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古文字學
又稱“古學”。后世稱為小學
研究古代文字的產(chǎn)生、發(fā)展、演變等規(guī)律及其釋義詮注的一門科學
對于古代書寫方式(包括碑銘文)的研究;對古代作品的辨認和鑒定(如根據(jù)其詞源或時期)
《漢語大詞典》:劬古
謂勤于研治古學。 黃人 《〈清文匯〉序》:“劬古并治鈐符,著書旁通鞮譯?!?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六)》:“買集些舊書和金石,是劬古愛國之士,略作考證,趕印目錄,就升為學者或高人。”
分類:研治古學
《漢語大詞典》:抱殘守闕(抱殘守闕)
亦作“ 抱殘守缺 ”。
(1).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 清 江藩 《漢學師承記·顧炎武》:“二君以瓌異之質(zhì),負經(jīng)世之才……豈若抱殘守闕之俗儒,尋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闕,一本作“ 缺 ”。《人民日報》1981.4.2:“在新產(chǎn)品、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競相涌現(xiàn)的今天,任何一個企業(yè),如果抱殘守缺,不注意品種質(zhì)量,將會走投無路。”
(2).謂篤守古學古道。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箸議第六》:“及其衰也,在朝者自昧其祖宗之遺法,而在庠序者猶得據(jù)所肄習以為言,抱殘守闕,纂一家之言,猶足以保一邦,善一國?!?span id="fnfnpbz" class="book">《文明小史》第六十回:“現(xiàn)在抱殘守缺的寥寥無人,老兄具這樣的法眼,欽佩得很?!?孫犁 《澹定集·幻華室藏書記序》:“或終生孜孜,抱殘守闕,以事研討。”
(3).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著做。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九章:“要是 郭鎖 三天里頭終于退了組,他決定抱殘守缺,搞五戶貧農(nóng)一戶中農(nóng)的精干互助組,不再惹麻煩了。”
《漢語大詞典》:路門學(路門學)
露門學。古學校名。路,通“ 露 ”。北史·周紀下·高祖武皇帝:“甲辰,立路門學,置生七十二人。”周書·武帝紀上作“露門學”。
分類:古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