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08
詞典
17
分類詞匯
291
共308,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圣城
圣蛻
史績
中世紀(jì)
國劇
教育史
北齊書
貶骨
筆乘
博物館
丑史
據(jù)亂世
原始社會
原始公社
原始宗教
《漢語大詞典》:
圣城(聖城)
(1).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作用的城市。 何其芳
《一個平常的故事》
:“我那時是那樣狂妄,當(dāng)我坐著 川 陜 公路上的汽車向這個年輕人的圣城進(jìn)發(fā),我竟想到了 倍納德·蕭 離開 蘇維埃聯(lián)邦 時的一句話:請你們?nèi)菰S我仍然保留批評的自由?!?沙汀
《磁力》
:“十多天前, 小袁 和 黃俊 退了學(xué),從省城里跑回來,打算弄到一筆路費,就立刻到新 中國 的革命圣城 延安 去的。”
(2).宗教徒稱與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跡有重大關(guān)系的城市。
分類:
宗教
教徒
重大
大歷
歷史
教主
意義
義和
重要人物
城市
生平
平事
事跡
《漢語大詞典》:
圣蛻(聖蛻)
謂歷史上的圣賢豪杰都已化為陳跡。喻世事變化。 清
曹寅
《孟秋偕靜夫子魚尊五殷六過雞鳴寺得詩》
之二:“颷輪飛十代,秋草屬前朝。圣蛻隨遷化,凡情墮寂寥?!?/div>
分類:
歷史
圣賢
豪杰
陳跡
《漢語大詞典》:
史績(史績)
歷史功績。 鄒韜奮
《青年運動與抗戰(zhàn)》
:“其中為國犧牲的可歌可泣的史績,尤罄竹難書,令人感奮?!?/div>
分類:
歷史
功績
《國語辭典》:
中世紀(jì)(中世紀(jì))
拼音:
zhōng shì jì
歐洲歷史上指自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一六四○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這一段時期,此時期歐洲處于封建社會時代。
分類:
中世紀(jì)
歐洲
歷史
封建社會
五世
世紀(jì)
《國語辭典》:
國?。▏鴦。 ?span id="wjliq5s" class='label'>拼音:guó jù
舊時流行于中國各地的劇種。有近兩百年歷史,清末以北京最為盛行,故稱為「京劇」、「京戲」。民國改北京為北平,稱為「平劇」。以漢調(diào)的西皮、徽調(diào)的二黃為主要唱腔,同時也吸收其他唱腔,如昆腔、吹腔、梆子腔、羅漢腔等,也稱為「皮黃戲」。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且融入武術(shù)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內(nèi)容則以歷史故事為主,服裝考究,色澤鮮麗,具有獨特風(fēng)格,對各地的劇種影響很大。由于地區(qū)與藝術(shù)風(fēng)格的不同,故分有許多流派,以京派、海派為兩大支。
分類:
國劇
時流
流行
中國
劇種
年歷
歷史
《國語辭典》:
教育史
拼音:
jiào yù shǐ
記述教育實況制度及理論的起源、興革和變遷的歷史,為文化史的一個分科。
分類:
記述
教育
實況
制度
理論
起源
興革
變遷
歷史
《國語辭典》:
北齊書(北齊書)
拼音:
běi qí shū
書名。唐李百藥撰,五十卷,為記載北齊歷史的記傳體史書。內(nèi)有本紀(jì)八、列傳四十二,無志,后經(jīng)補綴,為二十四史之一。
分類:
書名
五十
記載
歷史
史書
《漢語大詞典》:
貶骨(貶骨)
指被貶責(zé)的歷史人物。 宋
梅堯臣
《寄滁州歐陽永叔》
詩:“ 仲尼 著
《
春秋
》
,貶骨常苦笞。后世各有史,善惡亦不遺?!?/div>
分類:
貶責(zé)
歷史
人物
《漢語大詞典》:
筆乘(筆乘)
指歷史著作。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顏甲部序》
:“余嘗勸人觀優(yōu),從此中討一箇乾浄面孔。夫古來筆乘,孰非戲本?只少一副響鑼鼓耳。” 清
陳康祺
《燕下鄉(xiāng)脞錄》
卷二:“ 郭華野 參疏不及 公肅 ,而 康熙 已后,諸名人詩文筆乘,於 徐氏 子弟之豪橫,聲氣之舄奕,頗有微詞。”
分類:
歷史
著作
《國語辭典》:
博物館(博物館)
拼音:
bó wù guǎn
一種陳列各式各樣物品,并永久保存及研究的場所。參見「博物院」條。
分類:
博物館
搜集
保管
陳列
展覽
歷史
文化
藝術(shù)
自然科學(xué)
文物
標(biāo)本
本等
機(jī)構(gòu)
《漢語大詞典》:
丑史
丑惡的歷史(多指個人的)
分類:
丑惡
歷史
個人
《漢語大詞典》:
據(jù)亂世(據(jù)亂世)
康有為 在
《大同書》
中提出的歷史演變階段有三:據(jù)亂世,升平世,太平世。大同之始基為據(jù)亂世,大同漸行為升平世,大同成就為太平世。亦省作“ 據(jù)亂 ”。 康有為
《大同書》
辛部第七章:“蓋據(jù)亂窟居,人多住山,升平堂構(gòu),人多住原,太平極樂,人復(fù)居山,周而復(fù)始?!?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時方據(jù)亂而言太平,何自悖其三世之説也!”參見“ 三世 ”。
分類:
康有為
提出
歷史
演變
階段
《國語辭典》:
三世
拼音:
sān shì
1.公羊?qū)W家解釋春秋分三世:所見之世,己與父時事;所聞之世,王父時事;所傳聞之世,高曾祖時事。見《公羊傳。隱公元年》漢。何休。解詁。后康有為大同書據(jù)此提出亂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說。
2.祖孫三代。《禮記。曲禮下》:「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
3.三年。《禮記。曲禮下》:「去國三世,爵祿有列于朝,出入有詔于國。」
4.佛教謂過去、現(xiàn)在、未來?!洞笾嵌日摗肪硪唬骸阜鹉钸^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諸佛法皆度眾生為說法,我亦應(yīng)爾?!?/div>
分類:
佛家
祖孫
過去
三代
現(xiàn)在
未來
三世
公羊
家主
主張
三部
歷史
演變
醫(yī)書
階段
《國語辭典》:
原始社會(原始社會)
拼音:
yuán shǐ shè huì
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人類出現(xiàn)之后,即產(chǎn)生原始社會。此時期只能制造簡單石器,生產(chǎn)資料采公有制,共同勞動、消費,社會組織以親族為主,并靠家長制和傳統(tǒng)方式控制社會。原始社會形式分為狩獵、采集、漁業(yè)或農(nóng)業(yè)等。隨著金屬工具的使用,尤其是鐵器的發(fā)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量增加,個體勞動漸漸取代集體勞動,私有制亦隨之出現(xiàn),原始社會逐步瓦解,進(jìn)入階級社會。
分類:
原始社會
歷史
社會
原始
《漢語大詞典》:
原始公社
人類社會歷史上最早階段的社會組織。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代序》
:“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曾經(jīng)經(jīng)歷了原始公社、奴隸制和封建制?!?范文瀾 蔡美彪 等
《中國通史》
第一編第一章第五節(jié):“原始公社到了末期,生產(chǎn)資料私有制逐漸形成起來?!?/div>
分類:
社會
歷史
階段
組織
《漢語大詞典》:
原始宗教
指原始時代的樸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歷史的原始社會中。 郭沫若
《中國史稿》
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原始宗教是現(xiàn)實生活在人們意識中的虛幻的歪曲的反映,是他們還無法有效地制服自然界的時候在精神世界中的幻覺?!?/div>
分類:
原始
樸素
宗教
存在
不具
有成
成文
文歷
歷史
原始社會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