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846,分124頁顯示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宛如瀛臺
緯結三臺
望鵠臺
望烏臺
圖形臺省
無線電臺
西臺痛哭
舞榭歌臺
舞臺藝術
烏臺舊案
烏臺使君
無官御史臺
無地起樓臺相公
穩(wěn)坐釣魚臺
臺堡
《分類字錦》:宛如瀛臺(宛如瀛臺)
陳子昂詩:曉霽望嵩邱,白云半巖足。氛氳含翠微,宛如瀛臺曲。
分類:嵩山
《分類字錦》:緯結三臺(緯結三臺)
公乘億 賦得郎官上應列宿詩 緯結三臺側,鉤連四輔傍。
分類:
《漢語大詞典》:望鵠臺(望鵠臺)
古臺名。三輔黃圖·未央宮:“ 未央宮 有 釣弋臺 、 通靈臺 、 望鵠臺 。”三輔黃圖·未央宮:“ 影娥池 , 武帝 鑿以翫月,其旁起 望鵠臺 ,以眺月影入池中?!?/div>
分類:古臺名
《漢語大詞典》:望烏臺(望烏臺)
古臺名。 晉 王嘉 拾遺記·周靈王:“初, 越王 入國,有丹烏夾王而飛,故 句踐 入國,起 望烏臺 ,言丹烏之異也?!?/div>
分類:古臺名
《分類字錦》:圖形臺省(圖形臺?。?/div>
南史張??傳:為御史中丞,??居憲司,推繩無所顧望,號為勁直。武帝乃遣圖其形于臺省,以勵當官。
分類:臺諫
《國語辭典》:無線電臺(無線電臺)  拼音:wú xiàn diàn tái
經由天線、無線電發(fā)射機和接收機等設備,能夠發(fā)射和接收無線電信號的電臺。
《漢語大詞典》:西臺痛哭(西臺痛哭)
宋 末 文天祥 抗 元 失敗被害。八年后, 謝翱 與友人登 西臺 痛哭致祭,并作《登西臺慟哭記》以記其事。后用以稱亡國之痛。 柳棄疾 《懷人詩》之四:“ 西臺 痛哭 謝晞髮 ,眢井沉書 鄭億翁 。”亦作“ 西臺痛哭 ”。 葉葉 《書壬子宮駝記后》詩:“風流十代無遺愛,誰解 西臺 痛哭詩?!?br />見“ 西臺痛哭 ”。
《國語辭典》:舞榭歌臺(舞榭歌臺)  拼音:wǔ xiè gē tái
唱歌跳舞的場所。泛指尋歡作樂的地方,多指妓院。唐。黃滔館娃宮賦〉:「舞榭歌臺,朝為宮而暮為沼?!埂毒┍就ㄋ仔≌f。西山一窟鬼》:「管弦動處,是誰家舞榭歌臺?語笑喧時,斜側傍春樓夏閣?!挂沧鳌父枧_舞榭」、「歌樓舞館」、「舞榭歌樓」。
分類:歌舞臺榭
《國語辭典》:舞臺藝術(舞臺藝術)  拼音:wǔ tái yì shù
廣義指舞臺上的一切布置、道具、燈光、服裝及演員化裝表演等關于戲劇的一切藝術。狹義則專指演員表演。
《漢語大詞典》:烏臺舊案(烏臺舊案)
宋 蘇軾 反對 王安石 新法,輾轉貶謫,賦詩托諷,被人彈劾,下御史臺問罪。時稱為“烏臺詩案”。事見 宋 朋九萬 東坡烏臺詩案。后因以“烏臺舊案”為言官諫臣受迫害的典故。 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不是先生瘖啞了,怕殺烏臺舊案?!?清 劍心 《〈轟天雷〉題詞》:“此后抒辭宜作意,烏臺舊案認分明?!?/div>
《漢語大詞典》:烏臺使君(烏臺使君)
按察使的別稱。 元 乃賢 《賦鸚鵡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詩:“烏臺使君午夢醒,隔簾細雨春冥冥。”參閱 清 梁章鉅 稱謂錄·按察使。
分類:按察使
《漢語大詞典》:無官御史臺(無官御史臺)
古謂太學生無職而敢言,稱“無官御史臺”。《苕溪漁隱叢話后集·本朝雜記上》引 宋 呂榮義 《上庠錄》:“世稱太學聚天下士,既知道理,又無持祿固寵之累,故其品藻人物,皆合公議,於是以太學為‘無官御史臺’。”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二:“太學古詩云:‘有髮頭陀寺,無官御史臺。’言其清苦而鯁亮也。”
《漢語大詞典》:無地起樓臺相公(無地起樓臺相公)
宋 寇準 出入為相三十年,不營私第, 魏野 贈詩曰:“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北比艘蚍Q“無地起樓臺相公”。 宋 王君玉 《國老談苑》卷二:“洎 準 南遷時,北使至,內宴,宰執(zhí)預焉。使者歷視諸相,語譯導者曰:‘孰是 無地起樓臺相公 ?’畢坐無答者?!被蛑^此為有意譏刺的反語。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 宋 寇萊公 準 ,頗豪侈,以功業(yè)甚盛,人不之非。 魏野 詩云:‘有官居鼎鼐,無地起樓臺。’反語示譏耳。北使至,賜宴。歷觀座中,問譯者云:‘誰是 無地起樓臺相公 ?’蓋誤以此語為真也?!?/div>
《漢語大詞典》:穩(wěn)坐釣魚臺(穩(wěn)坐釣魚臺)
同“ 穩(wěn)坐釣魚船 ”。 陳毅 《贛南游擊詞》:“講戰(zhàn)術,穩(wěn)坐釣魚臺,敵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備我偏來?!?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五十:“不怕 秦媽媽 說得天花亂墜,她穩(wěn)坐釣魚臺,不動聲色?!?/div>
《漢語大詞典》:臺堡(臺堡)
軍事上用于警戒防守的建筑物。 清 龔自珍 《御試安邊綏遠疏》:“臺堡相望,而無九邊之名?!?span id="eczmeao" class="book">《清史稿·濟爾哈朗傳》:“從上圍 大凌河 , 濟爾哈朗 督兵收近城臺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