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鼻化  拼音:bí huà
發(fā)音時,氣流同時由口腔和鼻腔泄出,使發(fā)出的元音或輔音具有鼻音的特徵。國際音標用「~」符號加在音標頭上來表示。
《國語辭典》:煲飯(煲飯)  拼音:bāo fàn
一種食品。以砂鍋將米飯與菜肴同時煲煮而成,常見于粵菜餐館。
《國語辭典》:報團(報團)  拼音:bào tuán
同時擁有數(shù)家報紙的所有權的公司或個人。如:「赫斯特報團」。也稱為「報系」。
《國語辭典》:子母相權(子母相權)  拼音:zǐ mǔ xiāng quán
貨幣輕重相權后,即以一種為標準,定出其他貨幣的交換率。引申為互相調劑?!对?。卷一四。世祖本紀一一》:「以至元寶鈔一貫文當中統(tǒng)交鈔五貫文,子母相權,要在新者無冗,舊者無廢?!?/div>
《漢語大詞典》:自由式摔跤
摔跤運動之一。以將對方摔倒,并使其兩肩同時著地者為勝。常用技法有抱腿、纏腿、勾足、挑腿和跪撐騎纏等。比賽分兩局,每局三分鐘。如在規(guī)定時間內未出現(xiàn)一方兩肩同時著地情況時,則以兩局得分總和多者為勝。
《國語辭典》:擴分(擴分)  拼音:kuò fēn
一個分數(shù)的分子與分母,同時乘上不是零的數(shù),使分子與分母增大,而比值不變,這種過程稱為「擴分」。
《國語辭典》:劈腿  拼音:pī tuǐ
1.一種武術或舞蹈動作。將兩腿撐開成一字貼于地面。如:「中老年人可以透過劈腿找回柔軟度,減緩肌肉、關節(jié)老化,預防運動傷害。」
2.將雙腿張開,隱指女性與人發(fā)生性行為,含貶義。
3.指用情不專,背著一方同時與其他對象交往。如:「他一向用情專一,怎會發(fā)生劈腿緋聞!」
《國語辭典》:分包  拼音:fēn bāo
舊時戲班同時在兩處演唱,稱為「分包」。
《國語辭典》:保護作物(保護作物)  拼音:bǎo hù zuò wù
兩種作物同時栽培在一畝田內,其中一種作物能保護另一種,并促進其生長良好,免受損害者,稱為「保護作物」。
《國語辭典》:標本同治(標本同治)  拼音:biāo běn tóng zhì
1.中醫(yī)上指治標與治本同時進行,依癥狀的主次、輕重診治用藥。
2.對問題的根本與表面現(xiàn)象,同時進行處理。如:「這種問題需要標本同治,才能澈底解決?!?/div>
《國語辭典》:碧血黃花(碧血黃花)  拼音:bì xiě huáng huā
清末廣州起義,林覺民等七十二位青年同時犧牲,將其遺骸合葬于廣州黃花岡,立碑紀念。后以「碧血黃花」形容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的壯烈犧牲精神。
《國語辭典》:扁桃腺炎  拼音:biǎn táo xiàn yán
病名。一種細菌感染的疾病,常與急性咽頭炎同時并發(fā)。主要癥狀是發(fā)高燒、喉嚨痛、頭痛、疲倦、扁桃腺紅腫等。可分急性扁桃腺炎及慢性扁桃腺炎。
《國語辭典》:癥候群  拼音:zhèng hòu qún
1.一組同時發(fā)生,或經(jīng)常先后出現(xiàn)的疾病癥狀,多由同一病因所引起。如腸激躁癥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會產(chǎn)生腹瀉、腹脹、腹絞痛、失眠、焦慮、乏力等癥狀。為英文syndrome的意譯。
2.由某項原因所引起的種種心理或社會現(xiàn)象。如:「創(chuàng)傷癥候群」、「選舉癥候群」。
《國語辭典》:二重國籍(二重國籍)  拼音:èr chóng guó jí
一人同時擁有兩國國籍。
《國語辭典》:二夾脖子(二夾脖子)  拼音:èr jiá bó zi
北平方言。比喻同時贍養(yǎng)老人及扶養(yǎng)子女的雙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