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學士(學士)  拼音:xué shì
1.讀書人或研習學問的人。《莊子。盜蹠》:「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倖于封侯富貴者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灰换兀骸缚尚鼇砦娜藢W士,說著王冕,都稱他做王參軍!」
2.職官名。魏晉南北朝始設,為掌管典禮、撰述的官職;唐開元年間設置學士院,稱為「翰林學士」,為文學侍從,參理機務,起草詔書。
3.大學授予的學位之一。依學位授予法之規(guī)定,大學授予的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
《漢語大詞典》:司文郎
(1). 唐 代職官名。司文局的副職。新唐書·百官志二:“ 武德 四年,改著作曹曰局。 龍朔 二年,曰司文局;郎曰郎中,佐郎曰司文郎?!?br />(2).借指地方掌管文教的官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司文郎:“ 梓潼 府中缺一司文郎,暫令聾僮署篆,文運所以顛倒。萬一倖得此秩,當使圣教昌明。”
《國語辭典》:繆思女神(繆思女神)  拼音:miù sī nǚ shén
希臘神話中司文學、藝術、科學等的九位文藝女神。據說是宙斯(Zeus)的九個女兒,給予詩人靈感,故詩人們常向其祈求靈思。也譯作「繆斯女神」。
《漢語大詞典》:筆且齊(筆且齊)
蒙語“必闍赤”的音譯。 元 代司文書之官。其職掌略同于 清 代的筆帖式。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既奏,其所奉旨云何,令同列知而后書之簿;不明以告而輒書簿者,杖筆且齊?!痹ⅲ骸芭f作‘必闍赤’,今改?!?清 梁章鉅 稱謂錄·筆帖式古稱:“案 漢 稱令史,至 元 稱筆且齊, 遼 稱南院郎君、南院掾史,又稱敞史,皆今之筆帖式也。”參見“ 必闍赤 ”。
《漢語大詞典》:必阇赤(必闍赤)
蒙古語音譯。 元 代官名,掌管文書等事。亦譯作“必徹徹”、“必赤赤”。 宋 彭大雅 《黑韃事略》:“必徹徹者,漢語令史也,使之主行文書耳。” 元 無名氏 《射柳捶丸》第三折:“必赤赤懷著文簿?!?span id="scs2w6o" class="book">《元史·兵志二》:“為天子主文史者曰必闍赤?!?span id="ak6cqa6" class="book">《元史·祭祀志三》:“設神位于中書省,用登歌樂,遣必闍赤致祭焉。必闍赤,譯言典書記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