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圣雄(圣雄)  拼音:shèng xióng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贈甘地的尊稱。為英語Mahatma的意譯。意為合圣人的道德與英雄的姿態(tài)于一身。
《漢語大詞典》:天督
印度 的古稱。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摧 天督 ,牽象犀?!?李賢 注:“即 天竺國 也。”參見“ 天竺 ”。
分類:印度
《國語辭典》:天竺  拼音:tiān zhú
印度的舊稱。參見「印度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竺域
指 天竺 。即今 印度 。 遼 梁援 《玉石觀音唱和詩》:“七尺仙容立殿臺,鐫奇鏤異最優(yōu)哉。摸將 竺 域佛為像,琢就 崑 峯石作胎。”
分類:天竺印度
《漢語大詞典》:中印國(中印國)
中印度 ,又稱 中竺 、 中天竺 。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之四:“手攜鞞鐸佉,若在 中印國 ?!?/div>
《國語辭典》:百喻經(jīng)(百喻經(jīng))  拼音:bǎi yù jīng
書名。佛教典籍。印度僧伽斯那撰,南朝齊求那毗地譯,四卷。因故事近百,取其整數(shù),故稱為「百喻經(jīng)」。書中設(shè)有九十八個譬喻,以喻佛法、邪、正等事。也稱為「癡華鬘」。
《國語辭典》:成實論(成實論)  拼音:chéng shí lùn
佛教典籍。二十卷(或十六卷)。印度訶利跋摩著,后秦鳩摩羅什譯?!?a target='_blank'>成實論》是從小乘空宗過渡至大乘空宗的作品。此論從傳譯以來,至唐初之間曾起廣大的影響,成實師分布南北,可惜唐代以后無人研習(xí),所以舊注也全都失傳了。
《國語辭典》:吠舍  拼音:fèi shè
商賈。為梵語vésa的音譯。印度的四姓之一。此族積財巨億,坐而出納,故稱為「吠舍」。也作「鞞舍」、「毗舍」、「吠奢」。
《漢語大詞典》:梵俗
古 印度 風(fēng)俗。 唐 法琳 《九箴篇》:“茍令去茲冠冕,皂服披緇,棄我華風(fēng),遠同梵俗,則不能兼通冠冕,便是智力不周?!?/div>
《漢語大詞典》:梵樹(梵樹)
指菩提樹。原產(chǎn) 印度 ,故稱。 唐 李群玉 《法性寺六祖戒壇》詩:“天香開茉莉,梵樹落菩提?!?/div>
《漢語大詞典》:乾陀羅(乾陀羅)
亦作“ 乾陀 ”。亦作“ 乾陀囉 ”。
(1).西域古國名。據(jù)大唐西域記卷二載,其國在北 印度 境,東西千馀里,南北八百馀里。在古代藝術(shù)、建筑史上,享有盛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 惠生 從 于闐 至 乾陀 ?!?span id="qvu9yf1" class="book">《宋史·外國傳·天竺》:“ 施護 者, 烏塤曩國 人。其國屬 北印度 ,西行十二日至 乾陀羅國 。”
(2).香樹名。其汁可染褐色,故亦用以稱褐色。《寶樓閣經(jīng)》卷中:“以乾陀囉樹或以龍花蕊香和白芥子油。”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附錄·乾陀木皮:“ 珣 ( 楊珣 )曰:‘按《西域記》云,生西國,彼人用染僧褐,故名。乾陀,褐色也。’”
《國語辭典》:南亞(南亞)  拼音:nán yà
亞洲南部地區(qū)。指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區(qū),包含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馬爾地夫等國家。
《漢語大詞典》:儴祛
梵語。 印度 古代神話中國王名,即 轉(zhuǎn)輪王 。也寫作“禳佉”、“蠰佉”。佛說彌勒大成佛經(jīng):“其國爾時有 轉(zhuǎn)輪圣王 名 儴佉 ,有四種兵,不以威武,治四天下?!眱▉?,一本作“穰佉”。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歸心:“若能皆化黔首,悉入道場,如妙樂之世, 儴佉 之國,則有自然秔米,無盡寳藏,安求田蠶之利乎?”
《漢語大詞典》:咖喱
[英curry]原產(chǎn) 印度 的一種調(diào)味品。用胡椒、姜黃、番椒、茴香、陳皮等的粉末合制而成,味香而辣,色黃。 許杰 《兩個青年》:“他們所操的是一口 馬來 話與 英國 話,他們所嗜的是一口的檳榔和咖喱?!?/div>
《漢語大詞典》:老土
(1).沒見過世面的人。《老殘游記》第十九回:“ 許亮 輸了四五百銀子給 吳二浪子 ,都是現(xiàn)銀。 吳二浪子 直拿 許亮 當(dāng)做個老土。”
(2).指 印度 進口原裝的鴉片煙。形如球狀。《中國現(xiàn)在記》第四回:“這是頂好的老土,公班清膏,敬以奉贈。”
《漢語大詞典》:逾繕那(逾繕那)
亦作“踰繕那”。 [梵語yojana]。古 印度 計程單位名。一般含義為“套一次牛所行的路程”,并無確定的長度。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夫數(shù)量之稱,謂踰繕那。舊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訛略也。踰繕那者,自古圣王一日軍行也。舊傳一踰繕那四十里矣; 印度 國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載,惟十六里?!?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佛肉眼見四十里》:“其肉眼亦徹見一踰繕那。踰繕那者,四十里也。”
分類:梵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