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又是  拼音:yòu shì
表示重復、反覆的語詞。如:「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一直睡不著,看來又是一個失眠的夜晚。」
《漢語大詞典》:又復
又,再。例如:又復沿河施放雙響?!稄V東軍務記》
《韻府拾遺 宥韻》:又奏
左傳:左師每食擊鐘,聞鐘聲。公曰:夫子將食,既食,又奏公曰:可矣。以乘車往。
《韻府拾遺 宥韻》:還又(還又)
秦觀詞:玉佩丁東。別后佳期,參差還又。
《國語辭典》:又早  拼音:yòu zǎo
又已經。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媳婦兒守寡,又早三個年頭,服孝將除了也?!?/div>
《漢語大詞典》:又且
猶而且。表示進一層意思的連詞。《水滸傳》第一百回:“ 張清 對 瓊英 道:‘不該深入重地,又且眾寡不敵?!?span id="4xqjwsg"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做鴇兒龜子的,吮血磨牙,不管天理,又且轉眼無情,回頭是計?!?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天生我這副面貌,不但粗蠢,又且怪異?!?/div>
《國語辭典》:卻又(卻又)  拼音:què yòu
1.再。《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我且落得拿了這條金帶,卻又理會?!?br />2.倒又、反而又。如:「是他提議的活動,等大家都計劃好了,他卻又說不去了!」
分類:卻又反而
《韻府拾遺 沁韻》:又甚
左傳: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國語辭典》:又及  拼音:yòu jí
附帶再提一下。書信寫完并署名后再添上幾句,往往在這幾句話下面注明「又及」或「某某又及」。
分類:附帶署名
《國語辭典》:又讀(又讀)  拼音:yòu dú
語音學上指一個字除了正讀之外,又有另外的讀音,然字義并無不同。如「泌」音ㄅㄧˋ,又讀ㄇㄧˋ。
《國語辭典》:又名  拼音:yòu míng
又叫做、又稱為。如:「『臺南』曾經是臺灣府治所在地,故又名『府城』?!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就是那赤足蜈蚣,俗名『百腳』,又名『百足之蟲』。」
分類:叫做
《漢語大詞典》:復又(復又)
猶言又;再一次。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邁 笑而答曰:‘足下終日食鹽醋,復又何堪矣。!’”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一回兒才得回來,復又出去?!?/div>
分類:
《國語辭典》:又要  拼音:yòu yào
還要?!?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四二回:「這園子蓋才蓋一年,如今要畫,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筆,又要鋪紙,又要著顏色,又要──」
分類:還要
《韻府拾遺 宥韻》:不又
詩:各敬爾儀,天命不又。
《韻府拾遺 馬韻》:又假
左傳疏:襄公十四年:范宣子假羽毛于齊。此又假羽旄于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