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及第  拼音:jí dì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缎绿茣?。卷四四。選舉志上》:「凡秀才,試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第為及第?!乖?。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自到京師,一舉及第,官拜參知政事?!?/div>
《國語辭典》:及第花  拼音:jí dì huā
杏花的別名。參見「杏花」條。
分類:杏花
《國語辭典》:聯(lián)科及第(聯(lián)科及第)  拼音:lián kē jí dì
科舉考試中,兩個以上的科目都進(jìn)榜稱為「聯(lián)科及第」?!?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一七回:「蒙提學(xué)御史學(xué)道大老爺取中樂清縣第一名入泮,聯(lián)科及第。」
《國語辭典》:三元及第  拼音:sān yuán jí dì
參加科舉考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均考中第一名,稱為「三元及第」。
《國語辭典》:進(jìn)士及第(進(jìn)士及第)  拼音:jìn shì jí dì
明、清之制,通過殿試的舉子即可取得進(jìn)士稱號。殿試分三甲,一甲僅三名,賜進(jìn)士及第。
《國語辭典》:狀元及第(狀元及第)  拼音:zhuàng yuán jí dì
古代稱考中狀元?!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只聽得外面喧嚷,劉元普出來看時,卻是報李春郎狀元及第的。」
《分類字錦》:敕賜及第(敕賜及第)
文獻(xiàn)通考:唐朝有敕賜及第。以表特恩。至宋御試中第者皆稱之。其后文學(xué)之臣。有不由科第者。或獻(xiàn)文別試。亦敕賜進(jìn)士及第。又摭言劉業(yè)特賜及第。韋岫賀之曰:三十浮名。每年皆有。九重知己。曠代所無。
分類:考試
《漢語大詞典》:女及第
指古時北方婦女于養(yǎng)蠶事畢,簪花酌酒謝神。 宋 陶谷 清異錄·人事:“ 齊 、 魯 、 燕 、 趙 之種蠶收繭訖,主蠶者簪通花銀碗謝祠廟。村野指為女及第?!?/div>
《國語辭典》:得意  拼音:dé yì
1.如其心意而有所成就,或引以自豪?!妒酚?。卷一二九。貨殖列傳》:「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br />2.心情酣適。唐。孟郊 登科后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國語辭典》:春風(fēng)得意(春風(fēng)得意)  拼音:chūn fēng dé yì
舊時稱登進(jìn)士第后的志得意滿為「春風(fēng)得意」。后用以形容人做事順利,志得意滿的神情。唐。孟郊 登科后詩:「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乖?。喬吉《金錢記》第四折:「他見我春風(fēng)得意長安道,因此上迎頭兒將女婿招。」
《國語辭典》:上第  拼音:shàng dì
1.最高等級或最優(yōu)異的品質(zhì)?!逗鬂h書。卷三四。梁統(tǒng)列傳》:「其四方調(diào)發(fā),歲時貢獻(xiàn),皆先輸上第于冀?!固?。李華〈贈禮部尚書清河孝公崔沔集序〉:「關(guān)外諸侯,公為上第,由是分掌選署,仕進(jìn)之族知勸焉?!挂沧鳌干系取?。
2.考試成績最優(yōu)的等第?!逗鬂h書。卷九。孝獻(xiàn)帝紀(jì)》:「試儒生四十馀人,上第賜位郎中?!固啤TS堯佐《柳氏傳》:「明年,禮部侍郎楊度擢翊上第,屏居間歲?!?/div>
《漢語大詞典》:中鵠(中鵠)
(1).射中靶子。 唐 張塋 逸句:“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br />(2).引申為準(zhǔn)確。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 喬峰 已得續(xù)聘之約,其期為十四個月。前所推測,殊不中鵠耳?!?br />(3).喻及第。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今日蒙圣天子下詔,乃丈夫富貴之秋。姑待來年,必期中鵠。”
《漢語大詞典》:得俊
(1).俘獲敵方的猛將勇士。謂得勝。左傳·莊公十一年:“大崩曰敗績,得儁曰克。” 孔穎達(dá) 疏:“戰(zhàn)勝其師,獲得其軍內(nèi)之雄儁者,故云得儁曰克?!?唐 劉知幾 史通·申左:“ 魯侯 御 宋 ,得雋 乘丘 ?!币槐咀鳌?得儁 ”。
(2).謂及第。 唐 元稹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牓后相賀》詩:“競走墻前希得儁,高縣日下表無私?!?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名高場屋已得儁,世有龍門今復(fù)登。”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二·現(xiàn)任大官子弟登第:“ 南京 兵部尚書 李遂 子 材 ,亦以是科得雋?!?清 劉鑾 《五石瓠·建德相公》:“諸生高才,萬一得雋,豈不似私?”
(3).謂喜獲大魚。 唐 韓愈 《叉魚》:“競多心轉(zhuǎn)細(xì),得雋語時囂?!?宋 蘇軾 《江西》:“何人得儁窺魚矼,舉叉絶叫尺鯉雙。”
(4).謂含意雋永。 唐 白居易 《與劉蘇州書》:“然得儁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嘗能發(fā)也?!币槐咀鳌?得雋 ”。
《國語辭典》:門生(門生)  拼音:mén shēng
1.弟子、學(xué)生。《里語徵實》引《隸釋》:「謂漢儒開門授徒,親授業(yè)者,則曰弟子,次相傳授,則曰門生。」《儒林外史》第三二回:「門生正要同敝友來候老師,不想返勞老師先施?!?br />2.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管官的自稱?!锻ㄋ拙?。仕進(jìn)》:「知貢舉,稱新進(jìn)士為門生,惟起于唐之中葉耳。」
3.投靠世族的門客?!端螘?。卷六七。謝靈運(yùn)傳》:「奴僮既眾,義故門生數(shù)百,鑿山浚湖,功役無已?!鼓铣?。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謝公作宣武司馬,屬門生數(shù)十人于田曹中郎趙悅子?!?/div>
《國語辭典》:科第  拼音:kē dì
1.依科別考核以定其等第?!稘h書。卷九。元帝紀(jì)》:「詔丞相、御史舉質(zhì)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br />2.唐以來設(shè)科取士,因次第有甲乙,因稱科舉為「科第」?!段宕菲皆挕V苁?。卷下》:「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者,怎盡由科第耶?」宋。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詩三首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
《國語辭典》:天路  拼音:tiān lù
通天的道路。比喻十分遙遠(yuǎn),可望而不可即。漢。無名氏〈蘭若生春陽〉詩:「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期。」《文選。曹植。與吳季重書》:「天路高邈,良久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