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308
詞典
17
分類詞匯
291
共291,分20頁顯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千秋
史傳
遺史
家史
戰(zhàn)史
春秋
千古
故國
輕重
三世
制度
國史
經(jīng)濟
文獻
生人
《國語辭典》:
千秋
拼音:
qiān qiū
1.千年。比喻長久的時間。漢。李陵〈與蘇武詩〉:「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埂读汗胖G》:「上流者,大吉之兆,永保千秋?!?br />2.尊稱別人的生日。有恭維的意味?!豆僭捴改稀>硪?。應對須知》:「今兒個是令尊大人的千秋,我特意來拜壽?!埂都t樓夢》第七一回:「今日老祖宗的千秋,奶奶生氣,豈不惹人談論?!?br />3.死亡的委婉說法?!稇?zhàn)國策。燕策二》:「太后千秋之后,王棄國家,而太子即位。」《史記。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傳》:「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后傳梁王?!惶篌O?!?br />4.長處或特點。如:「環(huán)肥燕瘦,各有千秋?!埂段拿餍∈贰返诹鸹兀骸钢T君流芳遺臭,各有千秋。何必在這里頭混呢?」清。徐珂《清稗類鈔。師友類。俞筱甫友譚復堂》:「俞君非風塵中人,老而好學,固自有千秋也。」
分類:
千年
婉言
秋千
藥草
將來
特色
烏頭
人壽
歷史
壽辰
歲月
長處
長久
敬辭
《漢語大詞典》:
史傳(史傳)
史冊;歷史。
《
晉書·鄭方傳
》
:“博涉史傳?!?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
:“歷代史傳,無不貫通?!?清
紀昀
《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
》
:“ 關帝 祠中,皆塑 周將軍 ,其名則不見於史傳?!?阿英
《方志敏同志早年寫的小說》
:“研究他的史傳和文學生活,都是很好的參考資料?!?/div>
分類:
史傳
史冊
歷史
《漢語大詞典》:
遺史(遺史)
(1).指前朝的歷史。 宋
陳造
《魏帝廟》
詩:“至今閲遺史,為汝空飲恨?!?元
虞集
《翰林承旨劉公神道碑》
:“史館方修 太祖皇帝 以來實録,與 遼 金 之遺史。” 清
沈永令
《贈蘗庵禪師》
詩:“列朝文獻徵遺史,一代天龍護法王?!?br />(2).謂根據(jù)軼聞編成的史書,所記多為正史所不載。 宋
趙與時
《
賓退錄
》
卷九:“
《國史補》
之説固未可信,又安知
《唐宋遺史》
為得其實乎?”
分類:
前朝
軼聞
歷史
史書
正史
所不
《漢語大詞典》:
家史
(1).指史家一姓父子先后著述之史書。
《
隋書·許善心傳
》
:“望都亭而長慟,遷別館而懸壺,家史舊書,在后焚蕩。今只有六十卷在,又并缺落失次?!?br />(2).記載家族世系興衰的史著,包括家傳、家譜等、盛行于六朝。 唐
劉知幾
《
史通·雜述
》
:“若 揚雄
《家諜》
、 殷敬
《世傳》
、 孫氏
《譜記》
、 陸宗
《系歷》
,此之謂家史者也?!?br />(3).指一個家庭的歷史。 周立波
《暴風驟雨》
第一部十六:“在會上,小豬倌倒著苦水,說起大伙也都知道的他的家史。”
分類:
記載
史家
家族
族世
一姓
家庭
世系
父子
興衰
歷史
先后
著述
史書
家傳
家譜
盛行
六朝
《國語辭典》:
戰(zhàn)史(戰(zhàn)史)
拼音:
zhàn shǐ
以記載戰(zhàn)爭為內容的史籍。
分類:
記載
戰(zhàn)爭
歷史
史書
文章
《國語辭典》:
春秋
拼音:
chūn qiū
1.泛指四時?!对娊?jīng)。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埂段倪x。張衡。東京賦》:「于是春秋改節(jié),四時迭代?!?br />2.年齡。如:「春秋正富」?!稘h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br />3.書名。孔子據(jù)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jīng)」。公羊、谷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后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分類:
光陰
年紀
編年體
春
編年史
秋
祭祀
四時
褒貶
歲月
年數(shù)
史書
孔子
諸子
有以
修訂
記事
周平王
史冊
歷史
《國語辭典》:
千古
拼音:
qiān gǔ
1.比喻時代悠遠。唐。
盧照鄰
石鏡寺
詩:「銖衣千古佛,寶月兩重圓?!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9372' target='_blank'>蘇颋 〈
夷齊四皓優(yōu)劣論
〉:「激清一時,流譽千古?!?br />2.哀悼死者的話,為永別的意思?!缎绿茣>砭虐?。薛收傳》:「吾與伯褒共軍旅間,何嘗不驅馳經(jīng)略,款曲襟抱,豈期一朝成千古也?!?/div>
分類:
千古
久遠
歷史
婉辭
知識
長遠
存在
永別
價值
不朽
意思
挽聯(lián)
上款
《國語辭典》:
故國(故國)
拼音:
gù guó
1.?歷史悠久的國家?!睹献?。梁惠王下》:「所謂故國者,非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王無親臣矣?!?br />2.祖國。《史記。卷一一八?;茨虾馍搅袀鳌;茨蠀柾酢??:「臣聞微子過故國而悲,于是?作麥秀之歌?!鼓铣?。丘遲〈與?陳伯之書〉:「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br />3.故?鄉(xiāng)?。??如:「離家在外打拼十幾年后,終于在今年返回故國?!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
上白帝城
〉詩二首之一:「取醉他鄉(xiāng)客,相逢故國人?!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618' target='_blank'>張祜
何滿子
詩:「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
4.已經(jīng)滅亡的國家;前代王朝。宋。
蘇軾
念奴嬌。大江東去
詞:「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刮宕畤@铎稀从菝廊恕4夯ㄇ镌潞螘r了〉詞:「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br />5.舊都;古城?!妒酚洝>砥叨?。穰侯列傳》:「攻衛(wèi),拔故國,殺子良?!固啤⒂礤a〈
石頭城
〉詩:「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div>
分類:
故國
已經(jīng)
歷史
從前
故鄉(xiāng)
本國
舊都
悠久
滅亡
家鄉(xiāng)
祖國
古城
封邑
國家
前代
王朝
《國語辭典》:
輕重(輕重)
拼音:
qīng zhòng
1.重量的大小。《左傳。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2.程度的大小?!稌?jīng)。呂刑》:「上刑適輕下服,下刑適重上服,輕重諸罰有權?!?br />3.事物主次、緩急的程度?!妒酚洝>砹?。管晏傳》:「貴輕重,慎權衡。」《紅樓夢》第四二回:「顰兒年紀小,只知說,不知道輕重,作姐姐的教道我?!?/div>
分類:
輕重
主次
真?zhèn)?/a>
權衡
尊卑
賢愚
體重
增減
國歷
虛實
重量
聲音
褒貶
歷史
貴賤
好壞
做事
影響
高低
上關
大小
適當
強弱
調節(jié)
限度
商品
貨幣
流通
通和
控制
制物
物價
理論
裴骃
《國語辭典》:
三世
拼音:
sān shì
1.公羊學家解釋春秋分三世:所見之世,己與父時事;所聞之世,王父時事;所傳聞之世,高曾祖時事。見《公羊傳。隱公元年》漢。何休。解詁。后康有為大同書據(jù)此提出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說。
2.祖孫三代?!抖Y記。曲禮下》:「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
3.三年?!抖Y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于朝,出入有詔于國。」
4.佛教謂過去、現(xiàn)在、未來?!洞笾嵌日摗肪硪唬骸阜鹉钸^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諸佛法皆度眾生為說法,我亦應爾?!?/div>
分類:
佛家
祖孫
過去
三代
現(xiàn)在
未來
三世
公羊
家主
主張
三部
歷史
演變
醫(yī)書
階段
《國語辭典》:
制度
拼音:
zhì dù
1.經(jīng)制定而為大家共同遵守認同的辦事準則?!盾髯?。儒效》:「繆學雜舉,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埂度辶滞馐贰返谖迦兀骸附鼇砥髅蠖家鲂聵?,卻不知古人是怎樣的制度?!?br />2.訂立法度?!稘h書。卷六四下。嚴安傳》:「臣愿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貧富不相耀以和其心?!?/div>
分類:
制度
規(guī)制
制訂
制作
規(guī)定
規(guī)模
法規(guī)
品級
樣式
歷史
服飾
規(guī)格
下形
絲弦
法令
禮俗
規(guī)范
《國語辭典》:
國史(國史)
拼音:
guó shǐ
1.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端鍟>砣?。經(jīng)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舊聞,綴述國史?!?br />2.掌記國史的史官?!对娊?jīng)。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div>
分類:
國史
當代
史官
實錄
歷史
《國語辭典》:
經(jīng)濟(經(jīng)濟)
拼音:
jīng jì
1.經(jīng)世濟民。《宋史。卷三二七。列傳。王安石》:「以文章節(jié)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經(jīng)濟為己任?!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吾負經(jīng)濟之才,為庸人謀事,一死固自甘心。」
2.經(jīng)濟學上指人類利用種種財貨,來滿足欲望的一切行為及狀態(tài)。通常指一國國民的生產(chǎn)關系,或指國家、個人的收支狀況?!段拿餍∈贰返谒牧兀骸笇T诮?jīng)濟上著力,直要使中國四萬萬百姓,一個個都貧無立錐之地,然后服服貼貼的做他們的牛馬,做他們的奴隸,這樣是無形瓜分了?!?br />3.用較少的人力、物力或時間獲得較大的成效。如:「做事合乎經(jīng)濟原則?!?/div>
分類:
經(jīng)濟
治國
財力
耗費
國家
歷史
才干
物力
收益
國民經(jīng)濟
社會
生產(chǎn)關系
總和
部門
《國語辭典》:
文獻(文獻)
拼音:
wén xiàn
本指典籍和熟知文化掌故的賢人?!墩撜Z。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顾?。朱熹。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购髮V妇邭v史價值的典籍資料。
分類:
文獻
典章制度
歷史
價值
文字
參考
資料
多聞
圖書
熟悉
掌故
《國語辭典》:
生人
拼音:
shēng rén
1.活人。《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只可泰山治鬼,不能治生人也?!?br />2.人民?!段倪x。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艱?!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8804' target='_blank'>白居易
初加朝散大夫又轉上柱國
詩:「柱國勛成私自問,有何功德及生人?」
3.不認識的人?!冻蹩膛陌阁@奇》卷六:「狄氏是個良人心性,見說要他當面見生人,耳根通紅起來?!埂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钢劣诠賵錾纤梅g,什么制臺衙門、洋務局各處,有各處熟手,輕易不換生人。」
4.生下來的時候或地方。如:「天津生人」、「甲子年生人」。
分類:
生人
養(yǎng)育
猶人
活人
陌生人
一生
眾人
人民
生育
救人
歷史
民眾
人生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