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攀仙桂  拼音:pān xiān guì
比喻科舉及第?!队讓W(xué)瓊林。卷四??频陬悺罚骸概氏晒稹⒉角嘣?,皆言榮發(fā)。」
分類:科舉及第
《國語辭典》:粉袍  拼音:fěn páo
唐代科舉考試未及第的士子,皆穿白衣,稱為「粉袍」。
《國語辭典》:升科  拼音:shēng kē
舊制凡開墾田地,滿一定年限后,按照普通田地賦則納糧,稱為「升科」。
《漢語大詞典》:桂科
唐 人稱科舉及第為折桂或登科,省稱“桂科”。 唐 李商隱 《為東川崔從事福謝辟并聘錢啟》:“仰觀蓮幕,俯度桂科,卵翼不自他們,頂踵實非己物。” 唐 杜荀鶴 《辭鄭員外入關(guān)》詩:“男兒三十尚蹉跎,未遂青云一桂科?!?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江山之秀鐘乎人,純孝高節(jié)并其身,掬茲二美,摛為雄文,以之登桂科?!眳⒁姟?桂林一枝 ”。
《國語辭典》:桂林一枝  拼音:guì lín yī zhī
桂林,月中的桂樹。桂林一枝比喻才能優(yōu)異、出類拔萃?!稌x書。卷五二。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div>
《漢語大詞典》:覆落
科舉考試及第后經(jīng)復(fù)核而落第,稱“覆落”。新五代史·唐六臣傳·蘇循:“ 循 有子 楷 , 乾寧 中舉進(jìn)士及第, 昭宗 遣學(xué)士 陸扆 覆落之, 楷 常慚恨?!?/div>
《漢語大詞典》:氐房
星宿名。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三宿及第四宿。后漢書·蘇竟傳:“鎮(zhèn)星繞帶天街,歲星不舍氐房。”參見“ 二十八宿 ”、“ 氐宿 ”。
《漢語大詞典》:聯(lián)第(聯(lián)第)
(1).科舉考試中數(shù)人同時及第。新唐書·歐陽詹傳:“舉進(jìn)士,與 韓愈 、 李觀 、 李絳 、 崔羣 、 王涯 、 馮宿 、 庾承宣 聯(lián)第,皆天下選,時稱‘龍虎榜’?!?br />(2).指在各級考試中接連及第。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傳》:“能前知二子皆列卿,然長者聯(lián)第,次者當(dāng)后十年?!?/div>
《漢語大詞典》:高捷
登科及第。 宋 洪邁 《夷堅甲志·沈持要登科》:“次日,試詩賦,其人又來,曰:‘適詣謄録所,見主司抄一試卷,至于五六,絶類君所書,必高捷?!?明 周履靖 《錦箋記·旅訴》:“會場已迫,何不潛心經(jīng)史,以圖高捷?!?/div>
分類:登科及第
《漢語大詞典》:武舉人(武舉人)
科舉時代,武鄉(xiāng)試及第者。宋史·仁宗紀(jì)一:“﹝八年﹞乙巳,親試書判拔萃科及武舉人?!?span id="s0c1d3f" class="book">《續(xù)文獻(xiàn)通考·選舉六》:“﹝ 宋 ﹞ 嘉定 十年十二月詔武舉人毋復(fù)應(yīng)文舉?!币嗍》Q“ 武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光緒廣州府志》:“ 新安縣 武舉 庾體羣 ,亦於初四夜半攻 英 船於 虎門 ?!?/div>
《漢語大詞典》:聯(lián)捷(聯(lián)捷)
謂科舉考試中兩科或三科接連及第。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科場一·京闈冒籍:“其中 汪諧 者,次科即聯(lián)捷矣。”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眾人叫:‘ 順卿兄 ,你倘聯(lián)捷,幸在彼地,見之何難?’”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次年鄉(xiāng)試,便高中了孝廉;轉(zhuǎn)年會試,又聯(lián)捷了進(jìn)士?!?魯迅 《吶喊·白光》:“雋了秀才,上省去鄉(xiāng)試,一徑聯(lián)捷上去。”
《漢語大詞典》:鶯喬(鶯喬)
謂鶯遷喬木。比喻及第或升官。 唐 李商隱 《為舉人獻(xiàn)韓郎中琮啟》:“幽谷未見於鶯喬,曲沼空勤於鳧藻?!?/div>
《漢語大詞典》:連第(連第)
(1).依次相連。晉書·隱逸傳·魯勝:“《墨辯》有上下《經(jīng)》,《經(jīng)》各有《説》,凡四篇,與其書眾篇連第,故獨(dú)存?!?br />(2).指科舉考試連續(xù)及第。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五:“ 鄒吉士 汝愚 名 智 , 四川 合州 人,秀偉聰悟,弱冠領(lǐng)解首,丁未連第入翰林。”《醒世恒言·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卻説 濬縣 知縣,姓 汪 名 岑 ,少年連第?!?br />(3).謂宅第相連。《快心編三集》第十二回:“遷喬卜筑家連第,喜回時,同泛蘭舟;真堪羨,腰纏十萬,騎鶴 揚(yáng)州 ?!?/div>
《國語辭典》:新郎君  拼音:xīn láng jūn
新近考試及第的人。五代漢。王定?!短妻?。卷三。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時進(jìn)士團(tuán)所由輩數(shù)十人,見逢行李蕭條,前導(dǎo)曰:『回避新郎君!』」宋。蘇軾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詩二首之二:「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div>
《漢語大詞典》:郤詵枝(郤詵枝)
同“ 郤詵丹桂 ”。亦作“郄詵枝”。 喻指科舉及第。 五代 和凝 《小重山》詞:“正是神京爛熳時,羣仙初折得, 郄詵 枝?!?清 唐孫華 《桂》詩:“競説國書方薦士,何人折取 郄詵 枝?” 唐 羅隱 《東歸別所知》:“ 鄒 律有風(fēng)吹不變, 郄 枝無分住應(yīng)難?!?宋 劉筠 《與客啟明》:“ 秦 痔從來易得車, 郄 枝今比我何如?!?/div>
分類:科舉及第
《漢語大詞典》:東堂夢(東堂夢)
謂夢想考試及第。 唐 孫定 《下第醉中寄儲》詩:“一枝猶掛 東堂 夢,千里空馳北巷心?!眳⒁姟?東堂 ”。
《漢語大詞典》:東堂(東堂)
(1).東廂的殿堂或廳堂。古代多指皇宮或官舍。書·顧命:“一人冕執(zhí)劉,立于東堂;一人冕執(zhí)鉞,立于西堂?!?唐 王維 《故太子師徐公挽歌》之三:“北首辭明主,東堂哭大臣?!?金 蔡圭 《并州無竹官舍東堂之北種碧蘆以寄意用作長句》:“他日東堂慙拙政,只將此物作甘棠?!?br />(2).儀禮·大射:“公將射……一小射正授弓拂弓,皆以俟于東堂。”后因以稱習(xí)射的場所。南史·庾悅傳:“初, 劉毅 家在 京口 ,酷貧,嘗與鄉(xiāng)曲士大夫往東堂共射。”
(3).指 晉 宮的正殿。 晉武帝 時 郤詵 于 東堂 殿試得第,后因以為試院的代稱。 唐 王建 《送薛曼應(yīng)舉》詩:“子去 東堂 上,我歸南澗濱?!?唐 李頻 《送友人游蜀》詩:“ 東堂 雖不捷,西去復(fù)何愁。” 宋 王圭 《呈永叔書事》詩:“十五年前出門下,最榮今日預(yù) 東堂 ?!眳⒁姟?東堂桂 ”、“ 東堂策 ”。
(4). 宋 毛滂 的號。 清 鈕琇 觚賸·紉蘭詞:“若 黃子鴻 所著《紉蘭》別集,風(fēng)流俊邁,非不可追響 東堂 ,齊蹤 西麓 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