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11
詞典
1
分類詞匯
10
詞典
原子彈
分類詞匯
核彈頭
核彈
核子試驗
曼哈坦計畫
原子落塵
輻射塵
蕈狀云
放射病
核裝置
蘑菇云
《國語辭典》:
原子彈(原子彈)
拼音:
yuán zǐ dàn
一種炸彈。利用可分裂物質(zhì)(如鈽、鈾)之原子核急速的分裂,產(chǎn)生巨大爆炸能量的一種炸彈。
分類:
原子彈
炸彈
原子核
裂變
瞬間
放出
巨大
大能
能量
殺傷
破壞
武器
《國語辭典》:
核彈頭(核彈頭)
拼音:
hé dàn tóu
裝于電導飛彈等自動武器或炮彈彈頭的可裂材料或熱核材料,如氘、鋰等。
分類:
導彈
炮彈
彈頭
原子彈
氫彈
《漢語大詞典》:
核彈(核彈)
原子武器的總稱。包括原子彈、氫彈等。
分類:
原子彈
氫彈
《國語辭典》:
核子試驗(核子試驗)
拼音:
hé zǐ shì yàn
為設(shè)計改進氫彈或原子彈的威力,或驗證爆炸現(xiàn)象與效果等而進行的測試。也稱為「核子試爆」。
分類:
設(shè)計
改進
氫彈
原子彈
威力
爆炸
效果
測試
《國語辭典》:
曼哈坦計畫(曼哈坦計畫)
拼音:
màn hā tǎn jì hu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美國研發(fā)制造原子彈的計畫。西元一九四二年六月美國陸軍部開始實施制造超級炸彈的計畫,于一九四二年十月二日成功地研發(fā)出自持鏈式核反應,制成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后,又制造兩顆原子彈,用于攻擊廣島及長崎兩地。日本隨后宣布投降。
分類:
二次
次世
世界大戰(zhàn)
美國
研發(fā)
制造
原子彈
《國語辭典》:
原子落塵(原子落塵)
拼音:
yuán zǐ luò chén
原子彈或氫彈爆炸后在大氣中所造成的大量具有放射性粉塵。當其降落至地球表面,會造成輻射性的污染,對所有生物均具有極大的傷害性。也稱為「落塵」。
分類:
原子彈
氫彈
爆炸
大氣
造成
大量
量具
放射性
《國語辭典》:
輻射塵(輻射塵)
拼音:
fú shè chén
放射性落塵。在核子試爆或原子彈爆炸時,核分裂產(chǎn)生許多分裂物大量散逸,稱為「輻射塵」。所含的放散性物質(zhì)有碘一三一、銫一三七、鍶八十九、鍶九十等。
分類:
放射性
原子彈
爆炸
《國語辭典》:
蕈狀云(蕈狀云)
拼音:
xùn zhuàng yún
因火山爆發(fā)或原子彈爆炸所形成如蕈般形狀的云。如:「火山爆發(fā)時雖遠在幾百公里外,仍可以清楚看見火山口的蕈狀云。」
分類:
火山爆發(fā)
原子彈
爆炸
《漢語大詞典》:
放射病
病,由各種放射線(如原子彈或氫彈爆炸時放出的射線)破壞人體組織而引起。癥狀是體溫增高,惡心,皮膚和黏膜出血,毛發(fā)脫落,白細胞減少等。
分類:
種放
放射線
射線
原子彈
氫彈
爆炸
放出
破壞
壞人
人體
組織
《國語辭典》:
核裝置(核裝置)
拼音:
hé zhuāng zhì
能引發(fā)原子核反應的設(shè)備。如原子彈、氫彈。
分類:
原子核
反應
裝置
原子彈
氫彈
《漢語大詞典》:
蘑菇云(蘑菇雲(yún))
原子彈、氫彈爆炸而產(chǎn)生的蘑菇形的云狀物,其中含有大量煙塵?;鹕奖l(fā)也能形成蘑菇云。
《收穫》
1981年第2期:“當時,落在 廣島 和 長崎 的兩顆原子彈的蘑菇云才剛剛散去?!?/div>
分類:
原子彈
氫彈
爆炸
產(chǎn)生
蘑菇
云狀
狀物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