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司馬泰(1492年—1563年),字魯瞻,號西虹,晚號龍廣山人。南京錦衣衛(wèi)軍籍(直隸江寧,今江蘇南京)陜西咸寧縣人。明朝官員、藏書家、文獻(xiàn)學(xué)家。治《易經(jīng)》,正德十四年(1519年)由應(yīng)天府學(xué)附學(xué)生中式己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八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三百三十七名,第二甲第八十四名進(jìn)士。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選授南京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視京營,嘉靖九年四月奉命督修南京太廟,同年出任懷慶府知府,歷浙江嘉興府、山東濟(jì)南府知府,嘉靖十六年十二月升貴州按察司副使,致仕歸里,建藏書樓「懷洛閣」,收藏極富。
司馬可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山西沂州人。貢生。性孝友,奉養(yǎng)父母,能順從父母意愿,體諒父母。深究朱熹家禮,喪祭必遵其規(guī)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應(yīng)天府江寧人,字季平。少勤學(xué),嘗從林龍溪受尚書,后繼父業(yè),遂擅醫(yī)名?!秲?nèi)經(jīng)》、丹垣諸書,無不研究。遇有危疾,靜心診治,甚至通夕不寐,必得其病之源、治之法而后已。有貧士遇疾,親族畏避,隆亦診視不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寧波府鄞縣人,字堯卿,一作安卿,號東明。嘉靖十一年進(jìn)士。由隨州知州升工部員外郎,忤武定侯郭勛,杖謫為袁州知州。三十八年,以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贛,明年升兵部右侍郎。歸鄉(xiāng)后建天一閣藏書樓,有書七萬卷。有《天一閣集》。
甬上耆舊詩·卷十七
字堯卿,號東明,以進(jìn)士出知隨州,有治行,遷工部員外郎。時大工頻起,武定侯郭勛為督,其勢張甚,公以事忤之,勛譖于上,下公獄,杖之闕下,出知袁州。相嵩,其郡人也。嵩子世蕃欲取宣化公宇,公不可,世蕃怒,欲斥之,嵩曰:是抗郭武定者。踣之,適高其名,遂得寢。稍遷按察副使,備兵九江,歷廣西、福建、云南、陜西諸藩臬,進(jìn)副都御史,巡撫南贛諸郡,擒劇賊李文彪,平其穴。疏請筑城程鄉(xiāng)之濠居村,設(shè)一通判,以消豫章、閩粵之奸,復(fù)攻大盜馮天爵,斬之。遷兵部右侍郎,解組歸。時郡中東沙張公、竹墟屠公亦以事廢,與公并里居,投閒嘯詠,主一時文柄,人稱為東海三司馬。而公筑居在兩湖深處,舍徑窅曲,林木翳然,不知在城市中。性喜藏書,于舍中起天一閣,盡購海內(nèi)異本,列為四部。尤善收說經(jīng)諸書,及先輩詩文集未傳世者。與吳門王鳳洲家歲以書目取較,各鈔所未見相易。故浙東藏書家,以范氏天一閣為第一。卒年八十三。所著天一閣集、撫掌集。公天一閣所藏書最有法,至今百馀年,卷帙完善。適余選里中耆舊詩,公曾孫光燮為余掃閣,盡開四部書,使縱觀,因得鄭滎陽、黃南山、謝廷蘭、魏松云諸先生集詩,錄入選中,俱前此選家所未見者,其有功吾鄉(xiāng)文獻(xiàn)為甚大矣。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堯卿,一字安卿,鄞縣人,嘉靖壬辰進(jìn)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有天一閣集
維基
范欽(1506年—1585年),字堯卿,一字安卿,號東明,浙江鄞縣莫家漕(今寧波市)人,祖籍京西路鄧城(今湖北襄陽)。藏書家、學(xué)者。嘉靖年間,范欽以進(jìn)士出身入仕,宦游各地三十馀年,官至兵部右侍郎。范欽酷愛藏書,晚年在鄉(xiāng)里建立浙東第一的藏書樓——天一閣,至今尚存。范欽自幼刻苦攻讀,嘉靖七年(1528年)戊子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二甲進(jìn)士,任湖廣隨州知州。升任工部員外郎。當(dāng)時正值朝廷在京師大興土木,武定侯郭勛督建工程,氣焰囂張。范欽因忤逆郭勛,被廷杖下獄。后出任袁州府知府,升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備兵九江。九江盜賊繁多,范欽下令衛(wèi)所各率所屬兵士,分別駐扎水陸兩處,互相策應(yīng),盜賊潰散。升任廣西布政使司參政轉(zhuǎn)福建按察使,升云南右布政使、陜西左布政使。丁憂歸里。守喪結(jié)束重新起用,補(bǔ)河南布政使,升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諸郡,剿滅劇寇李文彪、馮天爵,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八月升任兵部右侍郎。當(dāng)時嚴(yán)嵩當(dāng)權(quán),同年十月即被南京御史王宗徐等劾奏“黷貨縱賊,貽患地方”,“回藉聽勘”,范欽見國政日非,遂辭歸鄉(xiāng)里。范欽友愛諸弟,致仕歸鄉(xiāng)后,興建祖祠,對親族多有照顧。其生性愛書,每到一處,即刻意蒐集當(dāng)?shù)氐母鞣N刻本,無法購買,就雇人抄錄,并興建天一閣,將書籍分門別類收藏。當(dāng)時同鄉(xiāng)張時徹、屠大山均家居,范欽與二人多有唱和,人稱“東海三司馬”。

人物簡介

維基
司馬初(1513年—?),字元甫,號蕺山,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儒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六十一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聯(lián)捷癸丑科進(jìn)士。兵部觀政,授湖廣巴陵縣知縣,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25—1593 【介紹】: 明徽州府歙縣人,字伯玉,號南明。嘉靖二十六年進(jìn)士。授義烏知縣,教民講武,練成義烏兵。后與戚繼光募義烏兵破倭寇。文章簡而有法,常與李攀龍、王世貞相切磋。官至兵部侍郎,世貞亦曾任此官,天下因而稱為兩司馬。有《太函副墨》、《太函集》。
黃鶴樓志·人物篇
汪道昆(1525—1593) 明代戲曲作家。初字玉卿,更字伯玉,號太函、南溟。徽州府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jìn)士,歷官義烏知縣、襄陽知府、福建按察副使、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仕終兵部左侍郎。為文簡而有法,被王世貞所稱“后五子”之一,有《太函集》《大雅堂雜劇》等。隆慶五年(1571)御史中丞劉愨重建黃鶴樓后,汪道昆曾作《黃鶴樓記》。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伯玉,歙縣人。嘉靖丁未進(jìn)士,除知義烏縣,歷官兵部左侍郎,有《太函集》。
司馬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司馬祉(1538年—?),字敬甫,山西平陽府解州夏縣儒籍,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司馬溫公第十六世孫,與侄子司馬晰自浙江歸夏縣,同登萬歷元年(1573年)山西鄉(xiāng)試舉人,司馬晰舉解元,司馬祉中第二十八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甲戌科會試第二百五十八名,三甲一百四十六名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十三年(1585年)升福建邵武府知府,改漢陽府知府,十九年四月升陜西行太仆寺少卿。著有《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夏縣人,字宗晦。司馬光十七世孫。萬歷三十一年舉人。編有《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

人物簡介

梁溪詩鈔
司馬龍藻,字云立,一字筠嗚。清康熙間無錫人。幼讀書,能文章。有《野秀居詩》。
司馬騊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29—1799 【介紹】: 清江蘇江寧人,字云皋,號溶川。乾隆中入兩江總督幕府,因通曉治河事宜,以從九品留工效用,授山陽主簿。嘉慶二年累官至河?xùn)|河道總督,筑曹州、睢州河堤。卒于工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上元人,字子英,號秀谷,一號繡谷,又號繡鵠,別號紫金山樵。官直隸河工州判。工山水,尤長花鳥。酒酣興發(fā),一夕可成數(shù)幀,尋丈巨幅,頃刻而就。

人物簡介

個人簡介
司馬錫朋,字賓惠,金匱(今無錫)人。諸生,有《醉艇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