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6詞典 4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侍郎  拼音:shì láng
職官名:(1)秦漢時郎中令的屬官,主更值執(zhí)戟,宿衛(wèi)殿門。東漢時尚書屬官滿一年稱尚書郎,三年稱侍郎。魏晉以來只稱郎。隋朝又稱侍郎,并置員外郎,煬帝時各部置侍郎一人,為尚書的副貳,而改各司侍郎為郎。唐改郎為郎中,以員外郎為之貳,歷代因之。沿至清末,又改各部侍郎為各部副大臣。(2)晉時各王國皆有侍郎,大國四人,小國二人,主掌贊相威儀,通傳教令。
《國語辭典》:省事  拼音:shěng shì
1.減少辦事的手續(xù)?!痘茨献?。泰族》:「省事之本,在于節(jié)用?!?br />2.方便、不麻煩?!独蠚堄斡洝返谝蝗兀骸父晌沂裁词履??我情愿出錢,豈不省事呢?」
《國語辭典》:行臺(行臺)  拼音:xíng tái
1.大吏出巡時所駐的地方。明。徐渭《雌木蘭》第二出:「只因省親心急,不得到行臺親謝。」《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一八回:「其時城內(nèi)早經(jīng)預(yù)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轅?!挂沧鳌感修@」。
2.臨時搭建的戲臺?!都t樓夢》第八五回:「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br />3.職官名。指置于外州的尚書省。本專主軍事,后始兼理民事,唐廢。元有行御史臺,監(jiān)臨諸省。也稱為「行治」。
《國語辭典》:求才  拼音:qiú cái
徵求人才。如:「報(bào)上每天都有很多公司行號的求才啟事?!固啤j戀棥凑?jiān)S臺省長官舉薦屬吏狀〉:「夫求才貴廣,考課貴精。求廣在于各舉所知,長吏之薦擇是也;考精在于按名責(zé)實(shí),宰臣之序進(jìn)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殿省
宮廷與臺省。后漢書·五行志二:“中黃門 孫程 等十九人起兵殿省,誅賊臣,立 濟(jì)陰王 ?!?span id="b0tug2o" class="book">《宋書·徐羨之傳》:“ 檀道濟(jì) 先朝舊將,威服殿省?!?南朝 陳 徐陵 《太極殿銘》:“城隅有勒,殿省皆銘?!?唐 常袞 《謝每日賜食狀》:“入趨殿省,常奉憂人之旨;出在朝堂,每思克己之功?!?/div>
分類:宮廷臺省
《國語辭典》:出臺(出臺)  拼音:chū tái
喻制定某種方針政策,開始實(shí)行。如:「新方案今天出臺。」
《漢語大詞典》:還?。ㄟ€?。?/div>
(1).返歸臺省。南齊書·始安貞王遙光傳:“ 遙光 懼,還省便陽狂號哭,自此稱疾不復(fù)入臺?!?span id="sldamu0" class="book">《魏書·蕭賾傳》:“中書郎 王融 戎服於中書省閤口斷東宮仗不得進(jìn),欲立 子良 , 賾 既蘇, 昭業(yè) 入殿。 融 知 子良 不得立,乃釋服還省?!?br />(2).重新參加省試。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yè):“還?。呵芭e已中解試人,因丁憂事故之后,於今舉還試?!?br />(3).返歸省城。明史·蔡懋德傳:“時 太原 洶洶, 晉王 手教趣 懋德 還省……二十八日, 懋德 還 太原 。”
《漢語大詞典》:臺制(臺制)
臺省的規(guī)章制度。宋書·庾炳之傳:“時 炳之 自理:‘不諳臺制,令史并言停外非嫌?!?span id="2t5vx0p" class="book">《新唐書·韋溫傳》:“入為監(jiān)察御史,以臺制苛嚴(yán),不可以省養(yǎng),不拜?!眳⒁姟?臺省 ”。
《國語辭典》:臺?。ㄅ_?。 ?span id="wzxohdl" class='label'>拼音:tái shěng
1.漢時尚書的稱呼。
2.唐時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的總稱。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使子厚在臺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br />3.臺灣省政府功能業(yè)務(wù)與組織調(diào)整前的縮稱。參見「臺灣省」條。
《漢語大詞典》:禁臺(禁臺)
猶臺省。指禁中尚書臺等官署。亦為中央級官府的統(tǒng)稱。 晉 左思 《魏都賦》:“禁臺省中,連闥對廊。”
《漢語大詞典》:臺秩(臺秩)
臺省的官職、品級。指高位。 清 黃六鴻 《?;萑珪しA啟·候水巡臺》:“花飛片楮,自升華于臺秩?!?/div>
《漢語大詞典》:省騎(省騎)
臺省官員的騎從。 唐 孟郊 《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昭成寺》詩:“ 洛 友寂寂約,省騎霏霏塵?!?/div>
《漢語大詞典》:臺資(臺資)
曾做臺省或行臺長官的資歷。明史·崔景榮傳:“﹝ 崔景榮 ﹞巡按 甘肅 、 湖廣 、 河南 ,最后按 四川 ,積臺資十八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