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29,分2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二龍
西涼
兼?zhèn)?/a>
告子
兩立
齊唱
并興
并時
合食
同盡
得兼
兼修
同謀
同進(jìn)
一就
《漢語大詞典》:二龍(二龍)
譽稱同時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漢 許劭 、 許虔 兄弟。后漢書·許劭傳:“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稱 平輿 淵有二龍焉?!?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謝子微 見 許子將 兄弟,曰:‘ 平輿 之淵,有二龍焉?!?唐 楊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荊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輿 之二龍,是為 賈 家之三虎?!?2)指 三國 吳 劉岱 、 劉繇 兄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劉岱 )於前,擢 正禮 ( 劉繇 )於后,所謂御二龍於長涂,騁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謝覽 、 謝舉 兄弟。南史·謝舉傳:“﹝ 舉 ﹞與兄 覽 俱預(yù)元會。 江淹 一見并相欽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劉孝義 、 劉孝勝 兄弟。 南朝 梁 簡文帝 《餞臨海太守劉孝儀蜀郡太守劉孝勝》詩曰:“兩 杜 昔夾河,二龍今出守。”(5)指 南朝 齊 柳惔 、 柳悅 兄弟。南史·柳惔傳:“﹝ 惔 ﹞少與長兄 悅 齊名, 王儉 謂人曰:‘ 柳氏 二龍,可謂一日千里?!?6)指 唐 烏承恩 、 烏承玼 兄弟。新唐書·烏承玼傳:“﹝ 承玼 ﹞與族兄 承恩 皆為 平廬 先鋒,沉勇而決,號‘轅門二龍’?!?/div>
《國語辭典》:西涼(西涼)  拼音:xī liáng
朝代名。(西元400~421)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漢人李皓所建,據(jù)有今甘肅省西北部,后為北涼所滅。
《國語辭典》:兼?zhèn)洌鎮(zhèn)洌 ?span id="0uw80ew" class='label'>拼音:jiān bèi
同時具備。《宋史。卷三四七。章衡傳》:「使遼,燕射連發(fā)破的,遼以為文武兼?zhèn)洌愑谒??!?/div>
《國語辭典》:告子  拼音:gào zǐ
1.人名。戰(zhàn)國時代,約與孟子同時的學(xué)者,兼治儒墨之學(xué),主張人之性是無善無不善的,當(dāng)時自成一家之言。
2.《孟子》一書中的篇名。篇中極言心性,以矯世厲俗。因首章記告子與孟子辨性之說,故以〈告子〉為篇名。
《漢語大詞典》:兩立(兩立)
并存;同時存在。戰(zhàn)國策·燕策:“﹝ 太子丹 ﹞謂其太傅 鞠武 曰:‘ 燕 秦 不兩立,愿太傅幸而圖之?!?三國 蜀 諸葛亮 《后出師表》:“先帝慮 漢 賊不兩立,王業(yè)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金 王若虛 《孟子辨惑》:“至于仁富不能兩立,則理勢之固然者。” 聶紺弩 《談〈野叟曝言〉》:“反對方巾氣一定會愛好性靈,因為性靈與方巾氣是不能兩立的對頭?!?/div>
《國語辭典》:齊唱(齊唱)  拼音:qí chàng
1.眾口齊一,同聲而唱。《樂府詩集。卷四九。清商曲辭六。無名氏。青驄白馬》:「齊唱可憐使人惑,晝夜懷歡何時忘。」
2.兩位以上的歌唱者,不分聲部按照同一旋律同時演唱,稱為「齊唱」。
《國語辭典》:并興(并興)  拼音:bìng xīng
同時發(fā)生、興起?!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列傳》:「又有賢良、文學(xué)之選,于是名臣輩出,文武并興?!箷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桓靈失德,災(zāi)釁并興?!?/div>
《國語辭典》:并時(並時)  拼音:bìng shí
同時。漢。揚雄羽獵賦〉:「各以并時而得宜,奚必同條而共貫?!箷x。袁宏《后漢紀(jì)》卷二一:「陛下不復(fù)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尹勛等并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div>
《漢語大詞典》:合食
(1).猶合祭。《公羊傳·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毀廟之主,陳於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span id="s8q0ww8" class="book">《新唐書·禮樂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宋 曾鞏 《為人后議》:“夫所謂收族者,記稱與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別以禮義之類?!眳⒁姟?合祭 ”。
(2).同炊。謂不分家。 漢 焦贛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樂相好,各得所欲?!?明 宋濂 《鄭都事墓志銘》:“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為義門,迄今已歷十世?!?br />(3).同時受享幾處食邑。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 冀 合食四縣,賞賜皆如 霍光 ?!?/div>
《漢語大詞典》:合祭
(1).合于祧廟而祭。古代帝王對其世次疏遠(yuǎn)之祖,依制遷其神主藏于祧廟而合祭之。《公羊傳·文公二年》:“大祫?wù)吆??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毀廟之主,陳于大祖;未毀廟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何休 注:“毀廟,謂親過高祖,毀其廟,藏其主于大祖廟中?!?br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漢書·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誼一也。” 宋 蘇軾 《郊祀奏議》:“謹(jǐn)按后漢書·郊祀志, 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陽 ,為圓壇八,陛中又為重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則 漢 世合祭天地之明驗也。”宋史·盛陶傳:“議合祭天地,請從先帝北郊之旨。”
《漢語大詞典》:同盡(同盡)
同時畢命;同歸于盡。 明 陳子龍 《歲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盡,可憐七尺如鴻毛?!?阿英 《李闖王》第四幕:“我 吳三桂 就是投順過去,一朝再有變化,又怎么是好?真?zhèn)€與他同盡嗎?”
《漢語大詞典》:得兼
兼得,同時獲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一:“你們又要愛國,又要誑文憑,二者是不可得兼的?!?/div>
分類:同時獲得
《國語辭典》:兼修  拼音:jiān xiū
同時修備。如:「術(shù)德兼修」。
分類:同時
《國語辭典》:同謀(同謀)  拼音:tóng móu
1.共同計謀?!逗鬂h書。卷七○。荀彧傳》:「何知貢不與呂布同謀,而輕欲見之?!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一:「你這個狼心狗行的奴才!家主有何負(fù)你?直得便與船家同謀,覓這假尸誣陷人命?」
2.共同參與計謀的人。如:「警方正在偵察這次綁票案件的同謀?!埂端螘?。卷一。武帝本紀(jì)》:「事未發(fā)數(shù)日,高祖遣同謀周安穆報之,使為內(nèi)應(yīng)。」
《漢語大詞典》:同進(jìn)(同進(jìn))
(1).同時前進(jìn);一同前進(jìn)。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 儉 堅守, 欽 在外為游兵” 裴松之 注引 毌丘儉 文欽 等表曰:“賊退過 東關(guān) ,坐自起眾,三征同進(jìn),喪眾敗績,歷年軍實,一旦而盡?!?br />(2).謂同求進(jìn)取者。 唐 羅隱 《讒書·答賀蘭友書》:“僕少而羇窘,自出山二十年,所向推沮,未嘗有一得幸於人,故同進(jìn)者忌僕之名,同志者忌僕之道?!?宋 曾鞏 《上齊工部書》:“來此者數(shù)日矣,欲請於門下,未敢進(jìn)也。有同進(jìn) 章適 來言曰:‘進(jìn)也!執(zhí)事禮以竢士,明以伸法令之疑, 適 也寓籍於此,既往而受賜矣?!?/div>
《國語辭典》:一就  拼音:yī jiù
1.順便。《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出》:「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與我關(guān)了外門,待我和官人吃幾杯酒。」《喻世明言。卷三三。張古老種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謝張公,一就帶你母子去游玩閒走則個。」
2.一面。《水滸傳》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遲。」
3.一同、一起?!段宕菲皆?。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喚酒保買杯酒和肉來,四個一就吃了。」《前漢書平話》卷下:「今代州劉武手下二十萬雄兵,令卿一就掌者?!?br />4.一味、總是。元。石君寶《紫云庭》第三折:「且說俺這小哥哥,為俺耽驚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讀書院,一就把功名懶墮?!乖?。無名氏〈玉嬌枝過四塊玉。休爭閑氣〉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濟(jì),總虛華幾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