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8,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居士
彈指
靈山
雪山
天王
貝葉
天竺
丈室
釋迦
三時
羯鼓
金輪
剎那
梵音
靈鷲
《國語辭典》:居士  拼音:jū shì
1.稱隱居的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見之?!?br />2.佛教稱在家佛教徒?!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卷上》:「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fù)樂五欲樂也。」清。錢謙益 莆陽陳氏壽宴詩:「方床竺幾夾窗紗,人說毗耶居士家。」
《國語辭典》:彈指(彈指)  拼音:tán zhǐ
1.捻彈手指作聲。用以表示歡喜、許諾、警告等。原為印度風(fēng)俗。后亦用來表示情緒激動。《南史。卷四五。王敬則傳》:「順帝泣而彈指:『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fù)天王作因緣?!弧埂杜f唐書。卷九一。敬暉傳》:「暉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暉每推床嗟惋,或彈指出血。」
2.比喻很短暫的時間。宋。普潤大師《翻譯名義集。時分。怛剎那》:「僧祇云:『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弧?br />3.比喻時間過的很快?!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笍椫赣诌^了三四年,王冕看書,心下也著實(shí)明白了。」
4.比喻輕易、容易。《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卻說周瑜、魯肅回寨,肅曰:『都督如何亦許玄德取南郡?』瑜曰:『吾彈指可得南郡,落得虛做人情?!弧?/div>
《國語辭典》:靈山(靈山)  拼音:líng shān
1.靈秀奇異的山岳。
2.有道觀佛寺的山。
3.道家以蓬萊山為靈山。
4.靈鷲山的簡稱。參見「靈鷲山」條。引申為修行處所。
《漢語大詞典》:曾城
(1).傳說中的地名。亦泛指仙鄉(xiāng)。后漢書·張衡傳:“登 閬風(fēng) 之曾城兮,搆不死而為牀?!?李賢 注引《淮南子》:“ 崐崘山 有曾城九重,高萬一千里,上有不死樹在其西?!苯癖?span id="brwlzuc"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作“層城”。梁書·皇后傳·高祖丁貴嬪:“皇帝傷 璧臺 之永閟,悼 曾城 之不踐。” 金 宇文虛中 《白菊》詩:“月中風(fēng)露秋夕好,感此仙種來曾城。”參見“ 層城 ”。
(2).指高大的城闕。 晉 陶潛 《游斜川》詩:“臨長流,望曾城?!?唐 王勃 《銅雀妓》詩之二:“妾本深宮妓,曾城閉九重。” 唐 杜甫 《成都府》詩:“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div>
《國語辭典》:雪山  拼音:xuě shān
1.山名。(1)天山的別名。參見「天山」條。(2)祁連山的別名。參見「祁連山」條。(3)喜馬拉雅山的別名。參見「喜馬拉雅山」條。(4)位于臺中市和平區(qū)及苗栗縣泰安鄉(xiāng)的交界處,為雪山山脈的最高峰,是臺灣的第二高山,高三千九百三十公尺。全山主要由赤褐色頁巖所構(gòu)成,西南側(cè)及西北側(cè)各有一個冰斗,為臺灣冰河遺跡最多的地區(qū)。
2.山脈名。為臺灣主要山脈之一。位于中央山脈的西北方,大致與中央山脈的北段平行。主脈由第一高峰雪山向西南延伸,內(nèi)含大雪山、小雪山,皆為三千公尺以上的主峰。
《國語辭典》:天王  拼音:tiān wáng
1.春秋經(jīng)中尊稱周天子為「天王」。后用以稱天子?!豆攘簜?。隱公九年》:「九年春,天王使南季來聘。」《后漢書。卷一○。皇后紀(jì)上》:「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
2.神話中的天神。如封神演義中的托塔李天王。
3.太平天國領(lǐng)袖洪秀全的稱號。
《國語辭典》:貝葉(貝葉)  拼音:bèi yè
貝多樹的樹葉。古代印度人將佛經(jīng)書寫于上?!墩f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八:「樺皮、貝葉、筆、墨、燈明,此要所須,便宜多進(jìn)入?!埂都t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因聽見長安都中有觀音遺跡并貝葉遺文,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xiàn)在西門外牟尼庵住著?!?/div>
《國語辭典》:天竺  拼音:tiān zhú
印度的舊稱。參見「印度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丈室  拼音:zhàng shì
1.一丈見方的房室。形容房間狹小。唐。白居易 秋居書懷詩:「澹然無所欲,何須廣居處。不用多積蓄,丈室可容身?!?br />2.稱寺廟住持的房間?!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八:「相公別來無恙,粗茶相邀,丈室閒話則個?!?/div>
《國語辭典》:釋迦(釋迦)  拼音:shì jiā
1.印度一氏族名。佛陀釋迦牟尼是此一族人。
2.佛祖釋迦牟尼的簡稱。參見「釋迦牟尼」條。
3.參見「釋迦果」條。
《國語辭典》:三時(三時)  拼音:sān shí
1.春、夏、秋三季農(nóng)作之時?!蹲髠??;腹辍罚骸附e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埂缎绿茣?。卷一七八。劉蕡傳》:「愿陛下廢百事之用,以廣三時之務(wù),則播植不愆矣?!?br />2.印度一年分成寒、熱、雨三個季節(jié)。《大唐西域記》卷二:「如來圣教,歲為三時。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熱時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時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時也?!?/div>
《國語辭典》:羯鼓  拼音:jié gǔ
樂器名,打擊樂器。亦作鞨鼓,是古代龜茲樂、天竺樂、高昌樂、疏勒樂的樂器之一,源出羯族,所以稱為羯鼓,狀似小鼓,兩面蒙皮,均可擊打。也稱為「兩杖鼓」。
《國語辭典》:金輪(金輪)  拼音:jīn lún
月亮。宋。蘇軾 和子由詩四首之一:「恨君不上東封頂,夜看金輪出九幽?!?/div>
《國語辭典》:剎那(剎那)  拼音:chà nà
量詞。計算時間的單位。為梵語K?a?a的音譯。表示極短的時間?!栋⑴_(dá)磨俱舍論》卷一二:「壯士一疾彈指頃,六十五剎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東海揚(yáng)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div>
《國語辭典》:梵音  拼音:fàn yīn
1.誦唱佛經(jīng)的聲音。唐。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2.大梵天王所出的五種清凈之音。
《漢語大詞典》:靈鷲(靈鷲)
(1).山名。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梵名 耆闍崛 。山中多鷲,故名。或云山形像鷲頭而得名。 如來 曾在此講《法華》等經(jīng),故佛教以為圣地。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 。《古詩類苑》卷一○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游石門》詩序:“ 靈鷲 邈矣,荒途日隔?!?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山居賦》:“欽鹿野之華苑,羨 靈鷲 之名山?!弊宰ⅲ骸?靈鷲山 ,説《般若法華》處?!?唐 劉禹錫 《送義舟師卻還黔南》詩:“常説 摩圍 似 靈鷲 ,卻將山屐上丹梯?!?清 譚嗣同 《怪石歌》:“不然 天竺 亡 靈鷲 ,月黑深林歗猨狖?!?br />(2).山名。即 浙江 杭州 西湖 的 飛來峰 。傳說由 印度 飛來。 宋 蘇軾 《祭柳子玉文》:“頃在 錢塘 ,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 南屏 ,莫宿 靈鷲 ?!?金 元好問 《云峽》詩:“飛墮不嫌 靈鷲 小,奇探已覺 太湖 空。” 清 厲鶚 《西林過滿月精舍》詩:“秋蟾圓幾夕, 靈鷲 約同登?!?br />(3).山名。在 廣東 曲江 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 瀧水 又南歷 靈鷲山 。山本名 虎羣山 ,亦曰 虎市山 ,以虎多暴故也。 晉 義熙 中沙門釋僧 律 葺宇巖阿,猛虎遠(yuǎn)跡,蓋 律 仁感所致,因改曰 靈鷲山 ?!?br />(4).山名。在 江西 上饒 東南。一名 靈山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江西三·廣信府》:“ 靈山 ,府西北六十里,一名 靈鷲山 。道書第三十三福地,實(shí)郡之鎮(zhèn)山也?!?br />(5).峰名。在 山西 五臺山 中臺 之東南,亦稱 菩薩頂 。峰有 真容院 ,黃教喇嘛 札薩克 居此。 清 陳夢雷 《擬游五臺山不果》詩:“勢控 太行 蟠巨鎮(zhèn),派分 靈鷲 落曇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