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8詞典 4分類詞匯 54
《國語辭典》:可恃  拼音:kě shì
可靠?!冻o。屈原。離騷》:「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div>
分類:可靠
《漢語大詞典》:可宗
可靠。論語·學(xué)而:“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朱熹 集注:“因,猶依也。宗,猶主也。言……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楊伯峻 注:“宗,主,可靠?!眳⒁姟?可靠 ”。
分類:可靠
《國語辭典》:可靠  拼音:kě kào
1.可以信賴。如:「他為人忠厚可靠?!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九九回:「王太尊也是說他辦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別有用心的呢?」
2.真實可信。如:「這消息的來源相當(dāng)可靠?!?/div>
《漢語大詞典》:真的
確實;可靠。三國志·魏志·崔林傳:“餘國各遣子來朝,閒使連屬, 林 恐所遣或非真的,權(quán)取疏屬賈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綬?!?宋 劉宰 《鴉去鵲來篇》詩:“且應(yīng)除豁見真的,孰恃強梁敢逋負(fù)?” 清 宋學(xué)法 《張文忠公遺事》:“乃面奏主上,委曲開導(dǎo),務(wù)求真的,乃可正法?!?/div>
《漢語大詞典》:穩(wěn)實(穩(wěn)實)
(1).穩(wěn)定踏實。 元 李致遠 《還牢末》第一折:“哎,原來是 梁山泊 好漢,我待番悔來,則怕兄弟心中不穩(wěn)實?!?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今於佛法分明有見,雖未知末后一著,與向上關(guān)捩,然從此穩(wěn)實,大段非 莊純夫 比矣?!?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四章:“然后她再到一個茶館去喝水、吃饃,心里才能穩(wěn)實些吧?”
(2).猶可靠。清史稿·兵志十一:“有言前膛槍穩(wěn)實者,有言后膛槍靈捷者。”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稱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道士。《莊子。天下》:「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孫真人,擺著筵席請人,卻教座下老虎去請。」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傳》:「嘗識一人,愚謂之真人也;其馀,將帥而已?!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后五十年,當(dāng)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
3.史前時代的人類,由體質(zhì)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現(xiàn)代人之間的猿人,進化至形態(tài)接近現(xiàn)代人的人類,稱為「真人」。以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山頂洞人」和法國發(fā)現(xiàn)的「克人」最著名。
《國語辭典》:信臣  拼音:xìn chén
1.為國君所信任的臣子?!蹲髠?。宣公十五年》:「寡君有信臣,下臣獲考,死又何求?」《文選。賈誼。過秦論》:「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2.使臣。《韓非子。十過》:「王其趣發(fā)信臣,多其車、重其幣?!埂妒酚洝>硭奈?。韓世家》:「命戰(zhàn)車滿道路,發(fā)信臣,多其車、重其幣,使信王之救己也。」
《漢語大詞典》:示信
表示真實可靠。 明 徐官 《古今印史·印章用成語》:“印章以名以字,所以示信也。” 清 周玉麟 《〈古今印史〉跋》:“古今用印以示信也。無此則真?zhèn)文妗!?/div>
《漢語大詞典》:良因
(1).佛教語。好因緣。 南朝 齊 王融 《凈行詩》之六:“令名且云重,豈若樹良因?!眳⒁姟?因緣 ”。
(2).可靠的依托。 唐 劉長卿 《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詩:“高柯儻為檝,渡海有良因?!?br />(3).好機會。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鹿幘人﹞謂 少霞 曰:‘召君書此,賀遇良因?!?/div>
《國語辭典》:因緣(因緣)  拼音:yīn yuán
1.機會。《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jié)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gòu)成一切現(xiàn)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guān)系。《中論》卷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br />4.依此、據(jù)此?!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圣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jīng)紀(jì)可因緣而存著也?!?/div>
《國語辭典》:公制  拼音:gōng zhì
為國際通用的度量衡制度,采取十進位制,例如:以米、公斤、秒分別表示長度、質(zhì)量、時間的基本單位。
《漢語大詞典》:得托
可靠,可信賴。《水滸傳》第二二回:“若到了彼處,那里使箇得托的人,寄封信來?!?/div>
《漢語大詞典》:著腳(著腳)
立足;涉足。 清 費錫璜 漢詩總說五:“學(xué)詩須從第一義著腳,如立 泰 華 之巔,一切培塿,皆在其中?!?br />(1).置足,猶言親臨其地。 唐 韓愈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公乎真愛山,看山旦連夕,猶嫌山在眼,不得著腳歷?!?宋 范成大 《桑嶺》詩:“人言遠游好,呼來試著腳?!?宋 楊萬里 《寄題李與賢似剡庵》:“我曾著腳 勾踐 國,奉詔 昭陵 省松柏?!?br />(2).指落腳;涉足。 宋 陸游 《讀史》詩:“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五:“我 陳珩 若再向花柳叢著腳時,永遠前程不吉,死於非命?!?br />(3).確實的,可靠的。《西游補》第六回:“我有一個道理:逕到臺上,見了 項羽 ,把 始皇 消息問他,倒是個著腳信?!?/div>
《國語辭典》:典要  拼音:diǎn yào
1.典雅簡要?!度龂?。卷一○。魏書。荀彧傳》裴松之注引張璠《漢紀(jì)》:「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br />2.準(zhǔn)則、標(biāo)準(zhǔn)。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下》:「『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恢f,不可恃為典要?!?/div>
《漢語大詞典》:恩實(恩實)
合適,穩(wěn)妥可靠。《金瓶梅詞話》第十四回:“ 月娘 因問 老馮 多少年紀(jì),且是好箇恩實媽媽兒?!?/div>
《國語辭典》:信實(信實)  拼音:xìn shí
誠實、有信用。宋。岳飛奏李道歸順狀〉:「于是多遣信實之人,密行宣布朝廷之德意,說諭約結(jié)。」
《國語辭典》:保險(保險)  拼音:bǎo xiǎn
1.憑仗險要、穩(wěn)固之地以自保。唐。權(quán)德輿〈碑〉:「朱涯黎氏,保險三代?!?br />2.當(dāng)事人約定,一方交付保險費于他方,他方對于因不可預(yù)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導(dǎo)致的損害,負(fù)擔(dān)賠償財物的行為,稱為「保險」。如人壽保險、火災(zāi)保險、產(chǎn)物保險等。
3.擔(dān)保、保證。如:「依我的方法去做,保險不會出錯?!?br />4.穩(wěn)妥可靠。如:「你把東西放在他那里,保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