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9詞典 4分類詞匯 35
共35,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驚楞
驚怔
毛骨悚然
目瞪口呆
愣眼巴睜
《漢語大詞典》:驚楞(驚楞)
亦作“ 驚愣 ”。 吃驚而發(fā)愣,驚愕。 管樺 《清風(fēng)店》六:“他直瞪著眼睛,驚愣地盯住那閨女的臉。” 康濯 《東方紅》第一章:“ 海生 不覺也驚楞了一下,一邊往嘴里抽了口氣,一邊順著女社長的暗示,跟她一道分頭悄悄地安頓眾人?!?/div>
《漢語大詞典》:驚怔(驚怔)
(1).因吃驚而發(fā)呆。 馮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會場上啞然無聲。人們都低頭。是這些話說進(jìn)了他們心坎,使他們憶起了痛苦的過去,還是為這夢想不到的變革驚怔住了?”
(2).特指做惡夢而受到的驚嚇。 梁斌 《紅旗譜》五四:“吃飯落不到肚里,睡覺好發(fā)驚怔?!?/div>
《國語辭典》:毛骨悚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形容極端驚懼害怕。《西游記》第一○回:「龍王見說,心驚膽戰(zhàn),毛骨悚然?!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寤兀骸笌拙湔f的兩個(gè)書辦毛骨悚然,一場沒趣,扯了一個(gè)淡,罷了?!挂沧鳌该邱等弧?、「毛骨聳然」、「毛發(fā)悚然」。
《國語辭典》:目瞪口呆  拼音:mù dèng kǒu dāi
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癡呆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八七回:「褒目瞪口呆,不能回答。」《紅樓夢》第三三回:「寶玉聽了這話,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口呆。」也作「目定口呆」、「目睜口呆」。
《國語辭典》:愣眼巴睜(愣眼巴睜)  拼音:lèng yǎn bā zhēng
1.想睡覺、眼睛睜不開的樣子。如:「打起精神,別老是愣眼巴睜的?!?br />2.驚愕的樣子。如:「聽到這驚人的消息,他愣眼巴睜地說不出話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