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官族
(1).謂以先世有功之官名為族姓,如 司馬氏 、 司空氏 、 司徒氏 之類。《左傳·隱公八年》:“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杜預(yù) 注:“謂取其舊官舊邑之稱以為族,皆稟之時(shí)君?!?br />(2).官宦世家。晉書·索靖?jìng)?/a>》:“ 索靖 字 幼安 , 敦煌 人也。累世官族,父 湛 , 北地 太守?!?唐 元稹 《夏陽縣令陸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銘》:“我外祖 睦陽 鄭公 ,諱 濟(jì) ,官族甲天下?!?/div>
《國(guó)語辭典》:三卿  拼音:sān qīng
司徒、司馬、司空?!抖Y記。王制》:「大國(guó)三卿,皆命于天子?!固???追f達(dá)。正義:「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謂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弧?/div>
《漢語大詞典》:八王
(1). 晉惠帝 ( 司馬衷 )時(shí),宗室諸王間大混戰(zhàn),史稱八王之亂。八王指 汝南王 亮 、 楚王 瑋 、 趙王 倫 、 齊王 冏 、 長(zhǎng)沙王 乂 、 成都王 穎 、 河間王 颙 、 東海王 越 。詳“ 八王之亂 ”。
(2). 晉 代 王祥 、 王衍 、 王綏 、 王澄 、 王敦 、 王導(dǎo) 、 王戎 、 王玄 的合稱。晉書·裴秀傳:“ 裴 、 王 二族盛於 魏 晉 之世,時(shí)人以為八 裴 方八 王 。 徽 比 王祥 , 楷 比 王衍 , 康 比 王綏 , 綽 比 王澄 , 瓚 比 王敦 , 遐 比 王導(dǎo) , 頠 比 王戎 , 邈 比 王玄 云?!?/div>
《國(guó)語辭典》:八王之亂(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晉時(shí),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囧、長(zhǎng)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颙、東海王越互相爭(zhēng)殺,遂成大亂,史稱為「八王之亂」。
《漢語大詞典》:曹馬(曹馬)
(1).指 魏 晉 。 魏 為 曹氏 , 晉 為 司馬氏 ,故云。《北齊書·文宣帝紀(jì)》:“洎兩 漢 承基, 曹 馬 屬統(tǒng),其間損益,難以勝言。” 唐 劉知幾 史通·載文:“昔大道為公,以能而授,故 堯 咨爾 舜 , 舜 以命 禹 。自 曹 馬 已降,其取之也則不然?!?br />(2). 三國(guó) 魏 曹真 、 晉 司馬懿 的并稱。《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又詔加公入朝不趨,讚拜不名,劍履上殿, 蕭 傅 之賢, 曹 馬 之親,兼之者公也?!?呂延濟(jì) 注:“ 曹真 , 魏太祖 族子也, 明帝 即位遷大司馬,入朝不趨。 司馬宣王 得乘輿上殿。今言 竟陵 ……親則如 曹 馬 二者?!?/div>
《漢語大詞典》:金家
(1).指 晉 朝 司馬氏 。古代陰陽家以“五德”(即水、火、金、木、土五行之德)相生相克、終而復(fù)始的循環(huán)變化論來說明王朝興替的原因。 魏 為木德, 晉 代 魏 ,運(yùn)當(dāng)五德之金,故稱。《晉書·郭璞傳》:“明皇天所以保祐金家,子愛陛下,屢見災(zāi)異,殷勤無已。”
(2). 新羅 金 姓,故稱 金 家。 唐 竇常 《奉送職方崔員外攝中丞新羅冊(cè)使》詩:“辨方知木德,開國(guó)有 金 家?!?br />(3).指 金婆 楊梅。 宋 蘇軾 《參寥惠楊梅》詩:“新居未換一根椽,只有楊梅不直錢。莫共金家鬭甘苦, 參寥 不是老婆禪?!?查慎行 注引咸淳臨安志:“南山 近瑞峯 石塢內(nèi),有一老嫗,姓 金 ,其家楊梅甚盛,俗稱楊梅塢,所謂 金婆 楊梅是也。”
《漢語大詞典》:序官
周禮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及《考工記》等六篇將六官所統(tǒng)率的官屬的職掌和人數(shù)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經(jīng)學(xué)家謂之“序官”。
《漢語大詞典》:正父
(1).指 周成王 之父 武王 。書·洛誥:“篤敘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廢乃命?!?孔穎達(dá) 疏:“正父謂 武王 ,言其德正,故稱正父?!币徽f,泛指官長(zhǎng)。 孫星衍 疏:“正者,政人。父者,説文云:‘家長(zhǎng)率教者。’是父為長(zhǎng)也。《詩傳》云:‘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父?!?br />(2).司馬之官。掌管軍政和軍賦。逸周書·成開:“三,正父登過,過慎於武,設(shè)備無盈?!?孔晁 注:“正父,司馬之官?!?br />(3).指 正考父 。 春秋 時(shí) 宋 人,歷佐 戴 、 武 、 宣 三公,位為上卿。 漢 王粲 《正考父贊》:“恂恂 正父 ,應(yīng)德孔盛。身為國(guó)卿,族則公姓。”
《漢語大詞典》:五眾(五衆(zhòng))
(1).指司陡、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五官的屬吏。禮記·曲禮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眾?!?鄭玄 注:“眾,謂羣臣也?!?孔穎達(dá) 疏:“言用此上五官,使各守其所掌上之羣眾也。”
(2).佛教語。出家的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法苑珠林卷十六:“若出家五眾已受得戒,但依修行,不復(fù)別受?!?br />(3).佛教語?!拔逅湣钡呐f譯。《法華經(jīng)·譬喻品》:“分別説諸法五眾之生滅。” 吉藏 疏:“以五法和聚,義稱五眾;又一一陰法各眾多,故云眾也?!?南朝 梁武帝 《喻夢(mèng)》詩:“甘寢隨四坐,蓋睡依五眾?!?/div>
《國(guó)語辭典》:長(zhǎng)馬(長(zhǎng)馬)  拼音:cháng mǎ
可以長(zhǎng)途跋涉的馬?!缎咽酪鼍墏鳌返谝涣兀骸缚戳巳兆?,撥了長(zhǎng)馬,差定了里外送的人。」
《國(guó)語辭典》:長(zhǎng)史(長(zhǎng)史)  拼音:zhǎng shǐ
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shè)有長(zhǎng)史官,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秘書長(zhǎng)或幕僚長(zhǎng)。而唐代州刺史下設(shè)立長(zhǎng)史官,名為刺史佐官,卻無實(shí)職。也稱為「別駕」。
《漢語大詞典》:概然
(1).感觸哀傷。概,通“ 慨 ”。莊子·至樂:“是其始死也,我獨(dú)何能無概然?!?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 曰:“感也?!?陳鼓應(yīng) 注:“概,即慨,感觸哀傷?!?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夫薄於所有觀念,則國(guó)土之得喪,種族之盛衰,固未嘗概然於胸中?!?br />(2).一概如此。
《漢語大詞典》:鍛柳(鍛柳)
三國(guó) 魏 嵇康 不滿 司馬氏 朝政,隱于山水間,“彈琴詠詩,自足於懷”,“性絶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鍛”。見《晉書·嵇康傳》。因以喻隱居不仕,自食其力。 明 徐渭 《擬壽長(zhǎng)春祠何老》詩:“鍛柳堆山鐵,眠松弄水銀。” 謝無量 《己酉歲末盡七日自蕪湖溯江還蜀入春淹泊峽中觀物敘懷》詩:“鍛柳甘疎放,欹冠忘裸裎?!?/div>
《國(guó)語辭典》:太興(太興)  拼音:tài xīng
東晉元帝司馬睿的年號(hào)(西元318~321)。
《漢語大詞典》:霜府
軍司馬的官署,借指軍司馬。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霜府録於尚書,天官總於司會(huì)?!?/div>
《漢語大詞典》:穆哀
指 東晉 穆帝 司馬聃 、 哀帝 司馬丕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shí)序:“及 成 康 促齡, 穆 哀 短祚, 簡(jiǎn)文 勃興,淵乎清峻?!?/div>
分類:司馬
《漢語大詞典》:小司馬(小司馬)
周 官名。司馬的屬官,為司馬的副貳。見《周禮·夏官·小司馬》。參見“ 五大夫 ”。
《國(guó)語辭典》:五大夫  拼音:wǔ dà fū
1.授賞有功者的爵位。戰(zhàn)國(guó)時(shí)楚魏始設(shè),秦漢因之,為二十等爵的第九級(jí)。《戰(zhàn)國(guó)策。楚策一》:「楚杜赫說楚王以取趙。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jié)h。晁錯(cuò)論貴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復(fù)一人耳?!?br />2.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風(fēng)雨,在松樹下休息,因而封此松為五大夫。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jì)》。后借指松樹。也稱為「大夫松」。
3.越王句踐的五大夫。為舌庸、苦成、大夫種、范蠡、皋如。
4.戰(zhàn)國(guó)時(shí)魏的五大夫。為吳起、西門豹、北門可、樂羊、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