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4詞典 1分類詞匯 73
《漢語大詞典》:迎陽(迎陽)
(1).冬至之后日漸長,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謂之“迎陽”。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配天道尊,迎陽義重。” 明 唐順之 《送樊大夫會朝長至》詩:“天子迎陽疏玉戶,羣方獻(xiàn)壽拜金函?!?br />(2).謂迎著陽光。 宋 王安石 《和仲甫兄春日有感》:“嬌梅過雨吹爛熳,幽鳥迎陽語啾唧?!?/div>
《國語辭典》:卯酉  拼音:mǎo yǒu
卯、酉二時,一在早晨,一在傍晚。藉喻彼此互不相見或彼此對立。元。關(guān)漢卿《救風(fēng)塵》第二折:「他每一做一個水上浮漚,和爺娘結(jié)下不廝見的冤讎,恰便似日月參辰和卯酉,正中那男兒機(jī)彀。」
《國語辭典》:陽谷(陽谷)  拼音:yáng gǔ
古代認(rèn)為是日出的地方。參見「旸谷」條。
《漢語大詞典》:九陽(九陽)
(1).天地的邊沿。《楚辭·遠(yuǎn)游》:“朝濯髮於 湯谷 兮,夕晞余身兮九陽。” 王逸 注:“九陽,謂天地之涯?!?晉 嵇康 《琴賦》:“夕納景于 虞淵 兮,旦晞干於九陽?!?唐 李白 《明堂賦》:“于是橫八荒,漂九陽?!?br />(2).古代傳說的日出處。《楚辭·王逸〈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長驅(qū),踵九陽兮戲蕩?!痹ⅲ弧熬抨?,日出處也?!?br />(3).太陽。《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沆瀣當(dāng)餐,九陽代燭?!?李賢 注:“九陽,謂日也?!?明 劉基 《淮南王》詩:“虹蜺繽紛夾綵斿,上窺九陽下六幽?!?br />(4).道家以純陽為九陽。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振天專以廣掃,鼓九陽之洪爐?!?晉 陸機(jī) 《列仙賦》:“呼翕九陽,抱一含元,引新吐故,云飲露飡?!?br />(5).山名。
《漢語大詞典》:東谷(東谷)
(1).指 旸谷 。傳說中的日出處。 晉 張載 《安石榴賦》:“似西極之若木,譬東谷之扶桑?!?明 何景明 《元日言志》詩:“北杓建寅月,東谷發(fā)首旦。氣轉(zhuǎn)青陽曖,日映丹霞爛?!?br />(2).東邊山谷。北史·封子繪傳:“ 晉州 北界 霍山 舊號 千里徑 者,山坂高峻,每大軍往來,士馬勞苦。 子繪 請於舊徑東谷,別開一路?!?唐 馬戴 《題廬山寺》詩:“東谷笑言西谷響,下方云雨上方晴。”
《國語辭典》:日域  拼音:rì yù
1.太陽出來的地方。《文選。揚(yáng)雄。長楊賦》:「西厭月??,東震日域?!?br />2.日光所照射的區(qū)域。指全天下。《魏書。卷五三。李孝伯傳》:「英睿自天,籠罩日域?!埂段倪x。鮑照。舞鶴賦》:「匝日域以回騖,窮天步而高尋?!?/div>
《漢語大詞典》:朝衙
即早衙。舊時官府早上卯時坐衙治事,故稱“朝衙”。 唐 白居易 《城上》詩:“城上鼕鼕鼓,朝衙復(fù)晚衙。”
《國語辭典》:宴然  拼音:yàn rán
平安無事的樣子?!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四:「彼以為葬魚腹,求之無尸,質(zhì)之無證,已可私享前銀,宴然無事。」
《國語辭典》:顯明(顯明)  拼音:xiǎn míng
1.明白顯露?!盾髯?。成相》:「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埂肚f子。庚桑楚》:「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br />2.日出?!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一九。六微旨大論》:「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div>
《漢語大詞典》:湯谷(湯谷)
即 旸谷 。古代傳說日出之處。《楚辭·天問》:“出自 湯谷 ,次于 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王逸 注:“言日出東方 湯谷 之中,暮入西極 蒙水 之涯也?!?span id="rzhe1gy" class="book">《后漢書·張衡傳》:“朝吾行於 湯谷 兮,從 伯禹 於 稽山 。” 李賢 注:“ 湯谷 ,日所出也。” 清 劉大櫆 《祭左和中文》:“諱曜靈之出 湯谷 兮, 羲 和 狂馳而不輟。”
分類:旸谷卯時
《國語辭典》:早衙  拼音:zǎo yá
舊時官府早晚二次坐衙門辦事,早上的一次稱「早衙」。唐。白居易舒員外游香山寺走筆題長句以贈之〉詩:「白頭老尹府中坐,早衙才退暮衙催?!?/div>
《漢語大詞典》:扶木
(1).扶桑。神話中的樹名。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孽搖頵羝 ,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span id="fivxpmz"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xùn)》:“扶木在 陽州 ,日之所曊?!?高誘 注:“扶木,扶桑也。在 湯谷 之南?!?晉 傅玄 《大寒賦》:“扶木憔悴於 湯谷 ,若華零落於 濛汜 ?!?br />(2).扶桑。日出處。亦指太陽。 漢 劉楨《大暑賦》:“ 羲和 總駕發(fā)扶木,太陽為輿達(dá) 炎燭 。”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順東西門行》:“出西門,眺云間,揮斤扶木墜 虞泉 ?!?span id="zwpmeri" class="book">《隋書·音樂志下》:“扶木上朝暾, 嵫山 沉暮景?!?br />(3).扶桑。東方古國名。呂氏春秋·為欲:“北至 大夏 ,南至 北戶 ,西至 三危 ,東至 扶木 ,不敢亂矣。”
《漢語大詞典》:十頭(十頭)
口語,指每月的十一日到十九日。意為十日出頭。 宋 歐陽修 《與大寺丞書》之十:“二哥十頭出京,三五日到家?!?清 翟灝 通俗編·數(shù)目:“‘十頭二十頭’……按:自十一至十九日,俗皆謂之十頭。二十一至二十九日,皆謂之二十頭。 北宋 時有斯言矣?!?/div>
《國語辭典》:旭旦  拼音:xù dàn
1.清晨初升的太陽。唐。駱賓王疇昔篇〉:「昨夜琴聲奏悲調(diào),旭旦含顰不成笑?!?br />2.早上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读凝S志異。卷一。王成》:「旭旦候之,已杳矣。」
分類:卯時
《漢語大詞典》:溫谷
(1).冬暖的山谷。穆天子傳卷一:“天子西濟(jì)于 河 □,爰有溫谷樂都。” 郭璞 注:“溫谷,言冬暖也?!?br />(2).亦稱“ 溫源谷 ”。即 湯谷 。古代傳說日出之處。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大荒之中……有谷曰 溫源谷 。” 郭璞 注:“ 溫源 即 湯谷 也?!?漢 焦贛 《易林·履之困》:“日出 溫谷 ,臨照萬國?!?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2590' target='_blank'>《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三·高明樂》:“出 溫谷 ,邁炎庭??缥縻?,過北溟。”參見“ 湯谷 ”。
(3).溫泉。文選·潘岳〈西征賦〉:“南有玄 灞 素 滻 ,湯井溫谷。” 李善 注:“溫谷,即溫泉也?!?南朝 宋 劉義恭 《溫泉》詩:“ 秦 都壯溫谷, 漢 京麗湯泉?!?/div>
《漢語大詞典》:湯谷(湯谷)
即 旸谷 。古代傳說日出之處。《楚辭·天問》:“出自 湯谷 ,次于 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幾里?” 王逸 注:“言日出東方 湯谷 之中,暮入西極 蒙水 之涯也?!?span id="f1c1jgo" class="book">《后漢書·張衡傳》:“朝吾行於 湯谷 兮,從 伯禹 於 稽山 ?!?李賢 注:“ 湯谷 ,日所出也。” 清 劉大櫆 《祭左和中文》:“諱曜靈之出 湯谷 兮, 羲 和 狂馳而不輟?!?/div>
分類:旸谷卯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