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401詞典 1分類詞匯 400
共401,分27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牽線
擦肩
低蕩
右券
和奸
傅別
近戰(zhàn)
裁襟
雙簧
兩禮
兩譽
議銷
問接
纏斗
對口
《國語辭典》:牽線(牽線)  拼音:qiān xiàn
1.牽拉著線。如:「跳橡皮筋的游戲至少要三個人才能玩,其中兩個負(fù)責(zé)牽線,一個在中間跳?!?br />2.比喻居間媒介,使雙方發(fā)生接觸或關(guān)系。如:「要不是有他在中間牽線、協(xié)調(diào),這件事不會這么圓滿解決?!?br />3.本指懸絲傀儡戲幕后的牽引拉線。后用以比喻背后操縱。如:「任何人都想獨自作主,誰愿意像玩偶那樣受人牽線?」
《國語辭典》:擦肩  拼音:cā jiān
形容距離很近。《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正說話間,那船已擦肩而過。」
《國語辭典》:低蕩(低蕩)  拼音:dī dàng
國際外交上為降低雙方的緊張關(guān)系,而采取比較和緩的方式相對待。為法語detente的音譯。
《漢語大詞典》:右券
古代刻木為契,分為左右兩半,雙方各執(zhí)其一,作為憑信。左半叫左券,右半叫右券。券,契據(jù)。《商君書·定分》:“主法令之吏謹(jǐn)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以法令之長印。”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且 虞卿 操其兩權(quán),事成,操右券以責(zé);事不成,以虛名德君?!?宋 王安石 《次韻約之謝惠詩》:“左車公自迎,右券吾敢責(zé)?!?/div>
《國語辭典》:和奸(和姦)  拼音:hé jiān
經(jīng)由男女雙方同意而成奸?!读砍烧Z注解。刑部》:「和奸:男女通情和好而成奸也?!?/div>
《漢語大詞典》:傅別
古代的券據(jù)。剖為二,雙方執(zhí)一以核對。周禮·天官·小宰:“四曰聽稱責(zé)以傅別。” 鄭玄 注:“傅別,謂券書也……傅,傅著約束于文書;別,別為兩,兩家各得一也?!?孫詒讓 正義:“傅別則為手書大字,中字而別其札,使各執(zhí)其半字……傅別札字半別?!?span id="gkgpjzj" class="book">《周禮·秋官·士師》:“凡以財獄訟者,正之以傅別、約劑?!?鄭玄 注:“傅別,中別手書也。” 王國維 《觀堂集林·秦陽陵虎符跋》:“ 漢 符傳世者,其文刻於脊上,合之而后可讀,如《周官》傅別之制?!?/div>
《漢語大詞典》:近戰(zhàn)(近戰(zhàn))
古代指敵對雙方用刀、劍、長矛等武器進(jìn)行肉搏戰(zhàn)。今指敵對雙方用抵近射擊、擲手榴彈、拼刺刀等形式進(jìn)行近距離戰(zhàn)斗。《軍語·戰(zhàn)事軍語》:“近戰(zhàn),又曰白刃戰(zhàn),兩軍相距近時以白刃相交也?!?許世友 《萬源保衛(wèi)戰(zhàn)》:“用近戰(zhàn)消滅他們?!本﹦?span id="11x0ix8" class="book">《奇襲白虎團(tuán)》第五場:“你們隨后跟進(jìn),吸引敵人,和它展開近戰(zhàn)、夜戰(zhàn),打亂它的軍事布署?!?/div>
《漢語大詞典》:裁襟
舊時包辦婚姻,幼年男女由雙方父母代為訂婚,裁下幼兒的衣襟各執(zhí)一方,作為信物,稱“裁襟”。也稱割襟。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硬拷》:“呀,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説到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何曾得有箇女壻來?”參閱元史·刑法志二
《國語辭典》:雙簧(雙簧)  拼音:shuāng huáng
由一個人坐在前面,不說不唱的表演各種動作,另一個人則躲在其身后說說唱唱,互相配合以逗引觀眾的表演方式。
《漢語大詞典》:兩禮(兩禮)
猶言雙方免禮。《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 吳月娘 ﹞插燭也似磕了四個頭,慌的大舅忙還半禮,説道:‘姐姐兩禮兒罷。’”
分類:雙方
《漢語大詞典》:兩譽(兩譽)
夸獎雙方。戰(zhàn)國策·燕策一:“ 蘇代 對曰:‘ 周 埊賤媒,為其兩譽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富”?!?span id="1b7pbsv" class="book">《韓非子·難一》:“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 堯 舜 之不可兩譽,矛盾之説也。”
《漢語大詞典》:議銷(議銷)
(1).謂考慮注銷。 明 鹿善繼 《馬房裁革再呈堂》:“國當(dāng)經(jīng)費不足之時,宜擇其緩者而漸為減,尤宜覆其虛者而漸為銷,如該廠馬驢緩不足以盡之,是首當(dāng)議銷之處。”
(2).買賣雙方或同業(yè)共同議定貨品銷售數(shù)量或價格。
《漢語大詞典》:問接(問接)
謂雙方問候應(yīng)答。 唐 裴铏 《傳奇·裴航》:“同載有 樊夫人 ,乃國色也。言詞問接,帷帳昵洽?!?/div>
《國語辭典》:纏斗(纏斗)  拼音:chán dòu
1.雙方打斗激烈,難分難解。如:「比賽已進(jìn)行很久,兩位拳擊手仍在纏斗不休,難分勝負(fù)。」
2.空中戰(zhàn)斗之一種。指兩敵對戰(zhàn)機彼此運用高難度技巧,相互追逐攻擊的過程。
《國語辭典》:對口(對口)  拼音:duì kǒu
1.嘴與嘴相對。形容講話時靠得很近。漢。王充《論衡。解除》:「胡越之人,耳口相類,心意相似,對口交耳而談,尚不相解?!?br />2.口角、爭執(zhí)?!镀窖齻鳌返谖寤兀骸钙抛拥溃骸耗銉蓚€休對口,到天明我自有個計較。』」
3.一種曲藝表演方式。指兩個人互相答對或演唱。如:「對口相聲」、「對口快板」。
4.指雙方在工作內(nèi)容和性質(zhì)能相一致。如:「工作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