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分類詞匯
偏袒
右袒
袒肩
《國語辭典》:偏袒  拼音:piān tǎn
1.裸露肩臂?!妒酚?。卷一一二。平津侯傳》:「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后,無鄉(xiāng)曲之譽,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朱、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fēng),此其故何也?」《聊齋志異。卷一。畫壁》:「一老僧說法座上,偏袒繞視者甚眾?!?br />2.私心庇護一方。如:「我用心公正,絕不偏袒誰?!?/div>
《漢語大詞典》:右袒
(1).脫右袖,露出右臂、右肩。漢書·高后紀(jì):“ 勃 入軍門,行令軍中曰:‘為 呂氏 右袒,為 劉氏 左袒?!娊宰筇??!焙笠浴坝姨弧北硎镜瓜虿涣x者一方。 宋 岳珂 《百韻詩》:“虜焰猶繁熾, 吳 都忽震驚。東巡傳警蹕,右袒半公卿?!?清 李漁 《義士李倫表傳》:“詎意集眾之令未下,而所屬文武已先易服以示右袒?!?br />(2).脫右袖,露出右臂、右肩。佛教禮儀之一。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佛出於世,因而為教。明所行不左,故應(yīng)右袒。”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吠舍釐國:“時 三菩伽 於眾中右袒長跪,揚言曰:‘眾無譁!欽哉,念哉!’”
《漢語大詞典》:袒肩
袒露右肩。 唐 李華 《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 江 南律范,端嚴第一,衲衣袒肩,跣足行乞?!眳⒁姟?袒服 ”。
分類:袒露右肩
《漢語大詞典》:袒服
即僧卻崎。僧尼五衣之一。為一種覆肩掩腋衣。 唐 時亦稱掩腋。 晉 慧遠 《沙門袒服論》:“中國之所無,或得之於異俗,其民不移,故其道未亡,是以 天竺國 法,盡敬於所尊,表誠於神明,率皆袒服。所謂去飾之基者也。”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一:“﹝ 董秀才 ﹞曰:‘但嘗遺一袒服?!∫曇玻x而無縫?!眳⒁姟?僧卻崎 ”。
分類: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