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一曹三馬
相關(guān)人物司馬懿
曹操(魏武帝)
《晉書》卷一〈高祖宣帝紀〉~20~
帝內(nèi)忌而外寬,猜忌多權(quán)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因謂太子丕曰:「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yù)汝家事?!固铀嘏c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職,夜以忘寢,至于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由是魏武意遂安。及平公孫文懿,大行殺戮。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既而竟遷魏鼎云。
典故 一邱一壑
相關(guān)人物司馬紹(晉明帝)
謝鯤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南朝梁·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曰:「鯤隨王敦下,入朝,見太子于東宮,語及夕,太子從容問鯤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孰愈?』對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縱意丘壑,自謂過之。』」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巧蓺〉~722~
顧長康畫謝幼輿在巖石里。人問其所以?顧曰:「謝云:『一丘一壑,自謂過之?!淮俗右酥们疔种??!?/span>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xué)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學(xué),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相如。以貲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
例句
過宋人應(yīng)少,游梁客獨愁。
中年不得意,謝病客游梁。
自洛非才子,游梁得主人。
多慚十載游梁士,卻伴賓鴻入帝鄉(xiāng)。
多慚十載游梁客,未換青襟侍素王。
典故庾舅
相關(guān)人物司馬衍(晉成帝)
庾亮
《晉書》卷七十三《庾亮傳》
庾亮字元規(guī),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傳。亮美姿容,善談?wù)摚院们f老,風(fēng)格峻整,動由禮節(jié),閨門之內(nèi)不肅而成,時人或以為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也。年十六,東海王越辟為掾,不就,隨父在會稽,嶷然自守。時人皆憚其方儼,莫敢造之?!暗奂埠V,不欲見人,群臣無得進者。撫軍將軍、南頓王宗,右衛(wèi)將軍虞胤等,素被親愛,與西陽王羕將有異謀。亮直入臥內(nèi)見帝,流涕不自勝,既而正色陳羕與宗等謀廢大臣,規(guī)共輔政,社稷安否,將在今日,辭旨切至。帝深感悟,引亮升御座,遂與司徒王導(dǎo)受遺詔輔幼主。加亮給事中,徙中書令。太后臨朝,政事一決于亮?!?,帝幸溫嶠舟,亮得進見,稽顙鯁噎,詔群臣與亮俱升御坐。亮明日又泥首謝罪,乞骸骨,欲闔門投竄山海。帝遣尚書、侍中手詔慰喻:「此社稷之難,非舅之責也?!?/span>
《晉書》卷七《成帝紀》
帝少而聰敏,有成人之量。南頓王宗之誅也,帝不之知,及蘇峻平,問庾亮曰:「常曰白頭公何在?」亮對以謀反伏誅。帝泣謂亮曰:「舅言人作賊,便殺之,人言舅作賊,復(fù)若何?」亮懼,變色。庾懌嘗送酒于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與犬,犬斃,懼而表之。帝怒曰:「大舅已亂天下,小舅復(fù)欲爾邪?」懌聞,飲藥而死。然少為舅氏所制,不親庶政。及長,頗留心萬機,務(wù)在簡約,常欲于后園作射堂,計用四十金,以勞費乃止。雄武之度,雖有愧于前王;恭儉之德,足追蹤于往烈矣。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相如為郎數(shù)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發(fā)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fā)轉(zhuǎn)漕萬馀人,用興法誅其渠帥,巴蜀民大驚恐。上聞之,乃使相如責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例句
蕭車安不定,蜀使下何之。
深懷喻蜀意,慟哭望王官。
人非西喻蜀,興在北坑趙。
已見廟謨能喻蜀,新文更喜報金華。
典故元規(guī)端委,幼輿邱壑
元規(guī)端委,幼輿丘壑
相關(guān)人物司馬紹(晉明帝)
謝鯤
庾亮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品藻〉~53~
明帝問謝鯤:「君自謂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廟堂,使百僚準則,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謂過之?!鼓铣?#183;劉孝標注引《晉陽秋》曰:「鯤隨王敦下,入朝,見太子于東宮,語及夕,太子從容問鯤曰:『論者以君方庾亮,自謂孰愈?』對曰:『宗廟之美,百官之富,臣不如亮??v意丘壑,自謂過之。』」
《三國志》卷四《魏書·高貴鄉(xiāng)公紀》
「五月己丑,高貴鄉(xiāng)公卒,年二十?!鼓铣?#183;裴松之注:「《魏氏春秋》曰:戊子夜,帝自將冗從仆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下陵云臺,鎧仗授兵,欲因際會,自出討文王。」
北周·庾信《庾子山集》卷二《哀江南賦》
非無北闕之兵,猶有云臺之仗。
例句
寂寞云臺仗,飄飖沙塞旌。
無復(fù)云臺仗,虛修水戰(zhàn)船。
早發(fā)云臺杖,恩波起涸鱗。
《國語》卷十三《晉語七》
悼公使張老為卿,辭曰:「臣不如魏絳。夫絳之智能治大官,其仁可以利公室不忘,其勇不疚于刑,其學(xué)不廢其先人之職。若在卿位,外內(nèi)必平。且雞丘之會,其官不犯而辭順,不可不賞也。」公五命之,固辭,乃使為司馬。使魏絳佐新軍。
《晉書》卷五十九《趙王倫傳》
倫從兵五千人,入自端門,登太極殿,滿奮、崔隨、樂廣進璽綬于倫,乃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謧愑诘钌系卯慀B,問皆不知名,累日向夕,宮西有素衣小兒言是服劉鳥。倫使錄小兒并鳥閉置牢室,明旦開視,戶如故,并失人鳥所在。倫目上有瘤,時以為妖焉。
《晉書》卷四《孝惠帝紀》
安北將軍王浚遣烏丸騎攻成都王穎于鄴,大敗之。穎與帝單車走洛陽,服御分散,倉卒上下無赍,侍中黃門被囊中赍私錢三千,詔貸用。所在買飯以供,宮人止食于道中客舍。宮人有持升馀?米飯及燥蒜鹽豉以進帝,帝啖之,御中黃門布被。次獲嘉,市粗米飯,盛以瓦盆,帝啖兩盂。有老父獻蒸雞,帝受之。
《史記》卷六十二《管晏傳贊》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欣慕焉?!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太史公之羨慕仰企平仲之行,假令晏生在世,己雖與之為仆隸,為之執(zhí)鞭,亦所欣慕。其好賢樂善如此。賢哉良史,可以示人臣之炯戒也。」
例句
講序居重席,群儒愿執(zhí)鞭。
陸公馀德機云在,如我酬恩合執(zhí)鞭。
茍得同其時,愿為執(zhí)鞭豎。
《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
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故發(fā)憤且卒。而子遷適使反,見父于河洛之閒。太史公執(zhí)遷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絕于予乎?汝復(fù)為太史,則續(xù)吾祖矣。今天子接千歲之統(tǒng),封泰山,而余不得從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span>
典故子駿滿人間
相關(guān)人物司馬光
宋神宗
鮮于侁
《錦繡萬花谷·續(xù)集》卷三十九〈類姓·鮮于〉
皇朝鮮于侁字子駿,為東京轉(zhuǎn)運使。司馬光謂蘇軾曰:「子駿福星也。京都人困甚,子駿求之。然安得百子駿布之天下乎?」
《史記》卷一百一十七〈司馬相如列傳〉~3002~
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jiān),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股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股显S,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因以風(fēng)諫。奏之天子,天子大悅?!x奏,天子以為郎。
簡釋
子虛:喻指優(yōu)美的文章。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三首》之二:“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p>
例句
應(yīng)須定取真知者,遣對明君說子虛。
盡是忘言客,聽君誦子虛。
冥漠辭昭代,空憐賦子虛。
雙眸光照人,詞賦凌子虛。
為報周多士,須憐楚子虛。
堅話長如此,何年獻子虛。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幾時綿竹頌,擬薦子虛名。
春風(fēng)不見尋花伴,遙向青云泥子虛。
漢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愛子虛。
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
沈憂敢望金門召,空愧巴歈并子虛。
少年容易舍樵漁,曾辱明公薦子虛。
舉酒常嘆息,無人達子虛。
雨露滿儒服,天心知子虛。
青云不識楊生面,天子何由問子虛。
子虛詞賦動君王,誰不期君入對揚。
憤憤嘔讒書,無人誦子虛。
《漢書》卷八十七上《揚雄傳上》
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弘麗溫雅,雄心壯之,每作賦,常擬之以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