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3—1143 【介紹】: 宋徽州績溪人,字汝明,號三山老人?;兆诖笥^三年進士。歷官監(jiān)察御史。欽宗時奏言戰(zhàn)禍始于趙良嗣,請殺之以快天下。遷侍御史。高宗即位,言者論其嘗事張邦昌偽廷,降集英殿修撰,知廬州。守廬二年,修城治戰(zhàn)具,出兵擊盜,人心始安。累遷廣西經略使,因素為秦檜所惡,又遭轉運副使呂源誣陷,下獄死。
全宋詩
胡舜陟(一○八三~一一四三),字汝明,晚號三山老人績溪(今屬安徽)人。徽宗大觀三年(一一○九)進士,調山陰主簿。歷秀州教授,選為睦親宅宗子博士,遷監(jiān)察御史。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擢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出知廬州。三年,移建康府。四年,改臨安府,以事奪職提舉江州太平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起充京畿數略安撫使。二年,再知廬州。五年,移靜江府(同上書卷一○一)。八年,以事罷;十年,再知靜江(同上書卷一一九、一三五)。十三年,以忤秦檜死于靜江獄,年六十一。秦檜敗后追贈少師。著有《三山老人語錄》等,已佚。清道光十九年裔孫胡培翚輯有《胡少師總集》六卷。《宋史》卷三七八、《新安文獻志》卷七八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全宋文·卷三七七四
胡舜陟(一○八三——一一四三),字汝明,徽州績溪(今安徽績溪)人。登大觀三年進士第,歷州縣官,為監(jiān)察御史。遷侍御史。高宗即位,言者論其嘗事偽廷,除集英殿修撰、知廬州。擢徽猷閣待制,知建康府,改臨安府,充京畿數路宣撫使,遷廬壽鎮(zhèn)撫使,改淮西安撫使。紹興五年知靜江府。為臺官論罷。十年復為廣西經略使、知靜江府。十三年,運副呂源以書抵秦檜,訟舜陟受金盜馬,非訕朝政。秦檜素惡舜陟,奏遣大理寺官往推劾,辭不服,死獄中?!?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八有傳,又見清胡培翚《胡少師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88—1154 【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亨仲,號北山。高宗紹興二年進士。累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檜所薦,不敢言和議之非。后充陜西分畫地界使,金欲盡取階、成、岷、鳳、秦、商六州,剛中力爭不從。改四川宣撫副使,選將屯守,蠲去雜稅,治理有方。檜怒其專擅,罷官,責居桂陽軍,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記》、《北山集》等。
全宋詩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漢章,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進士,授溫州軍事判官。六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八年,遷殿中侍御史。九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陜,歸除權禮部侍郎,尋兼詳定一司又兼權刑部侍郎。十年,除試禮部侍郎。十一年,擢樞密都承旨,為川陜宣諭使。十二年,遷川陜宣撫副使兼營田。十七年,以忤秦檜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居住,徙復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事見本集卷末附錄鄭良嗣《鄭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士鄭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七○有傳?!∴崉傊性?,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鄭世成刻本(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金華叢書》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鳳丹據康熙重刻本(簡稱金華叢書本)及《兩宋名賢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鄭剛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號北山,又號觀如,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紹興二年進士及第。授溫州軍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監(jiān)察御史,同年十一月遷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樞密行府參謀官。十一年四月,為寶文閣直學士、樞密都承旨。剛中初為秦檜薦于朝,檜主和議,剛中不敢言。金歸所占地,被檜遣為宣諭司參謀官;及還,除禮部侍郎、川陜宣諭使。改四川宣撫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雜征,請減成都府路對糴及宣撫司激賞錢。又屯兵營田,選將授任。秦檜怒其專擅,責桂陽軍居住。紹興十八年十一月再責濠州團練副使,復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窺馀》、《經史專音》、《左氏九六編》等。見何耕《宋故資政殿學士鄭公墓志銘》(《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湘潭人,字周士。由太學生仕鼎、澧帥幕。欽宗靖康初,征天下兵,以寧走鼎州,乞師解太原圍。高宗建炎二年,累官京西制置使。尋落職,累貶永州列駕、潮州安置。紹興十年,復朝奉郎、知全州。有《王周士詞》。
全宋詩
王以寧,字周士,湘潭(今屬湖南)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晕渎殦Q文資(《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一九),為樞密院編修官。高宗建炎初出知鼎州。建炎四年(一一三○),張浚辟為川陜宣撫處置司參議官,京西制置使,兵敗,以所部走潭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二)。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落職,監(jiān)臺州酒務。二年,責永州別駕,潮州安置。十年,起知全州(同上書卷四一、五八、一三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98—1275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子遠,號古心。以鄉(xiāng)舉入太學,有文名。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權知隆興府,又創(chuàng)宗濂書院。歷右正言、侍御史。坐事閑廢十二年。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擢參知政事,拜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九年,予祠。元兵至,為游騎所執(zhí),既而脫歸。元兵破饒州,萬里率子赴水死。謚文忠。
全宋詩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五),字子遠,號古心,都昌(今屬江西)人。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進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端平二年(一二三五)召試館職,累遷著作佐郎。景定二年(一二六一),權吏部尚書,同簽書樞密院事。五年,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福建通志》卷二九)。度宗即位,召同知樞密院事,遷參知政事。以忤賈似道丐祠。恭宗德祐元年,元兵破饒州,赴水池死(《宋史》卷四七),年七十八。謚文忠?!?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八、清道光《都昌縣志》卷二二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黃鶴樓志·人物篇
江萬里(1198~1275) 南宋官員。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人。寶慶二年(1226)進士,為官40馀年,歷官91任,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秉性峭直,力主抗元。元兵攻破饒州時,江萬里率子江鎬等投水殉國。卒贈太傅、益國公、太師,謚文忠。江萬里是南宋末年仕林和文壇領袖,曾創(chuàng)辦白鷺洲書院,著有《宣政雜錄》等。有七律《題黃鶴樓》。
全宋文·卷七八七三
江萬里(一一九八——一二七四),字子遠,號古心,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入太學,以舍選出身,歷池州教授,試館職,知吉州,創(chuàng)白鷺洲書院。入直秘閣,權知隆興府,創(chuàng)宗濂書院。擢尚右郎官兼侍講,拜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侍讀,拜端明殿學士,同簽書樞密院事兼太子賓客。出知建寧府、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度宗朝,遷參知政事,進封南康郡公,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咸淳十年卒,年七十七。贈太師、益國公,謚文忠。見《宋史》卷四一八本傳。
《國語辭典》:保防軍官(保防軍官)  拼音:bǎo fáng jūn guān
一種政戰(zhàn)參謀軍官。為協(xié)助指揮官處理保防及政戰(zhàn)情報等業(yè)務,以進行政治作戰(zhàn)的幕僚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