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57—719 字又損,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以國子生擢第,補梁州城固主簿,歷任渭南、藍田二縣尉、萬年丞,官至京兆府功曹。開元七年卒。有集6卷,已佚?!?a target='_blank'>唐文續(xù)拾》卷一八有韋璞玉撰其墓志,墓志中引其詩2句?!度圃娎m(xù)拾》據之收入。
魚又元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華陽人。道士。工行書,得王羲之筆意,清勁不墮世俗之習,飄然有仙風道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23 【介紹】: 唐河東聞喜人。以通開元禮及第。德宗貞元中,歷洛陽尉、湖城丞、奉先尉、太常主簿。憲宗即位,為華州錄事參軍,遷京兆戶曹,以檢校水部員外郎、侍御史佐裴均襄陽幕。去職,授醴泉令。元和十二年,遷鄭州刺史。十四年,擢授福建觀察使。在鎮(zhèn)五年,道卒于揚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深州陸澤人,字孔昭。張薦子。憲宗元和中舉進士,狀元及第,后應宏辭科第一,又為京兆解頭,時號為“張三頭”。歷左右補闕。諂事宰相李逢吉,為之鷹犬,與李續(xù)之等有“八關十六子”之稱。坐事貶汀州刺史,官終左司郎中。工詩。嗜茶,有《煎茶水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孔昭,深州陸澤(今河北深州西)人,工部侍郎張薦子。初為京兆解頭,憲宗元和九年(814)進士及第為狀頭,十二年舉博學宏詞科為敕頭,時號“張三頭”。穆宗長慶中以兇險敢言為宰相李逢吉所重用,合謀排擠朝士之不附李逢吉者,構陷李紳,遂使貶端州司馬。敬宗寶歷二年(826)遷祠部員外郎,與李續(xù)之等號“八關十六子”。文宗大和元年(827)貶汀州刺史。武宗會昌二年(842)為江州刺史。事跡詳見新、舊《唐書》本傳及《唐才子傳》卷六?!?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7首?!度圃娡饩帯芳啊度圃娎m(xù)拾》補詩6首,斷句3,序1首。
唐詩匯評
張又新,生半年不詳,字孔昭,深州陸澤(今河北深州西)人。元和九年(814)狀元及第,十二年登博學宏詞科。應辟為廣陵從事,歷補闕,遷祠部靈外郎。大和元年,貶汀州刺史。后回朝任刑部郎中,轉中州刺史。會昌年間曾任江州刺史。有《煎茶水記》一卷及詩文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十七首。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
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薦子。元和中進士。歷左右補闕。李逢吉用事。又新與李續(xù)劉棲楚附之。有八關十六子之目。逢吉罷相。領山南東道節(jié)度。表為行軍司馬。坐田伾犯贓●命。貶汀州刺史。李訓用事。復召為刑部郎中。訓死復貶。終左司郎中。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又新)善為詩,恃人多轥藉。其淫蕩之行,率見于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河東聞喜人,字文玄,一作又玄。裴士淹子。憲宗元和二年曾游越中。后歷任戶部員外郎、金部郎中。穆宗長慶元年,任少府監(jiān)。曾出使回紇。敬宗寶歷中,任汝州刺史。文宗時,自國子祭酒改詹事。著有《易書》一百五十卷,已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郡望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字文玄(一作又玄)。禮部尚書裴士淹之子。憲宗元和二年(807)游越中。后歷任戶部員外郎、金部郎中。穆宗長慶元年(821)任少府監(jiān)。曾出使回紇。敬宗寶歷中任汝州刺史。文宗時自國子祭酒改詹事。著有《易書》150卷,已佚。事跡散見《舊唐書·盧簡辭傳》、《李渤傳》、《回紇傳》,《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上》,《太平御覽》卷六〇九,《郎官石柱題名考》卷一二等。同治《嵊縣志》卷二四存詩1首?!度圃娎m(xù)拾》據之收入。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通。穆宗朝官少府監(jiān)。大和時為國子祭酒。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一作虞有賢,誤。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唐末華山道士。昭宗大順元年(890)二月,作詩題柳公權書《度人經》后。工行書。事跡據《六藝之一錄》卷三二九、《宣和書譜》卷一〇?!?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
獨孤損 朝代:唐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05 【介紹】: 唐末河南洛陽人,字又損。獨孤云子。懿宗咸通中登朝,官至京兆尹。昭宗乾寧初,歷中書舍人、御史中丞,遷禮部侍郎。光化中,遷吏部侍郎、禮部尚書。天復三年,遷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天祐元年,遷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同平章事,仍判度支。哀帝天祐二年,授安南都護、靜海軍節(jié)度使。旋貶棣州刺史,再貶瓊州司戶。以唐室舊臣,為朱溫、柳璨所惡,與裴樞等并命于白馬驛。
張又元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端拱元年(988)任筠州知州。
柴通玄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2 【介紹】: 宋道士。陜州閿鄉(xiāng)人,字又玄,自稱羅山太乙洞主。所居承天觀,即唐軒游宮,有唐玄宗詩石及所書《道德經》二碑。自言年百余歲,善辟谷長嘯。太宗召至京師,懇求歸本觀。真宗立,召對,多以修身慎行為說。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陰,作詩賜之,詔為修道院,蠲其田租。次年春,作遺表,遣弟子詣闕獻龜鶴,己則燃香端坐而卒。
章又新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諸暨縣(今浙江紹興諸暨)人。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
商又新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宋登科記考
紹興府嵊縣(今浙江紹興嵊州)人。淳祐十年(1250年)進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2—1355 【介紹】: 元松江華亭人,字又元,一字貞素,號云西。性機悟,善識事。以薦授昆山教諭,尋辭去。嘗游京師,王侯巨公多折節(jié)與之交。旋即南歸。家有園池,藏書及法書名畫極多,文人畫家多喜與交游。善畫,宗法李成、郭熙。
御選元詩姓名爵里
字又玄,一字真素,別號云西老人,閩人,遷華亭。
《國語辭典》:顛蕀(顛蕀)  拼音:diān jí
植物名。百合科天門冬屬,「天門冬」之別稱。參見「天門冬」條。
七寶--又七寶
【三藏法數】
(出翻譯名義)
〔一、缽攞娑〕,梵語缽攞娑,華言珊瑚。大智度論云:海中石樹也。謂西南漲海中,去七八里許,有珊瑚洲,洲底有磐石,此寶生其上。人以鐵網取之,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二、阿濕摩揭婆〕,梵語阿濕摩揭婆,華言琥珀。其色紅瑩,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三、摩尼〕,梵語摩尼,又云末尼,華言離垢,即珠寶也。此寶光凈,不為垢穢所染。故圓覺鈔又云如意。謂意中所須財寶衣服飲食種種之物,此珠悉能出生,令人皆得如意,故名為寶。
〔四、甄叔迦〕,梵語甄叔迦,華言赤色寶。西域傳云:甄叔迦,樹名,其花赤色,形大如手,此寶色如此花,故以名焉。
〔五、釋迦毗棱伽〕,梵語釋迦毗棱伽,華言能勝。謂此寶能勝一切世間眾寶,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六、摩羅伽陀〕,梵語摩羅伽陀。大智度論云綠色珠,此寶出金翅鳥口邊,能辟一切諸毒,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七、跋折羅〕,梵語跋折羅,華言金剛,此寶出于金中,色如紫英,百鍊不銷,至堅至利,可以切玉,世所希有,故名為寶。
八福田--又八福田
【三藏法數】
此八福田,蓋言救人之危,濟人之乏,恭敬三寶,孝事父母,與夫普度幽靈,脫離苦趣,亦皆種福之事也。
〔一、曠路義井〕,謂于曠遠道路,穿鑿義井,以濟往來渴乏之人,是為福田。
〔二、建造橋梁〕,謂于通津斷港之處,修造橋梁,用濟往來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為福田。
〔三、平治險隘〕,謂道路巇崄之處,則平坦之;窄隘之處,則開辟之,以免往來顛墜之患,是為福田。
〔四、孝養(yǎng)父母〕,謂父母為形生之本,教養(yǎng)鞠育,愛念切至,子當竭力奉養(yǎng),順適親意,以報劬勞之恩,是為福田。
〔五、恭敬三寶〕,三寶者,佛法僧也,可尊可貴,稱之為寶,以其具大功德,普濟群生,超登覺岸,故當歸依恭敬,是為福田。
〔六、給事病人〕,謂病患之人,眾苦集身,實可悲憫。當給施湯藥,及所須之物,使其四大調和,身得安樂,是為福田。(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也。)
〔七、救濟貧窮〕,謂貧窮之人,所須缺乏,饑餒逼切,無所哀告。當起慈憫之心,隨其所須,皆周給之,是為福田。
〔八、設無遮會〕,無遮即周遍之義。謂修設普度大會,使一切沉魂滯魄,悉仗三寶慈力,皆得脫離苦趣,而獲超升善道,是為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