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國鎮(zhèn)(?-399年),東晉宗室,司馬國鎮(zhèn)襲封河間王。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文深(?-401年),東晉宗室,司馬承的玄孫,司馬無忌的曾孫,司馬恬之孫,司馬恢之的兒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02
【介紹】:
東晉人,字季度。譙敬王司馬恬子。出嗣從叔愔,襲爵廣晉伯。歷仕輔國將軍、吳國、宣城、譙、梁內(nèi)史。庾楷、桓玄等擁兵爭權(quán),拒之,兵敗。安帝元興初徙廣州,被害于道。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02
【介紹】:
東晉河內(nèi)溫人,字伯道。司馬恬子。襲爵譙王。初拜秘書郎。累遷建威將軍、豫州刺史。與弟司馬允之、司馬恢之等各擁強(qiáng)兵,勢傾朝廷。司馬道子、元顯父子倚以為援。晉安帝元興元年,元顯伐桓玄,命尚之為后部,兵敗,死。謚忠。
全晉文·卷十五尚之字伯道,恬子,為秘書郎,遷散騎侍郎,出為振威將軍廣陵相。尋嗣,封譙王,為驃騎咨議參軍。以討王恭功,拜建威將軍、豫州剌史、假節(jié),尋進(jìn)號前將軍,討桓玄,兵潰被擒,斬于建康市。安帝反正,追贈衛(wèi)將軍,謚曰忠王。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彥璋(?-402年),東晉宗室,晉簡文帝的曾孫,會稽王司馬道子之孫,會稽忠世子司馬元顯的次子。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柔之,(?-402年 4月16日),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追尊晉宣帝司馬懿玄孫,太宰、錄尚書事、汝南文成王司馬亮曾孫,驃騎將軍、南頓王司馬宗之孫,東晉宗室、官員。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2—396
【介紹】:
即司馬曜。東晉皇帝,字昌明。簡文帝子。哀帝興寧三年,封會稽王。簡文帝死,以年幼繼立,由崇德褚太后臨朝,謝安輔政。太元元年始親政。太元八年苻堅(jiān)來攻,謝石等戰(zhàn)于淝水,大破之。以弟會稽王司馬道子掌兵權(quán)。又以道子專橫,用王恭以制之。帝嗜酒佞佛,寵張貴人而戲之,暴死。在位二十四年。
全晉文·卷十一帝諱曜,字昌明,簡文帝第三子,興寧三年封會稽王,咸安二年七月即位,改元二:寧康、太元。在位二十四年,為張貴人所弒。謚曰孝武皇帝,廟號烈祖,有集二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64—403
【介紹】:
東晉河內(nèi)溫人,字道子。簡文帝子。初封瑯邪王。孝武帝太元初,拜散騎常侍,太元十年,謝安死,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既為揚(yáng)州總錄。與帝酣歌為務(wù),竊弄威權(quán),勢傾天下。封會稽王。安帝立,道子輔政,寵昵王國寶等,政刑謬亂,民怨沸騰,激起王恭起兵討之。道子懼,殺王國寶等。而仍與子元顯,大事聚斂,奢侈無度。隆安三年,委政元顯,因發(fā)浙東諸郡免奴為客者當(dāng)兵,激起孫恩之變。元興元年,桓玄舉兵東下,破建康,道子被放逐,尋被鴆殺。
全晉文·卷十七道子字道子,簡文帝第五子,與孝武同母,簡文臨崩,封為瑯邪王,太元初拜散騎常侍、中軍將軍,進(jìn)驃騎將軍,領(lǐng)司徒。尋領(lǐng)徐州刺史、太子太傅。復(fù)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封會稽王。安帝即位,進(jìn)太傅揚(yáng)州牧,解徐州,后復(fù)解揚(yáng)州司徒。元興元年為桓玄所害,玄敗追贈丞相,謚曰文孝王。(《世說·言語篇》注作「孝文王」。)有集八卷。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秀(?-405年),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曹魏舞陽成侯司馬防九世孫,游擊將軍、章武王司馬范之之子,東晉宗室、官員。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休,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曹魏舞陽成侯司馬防七世孫,散騎常侍、章武王司馬滔之子,東晉宗室、官員。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叔璠,(?-?),一名播,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安平獻(xiàn)王司馬孚的后裔,河間王司馬曇之之子,東晉宗室,東晉、南燕、后秦、北魏官員,三祖司馬氏冠軍房始祖。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安之(?-?),東晉宗室,晉元帝四子武陵威王司馬晞玄孫,臨川王司馬寶之子。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緝之(?-?),東晉宗室,彭城王司馬玄玄孫,彭城王司馬弘之曾孫,彭城王司馬邵之之孫,彭城王司馬崇之之子。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晉河內(nèi)溫人,字延長。司馬昱子。昱為會稽王,立為世子。拜散騎侍郎、給事中。性疏躁,不修行業(yè),多失禮度。以幽廢卒,時年二十四。
人物簡介
簡介司馬欽(?-365年5月6日),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曹魏舞陽成侯司馬防六世孫,南中郎將、持節(jié)、平南將軍、彭城康王司馬釋之子,東晉宗室、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