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胡人沮渠蒙遜所建,據有今甘肅張掖縣地。
《國語辭典》:唱喏  拼音:chàng rě
1.一面作揖,一面出聲致敬。元。張國賓?!逗虾股馈返谝徽郏骸福ò罾献霭莸﹥嚎圃疲┥┥页隽?。」《西游記》第五回:「大圣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br />2.古代貴人駕車出行時,由差役前導,高聲喏喝,使人規(guī)避。明。周祈《名義考。卷六。人部。唱喏》:「貴者將出,唱使避己,故曰唱喏?!?/div>
《漢語大詞典》:唱諾(唱諾)
見“ 唱喏 ”。
《國語辭典》:重播  拼音:chóng bò
廣播或電視節(jié)目,初次播放之后,再于不同時段重新播放,稱為「重播」。
《漢語大詞典》:聯第(聯第)
(1).科舉考試中數人同時及第。新唐書·歐陽詹傳:“舉進士,與 韓愈 、 李觀 、 李絳 、 崔羣 、 王涯 、 馮宿 、 庾承宣 聯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
(2).指在各級考試中接連及第。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長者聯第,次者當后十年?!?/div>
《漢語大詞典》:破篷
副虹。指與虹同時出現的彩色圓弧。 清 施鴻保 《閩雜記·破篷》:“破篷,斷霓也。海中六七月間見之,必有疾風猛雨,其狀如海船上破篷半片,孤懸天際,故名?!?/div>
《國語辭典》:亂箭(亂箭)  拼音:luàn jiàn
很多箭矢同時射向一目標?!度龂萘x》第七回:「黃祖伏弓弩手于江邊,見船傍岸,亂箭俱發(fā)。」
《漢語大詞典》:約矢(約矢)
謂一次同時取四枝箭。禮記·少儀:“侍射則約矢?!?鄭玄 注:“不敢與之拾取也?!?孔穎達 疏:“凡射必計耦,先設楅在中庭。楅者兩頭為龍頭,中央共一身,而倚箭於楅身上。上耦前取一矢,下耦又進取一,如是更進,各得四箭而升堂,插三於要,而手執(zhí)一隻。若卑者侍射,則不敢更拾進取,但一時并取四矢,故云則約矢也?!?/div>
分類:同時
《國語辭典》:轟動(轟動)  拼音:hōng dòng
同時驚動多數人或引起多數人的注意。如:「他的壯烈事跡,轟動了全國?!挂沧鳌负鍎印?、「烘動」。
《國語辭典》:相聲(相聲)  拼音:xiàng shēng
一種曲藝。起源于北平,以引人發(fā)笑為特色,分說、學、逗、唱等表現手法,擅長諷刺。表演的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
《漢語大詞典》:哄笑(鬨笑)
眾人同聲大笑。 宋 孔平仲 《上元作》詩:“太守憑高列歌吹,游人哄笑觀俳優(yōu)?!?魯迅 《吶喊·孔乙己》:“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么‘君子固窮’,什么‘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茅盾 《子夜》十:“忽然一陣哄笑聲從外邊傳來?!?br />鬨笑:許多人同時大笑。《宣和遺事》前集:“ 靈素 所言,雜以滑稽喋語,上下為大鬨笑,莫有君臣之禮?!?明 郎瑛 七修類稿·詩文三·洪遂初:“眾鬨笑而散?!?汪東 《鉛槧馀錄》:“遽倉皇出,合坐鬨笑?!?
《國語辭典》:點歌(點歌)  拼音:diǎn gē
聽眾以寫信或打電話方式,要求電臺播放或演唱者演唱自己所選擇的歌曲。如:「本節(jié)目開放現場叩應,讓聽眾點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