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87—1551 【介紹】: 名一作鳳翱。明湖廣應(yīng)山人,字德輝,號應(yīng)臺。嘉靖二年進士。授上蔡知縣,擢御史。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江西。“庚戌之變”后,進兵部右侍郎,總京營兵,卒官。
維基
傅鳳翱(1487年—1551年),字德輝,號應(yīng)臺、印臺,湖廣德安府隨州應(yīng)山縣人。同進士出身。治《詩經(jīng)》,正德十一年(1516年)湖廣鄉(xiāng)試第四十四名舉人,年三十七歲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會試第九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十二名進士。初授上蔡縣知縣,嘉靖七年(1528年)三月,擔任福建道試監(jiān)察御史,同年九月實授,九年巡按江西,因督造郊壇磁磚違限,被奪俸五月,十二年七月因薦舉二十六人,以不諳憲體濫舉,調(diào)外任用。降徽州府推官,十六年四月詔復御史原職,時有事安南,令往兩廣隨軍紀功。十八年巡按浙江,十月升任福建按察使司副使。復除陜西副使,二十四年正月升任山東左參政,三月?lián)胃拭C巡撫右僉都御史;二十五年三月改任江西巡撫;二十八年三月升任陜西巡撫右僉都御史,二十九年八月升工部右侍郎,十一月改戶部右侍郎,十二月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督理宣府、大同二鎮(zhèn)糧餉,三十年三月升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協(xié)理京營戎政,同年六月卒,享年六十五,贈右都御史,賜祭葬如例。

人物簡介

維基
熊相(1473年—?年),字尚弼,號臺峰,江西瑞州府高安縣斜溪人,民籍。治《詩經(jīng)》,行四,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江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舉人,年三十六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一名,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四名進士。授浙江臨??h知縣,八年六月選授河南道試御史,十三年奉敕清軍四川,十四年巡按山東,題表靖難忠臣胡子昭。十六年京畿刷卷,薦理學名臣呂楠,彈劾已故大學士焦芳黨附逆瑾,濁亂朝政。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四川,五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整飭密云等處兵備,前后蕩平巨寇以數(shù)百計,累賜金帑。升福建按察使,五年正月拾遺,以贓跡狼籍被勘,八年二月革職閑住。曾主持纂修《瑞州府志》、《四川志》、《薊州志》,著有《臺峰集》。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道濟。字法舟。張氏子。生??李思賢里。少爽拔。未嘗入鄉(xiāng)較。而義辯宿成。為里中所異。年十八忽猛省。白父母求出俗。勿許。遂日夜坐。不事生產(chǎn)。又三年。潛入天寧寺為行者。時默堂宣禪師。受月舟和尚法印。歸自繁昌。法筵龍象。蹌蹌濟濟。師服勤之馀。多所咨訪。久之。詣東禪。依昂公薙染。昂法叔吉庵祚禪師者。默堂子也。知見精確。而道行清苦。師折節(jié)事之。古德入道因緣。朝夕參叩。以為不至古人休歇田地不止。偶行廊廡間。聞佛殿磬聲?;砣黄跷?。尋趨方丈。庵望見笑曰。子著賊也。師曰。賊已收下。曰。贓在甚處。師振坐具曰。狼籍狼籍。曰。這掠虛漢。狼籍個甚么。師一喝歸眾。庵喜印可之。繼謁古印云峰諸師。日益深奧。自是應(yīng)機演化。雷動電激。章縫緇素。諸乞言者。憧憧然水陸并湊。無虛日矣。嘉靖初。眾請出世于金陵安隱寺。上堂舉拂子。召大眾云。見么。又擊拂子云。聞么。既是舉起便見。擊著便聞。妙真如藏。非思非議。應(yīng)用靈靈。奇哉奇哉。汝諸人。自不丈夫。顧乃傍人門戶。求知求見。韜晦家珍。甘為寒乞。將謂諸圣別有奇特也。廣額屠兒。飏下屠刀。便云。我是千佛一數(shù)。豈有曲折。作知見耶。丈夫子。何不恁么便擔荷去。其指法徑要。大都類此。性恬靜。未嘗誤干謁。隨緣遷轉(zhuǎn)。前后二十馀所。解包之后。不更出門戶。處大眾折大疑。無礙之辭。波騰云涌。夜以繼日。曾不少倦。而燕間之日。泊然危坐。若不解語者。此其大凡也。師心精泯合時靈感通。以至咒移井石。錫出山泉。說法則蛙入晨窗。入定則神來夜室。自避倭之后。任真而放。雅同流俗。嬉笑怒罵??v橫自調(diào)。而人不能測矣。庚申秋。寢疾且革。或勸起坐說偈。師曰。此皆文飾。非吾事也。以手搖曳而逝。年七十四。臘五十二。茶毗后。塔其骨于別室中。所說法語偈頌等若干言。門人正雨輩。集而梓行。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四
禪師。名道濟。字法舟。嘉興人也。受業(yè)于東禪昂。以向上宗乘。走叩吉庵祚禪師。遂得道焉。是濟為無際悟之五世也。初悟以斷橋正脈。付廣善潭。潭付默庵宣。宣付吉庵祚。由潭至祚。垂百年來。其家聲幾不振矣。濟承之。出世金陵安隱。而俎豆先人于名賢之間?;质銎渲?。刻如履冰。每以隔宿掛上堂牌。衲子陰笑之。嘗舉拂子召眾曰。見么。又擊曰。聞么。既是舉起便見。擊著便聞。妙真如藏。應(yīng)用全彰。是汝諸人。自不丈夫。故乃傍人門戶。求知求見。韜晦家珍。甘為寒乞。將謂諸圣別有奇特事。廣額屠兒。飏下屠刀。便云。我是千佛一數(shù)。豈有曲折作知見耶。丈夫子。何不恁么擔荷去。于是。學流愛慕而親之。吏部陸公光祖。邀濟還里。以天寧居之。祖既篤于真乘。常游天寧。恨見濟之晚。因問曰。畫前元有易否。濟曰。若無庖犧氏將甚么畫。曰。畫后如何。濟曰。元無一畫。曰?,F(xiàn)有六十四卦。何得言無。濟曰。莫著文字。曰。請師離文字發(fā)一爻看。濟召公。公應(yīng)諾。濟曰。者一爻從何處。起公大笑而謝。自稱五臺居士。遂多出入?yún)擦?。而擊?jié)焉。又別駕熊公南沙問曰。設(shè)有將劍來取師頭。師還避否。濟曰。若有殺人不眨眼地將軍。便有不怕死和尚。沙作揮劍勢。濟放身便倒。沙曰。好個師僧死在劍下。濟起。呵呵大笑曰。作么作么。濟。任緣揮麈。惟津津焉。提唱綱宗而已。稍不如意。飄然去之?;蛑刍蜮??;蚱扑麓邂帧G昂蠓策w居二十馀所。但其為人真率閒雅。胸無隱事。耳目交接。使人忘其名勢。以故。賢彥追崇之。其于院務(wù)。凡百闊略。知友常以書勉濟。濟笑曰。牙籌算計。俗尚為譏。況道人乎。古制不立煙?。草衣樹宿。聞道益廣。行道益多。今人。動以規(guī)法相繩。禮樂鏗鏘。舉一狗子無佛性話。求其不惑者鮮矣。尤云。我能據(jù)守祖庭。利其徒屬。能作能為。破律喪行。恣彼陷溺。是何益也。濟。晚年閒著異跡。機不厭繁。有道人拈拄杖問曰。者是誰底。濟曰。是山僧底。曰。既是師底。因甚在我手里。濟呼曰。度拄杖來。道人度杖與濟。濟曰。汝底在甚么處。道人整冠。濟曰。似則也似。是則未是。道人大笑。又指吉祥草。問傍僧曰。是甚么。曰。吉祥草。曰。更有吉祥者否。僧以足按地。道人曰。獅子窟中。果無異獸。濟擯僧出院。又僧問。得何三昧。便乃隨波逐浪。濟曰。兩岸春風香不斷。一溪流水落花新。曰。怎柰學人不會。濟曰。蜻蜓飛尚緩。蛺蝶舞偏忙。曰。和尚莫將境示人。濟喝。僧便作禮。濟曰。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濟二十二出家。歿年七十有四矣。眾知濟有厭世意。請留偈。濟以手搖曳曰。何多事也。乃趨寂。時嘉靖。庚戌之秋也。得法者二人。一居胥山。曰云谷會。一居精嚴寺。曰冬溪澤。俱以嚴標行話于世。 贊曰。濟公近繼無際。遠續(xù)斷橋。歷觀其始末。機智毫忽不爽。然前后居無定相。惟激勵學者為要務(wù)。諸莊旱損。略不干懷??芍^救時之明哲者也。尚有以不事事短之。所謂盲人問豹。與語奇斑哉。

人物簡介

維基
鄺灝(1488年—?),字子元,號臺岡,直隸河間府任丘縣(今河北省任丘市)民籍,廣東高要縣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會試三十五名,廷試二甲八十七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十四年八月授編修,嘉靖四年(1525年)六月以修成《武宗實錄》,升侍講,六年十一月外放為山東布政使司左參議,累官至河南提學副使。乞休歸,卒于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490—1553 【介紹】: 明江西吉水人,字楙遠,號梅臺。嘉靖二年進士。授禮部主事。忤旨免。后起為浙江參議。中官崔成開礦擾民,為存仁所抑,譖誣之。存仁以此下獄。尋事白得釋,終云南布政使。
維基
曾存仁(1490年—1553年),字懋遠,一字茂遠,號梅臺,江西吉安府吉水縣人。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七名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式癸未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八名,二甲第七十四名進士。授禮部祠祭司主事,因上言廟街事忤旨被降職。四年十一月復原職,六年正月充《大禮全書》纂修官,升儀制司員外郎,出為浙江參議。中官崔成督視開礦,所在擾民,曾存仁痛抑之,崔成大怒,具奏逮入詔獄。尋起廣西參政,官至云南左布政使。曾存仁與其二子曾同亨、曾乾亨三人均為進士。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一
鳴雷,字國威,號伯臺,平湖人,為靖江訓導經(jīng)喪亂歸里乙酉七月遇兵命家人曰我老無所之若等各宜遠避城陷獨坐空堂遇害

人物簡介

維基
任維賢,字宗程,號玉臺,四川保寧府閬中縣人,正德九年甲戌科進士。保寧府府學生,習《易經(jīng)》,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四川鄉(xiāng)試毛翥榜第16名舉人,九年聯(lián)捷甲戌科三甲254名進士。歷官刑部署郎中,嘉靖四年(1525年)十一月升太仆寺寺丞,出為陜西按察司僉事。復除江西按察司僉事,十二年八月升河南布政使司左參議。擢云南按察司副使,轉(zhuǎn)江西布政使司左參政,十八年十月十四日,升浙江按察使,遷河南右布政使,二十一年五月升陜西左布政使,八月三日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延綏,又為給事中馮良知所劾,吏部覆令回籍聽勘。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十日,起用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嘉靖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升南京刑部右侍郎。五月十三日,吏科都給事中楊上林彈劾其歷官藩臬,大著貪聲,被革職閒住。
辛東山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辛東山,號崧臺,河南洛陽人。正德八年舉人,九年(1514年)聯(lián)捷甲戌科進士,嘉靖七年(1528年)任滄州知州,累任南京戶部員外郎,轉(zhuǎn)任山西僉事,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以貪肆不檢,改調(diào)簡僻。后歷任陜西苑馬寺少卿,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一月升任陜西按察司副使。十九年十二月以考察被罷職。

人物簡介

維基
李顯(1473年—16世紀),字崇絅,號臺南,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李顯是正德二年(1507年)浙江鄉(xiāng)試第十六名舉人,次年(1508年)聯(lián)捷戊辰科會試第九十二名,三甲八十名進士,獲授閩縣知縣,以鎮(zhèn)靜治理有政聲,八年(1513年)擢任試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北直隸時曾上奏復豪強侵佔土地;到貴州巡察時彈劾官員調(diào)度平定苗族人作亂失宜,又宣布朝廷威德,攻佔對方巢穴平亂,同時多次疏請明武宗回京、請求罷去潼關(guān)鎮(zhèn)守宦官,因父母去世回鄉(xiāng)。嘉靖元年(1522年)李顯服闋,復除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因為抗疏解救被宦官誣陷的大臣,被外任為淮安知府,未行改官贛州,調(diào)任蘇州,升湖廣湖北道副使,十三年(1534年)自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升為河南按察使,十五年(1536年)再升官云南右布政使、貴州左布政使。嘉靖十八年(1538年)李顯以政最累遷任南贛巡撫,到二十一年(1542年)再升為南京大理寺卿,惟次年(1543年)明世宗以他授官一年也尚未抵任,等同恣意偷安、玩視明旨而罷黜為民,很快去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2—1547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永之,號胥臺山人。袁褒弟。嘉靖五年進士。選庶吉士。張璁惡之,謂其人不宜在禁近,出為刑部主事,改兵部。坐官衙失火,謫戍湖州千戶所。赦歸,官至廣西按察僉事。有《皇明獻實》、《吳中先賢傳》、《世緯》、《胥臺集》。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永之,褧弟。嘉靖丙戌進士,選庶吉士改刑部主事謫戍以薦復起歷廣西提學僉事有胥臺槁
維基
袁帙(1502年—1547年),字永之,別號胥臺山人,直隸蘇州府吳縣(今蘇州市)人。生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壬戌十月二十六日,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應(yīng)天鄉(xiāng)試第一名舉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刑部主事,為尚書胡世寧所看重。七年主持河南鄉(xiāng)試,不久奉使決囚淮揚,還朝,改任兵部武選司主事,清理貼黃,以兵部失火下獄,謫戍湖州衛(wèi)。尋赦歸,起為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職方司員外郎。官至廣西提學僉事。致仕歸,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六月十三日卒,年四十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06—1579 【介紹】: 明吉安府永新人,字崇基,號洞山先生。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yè),所獎拔多為名士。旋還任修撰,專理誥敕。忤仇鸞,幾得罪,會鸞先被殺,乃已。嚴嵩欲結(jié)為姻好,拒之,遂有怨。出為南京祭酒,將行,勸嵩勿害楊繼盛。歷官為南京禮部尚書。留意理學,其學不傍門戶,能密自體驗。有《洞農(nóng)堂集》。
維基
尹臺(1506年—1579年),字崇基,號洞山,江西吉安府永新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七十名舉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式乙未科會試第七十四名,登第二甲第八名進士。選庶吉士,十六年升翰林院編修。二十九年升右春坊右中允管國子監(jiān)司業(yè)事。三十一年主考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歷任右諭德兼翰林院侍講、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三十三年改北京國子監(jiān)祭酒,改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三十五年主考會試,升南京吏部右侍郎。晉南京禮部尚書,四十五年奪職歸。萬歷七年秋病逝,年七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東莞人,徙居常熟,字達生,號天游,自號白石道人,又號天臺山人,畫齋名陶庵。從婁堅學詩,有宋人風韻。從李流芳游,畫傳其法,又得沈春澤指授,獨以寫藝名于時,尤以寫干蕊枯葉入妙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人。燕妓,有聲教坊。福建林丙卿納為妾。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八五
張洙,號平臺,順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