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針生(針生)
唐 代太醫(yī)署中向針博士學習針灸療法的人員。舊唐書·職官志三:“針博士掌教針生以經脈孔穴,使識浮沉澀滑之候,又以九針為補瀉之法。”
《漢語大詞典》:蘇步青
(1902- )數(shù)學家,教育家。浙江平陽人。日本東北帝國大學博士。歷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教務長、校長。中科院院士。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數(shù)學會發(fā)起人之一,現(xiàn)任該會名譽理事長,《數(shù)學年刊》主編。主要研究微分幾何學,發(fā)表論文一百五十余篇和多種專著。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
《國語辭典》:史賓格勒(史賓格勒)  拼音:shǐ bīn gé lè
Oswald Spengler
人名。(西元1880~1936)德國文化哲學家,哈勒(Halle)大學哲學博士。德國學術界是一位特立獨行的學者,所著《西方的沒落》為震撼世界的鉅著。也譯作「斯賓格勒」。
《國語辭典》:自然輸入法(自然輸入法)  拼音:zì rán shū rù fǎ
自然輸入法是中央研究院許聞廉博士所創(chuàng),榮獲第一屆十大杰出中文資訊產品獎。自然輸入法不是一個單獨的輸入方法,而是現(xiàn)有輸入法的加速工具。不須改變使用者原有習慣,可以讓輸入速度加快。系統(tǒng)的特色有:全句語意分析、全形符號直接輸入、多種鍵盤輸入模式(含許氏鍵盤)、使用者自建詞庫、近似注音搜尋、自動學習功能、略語輸入功能及及可搭配應用軟體使用。
《國語辭典》:國際兒童村(國際兒童村)  拼音:guó jì ér tóng cū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由奧地利漢門。曼諾博士(Dr.Hermgnn G.Meiner)創(chuàng)立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獨立組織。專門收養(yǎng)孤苦無依或因戰(zhàn)亂而和親人失散的兒童。以SOS為標志,其意為「拯救孩子們的靈魂」。本組織遍布世界各國,目前已有130馀國設有此機構。臺灣國際兒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 of Taiwan)成立于西元1970年,西元1972年登記為財團法人。
《國語辭典》:第二類接觸(第二類接觸)  拼音:dì èr lèi jiē chù
已故前美國空軍幽?。║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的分類之一。指幽浮帶來某種物理性影響的情況,如飛碟降落痕跡或掉落物,對人體或動物造成了火傷或刀傷類痕跡。另外也包含了像鐘表等暫時故障的物理性異?,F(xiàn)象。
《國語辭典》:第三類接觸(第三類接觸)  拼音:dì sān lèi jiē chù
1.已故前美國空軍幽?。║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分類之一。指發(fā)現(xiàn)者非常接近幽浮,看到了幽浮內部或是發(fā)現(xiàn)乘坐幽浮的生物。
2.引申指人類與靈異鬼神間的感應接觸。如:「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有些第三類接觸的靈異現(xiàn)象,科學界仍無法合理解釋?!?/div>
《國語辭典》:第四類接觸(第四類接觸)  拼音:dì sì lèi jiē chù
已故前美國空軍幽浮(U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的分類之一。指發(fā)現(xiàn)者與幽浮曾直接接觸并被綁架的事件。
《國語辭典》:第一類接觸(第一類接觸)  拼音:dì yī lèi jiē chù
1.已故前美國空軍幽浮(UFO)研究顧問的天文學家海尼克博士對幽浮近距離目擊報告的分類之一。指在近距離大致在一百五十公尺以內目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幽浮的形狀。另外也包括幽浮對發(fā)現(xiàn)者及周遭并無任何影響的情況。
2.引申指面對面的直接接觸。如:「我愛紅娘節(jié)目的主持人說:『現(xiàn)在進行男女主角的第一類接觸?!弧?/div>
《國語辭典》:蓋洛普民意測驗(蓋洛普民意測驗)  拼音:gài luò pǔ mín yì cè yàn
美國蓋洛普(Gallup Poll)博士于西元一九三五年成立民意測驗機構,定期在報紙或雜志上發(fā)表有關政治、經濟或社會的民意調查結果。由于使用方法廣受各界采用,故已成為一個舉世聞名,且信譽卓越的民意調查統(tǒng)計方式。
《國語辭典》:學位制度(學位制度)  拼音:xué wèi zhì dù
學院或大學以上的學校,以學士、碩士、博士等三種不同學位的授予,作為學術成就的分級所制定的制度。
《國語辭典》:海森堡  拼音:hǎi sēn bǎo
Werner Karl Heisenberg
人名。(西元1901~1976)德國物理學家,慕尼黑大學科學博士。為量子力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發(fā)現(xiàn)測不準原理,對《原子論》與《核子論》的創(chuàng)說,曾引起舉世矚目。一九三二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國語辭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  拼音:bó shì xué wèi
最高一級的學位。如依《學位授予法》之規(guī)定,學位分副學士、學士、碩士、博士四級。
《國語辭典》:賈公彥(賈公彥)  拼音:jiǎ gōng yàn
人名。唐永年人,生卒年不詳。高宗永徽時官太學博士。著有《周禮義疏》、《儀禮義疏》等?!吨芏Y義疏》尤極該博,足以發(fā)揮鄭學。
《國語辭典》:李抱忱  拼音:lǐ bào chén
人名。(西元1907~1979)北平市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曾任國立音樂院教務主任。對國內音樂教育,貢獻極大。作有〈聞笛〉、〈離別歌〉、〈汨羅江上〉等樂曲。著有《山木齋隨筆》、《爐邊閒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