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西螺鎮(zhèn)(西螺鎮(zhèn))  拼音:xī luó zhèn
鄉(xiāng)鎮(zhèn)名。位于云林縣,濁水溪下游南岸。面積約五十平方公里,以產(chǎn)米及醬油最有名??鐫崴獌砂?,建有西螺大橋,以鋼鐵架設,外形雄偉,從前有「遠東第一大橋」之稱。
《國語辭典》:西寧市(西寧市)  拼音:xī níng shì
城市名。位于湟水南岸,為青海省省會,康藏公路的起點,是全省政治、交通和農(nóng)業(yè)的中心,又為黃河流域進入青康藏高原的門戶。西南的塔爾寺,是喇嘛教的圣地之一。
《國語辭典》:新鎮(zhèn)縣(新鎮(zhèn)縣)  拼音:xīn zhèn xiàn
縣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西南方、大清河南岸,舊名保定。水運由大清河東達天津,西通雄縣,有船舶往來。農(nóng)產(chǎn)有麥、高粱和棉花等。
《國語辭典》:疏勒縣(疏勒縣)  拼音:shū lè xiàn
縣名。位于新疆喀什噶爾河南岸,為南疆最大綠洲中心,也是通中亞的門戶。
《漢語大詞典》:格林尼治
一譯“格林威治”。在倫敦東南部、泰晤士河南岸。1675年設英國皇家天文臺,1884年國際經(jīng)度會議決定以經(jīng)過此地的經(jīng)線為本初子午線,并以此作為世界“時區(qū)”的起點。1953年天文臺遷至赫斯特蒙蘇,原址改為全國海洋博物館、皇家海軍學院等。
《漢語大詞典》:鄂州市
在湖北省東南部,長江南岸,武大鐵路線上。1960年始設市(曾名鄂城市)。人口99.9萬(1995年)。為湖北省重要的工業(yè)城市。工業(yè)有鋼鐵、建材(水泥)、造船、化肥、機械等。市西梁子湖特產(chǎn)武昌魚。名勝古跡有西山、鄂王城、古靈泉寺、三國吳王避暑宮等。
《國語辭典》:濟南市(濟南市)  拼音:jǐ nán shì
城市名。山東省省會,位于山東省千佛山北麓。自古以來即為政治、經(jīng)濟、交通、文化中心。境內(nèi)有大明湖、七十二泉、千佛山等名勝。大明湖中有清乾隆皇帝的御書碑。
《漢語大詞典》:埃菲爾鐵塔
法國的文化建筑。在巴黎塞納河南岸的馬爾斯廣場上。是巴黎的象征。為慶祝法國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由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負責設計建造,故名。1889年建成。塔高300米,高架鐵結構。全塔分三段。外觀呈A字形。除頂端塔樓外,設三個瞭望平臺,分別為離地57米、115米和276米高,供游客俯瞰巴黎景色。離地300米處的平臺是氣象站。1959年增設廣播天線后塔高為320米。
《國語辭典》:東京灣(東京灣)  拼音:dōng jīng wān
海灣名:(1)位于廣東省之南,由海南島、雷州半島及越南的東京(今河內(nèi))環(huán)抱而成。(2)日本東京以南的海灣,首都東京及要港橫濱、橫須賀都在此灣內(nèi)。也稱為「北部灣」。
《漢語大詞典》:獅泉河鎮(zhèn)
在西藏自治區(qū)噶爾縣北部、獅泉河(森格藏布)南岸,新藏、那(曲)阿(里)公路交點。阿里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中心。為西藏西部地區(qū)的新興城鎮(zhèn)。人口2000(1993年)。建有汽車修配、皮革、地毯、農(nóng)具等工廠。
分類:北部南岸
《漢語大詞典》:陜津(陝津)
即今 茅津 渡。以南岸在古 陜縣 (今屬 河南省 )城西北,故名。三國志·魏志·杜畿傳:“﹝ 曹操 ﹞於是追拜 畿 為 河東 太守。 固 等使兵數(shù)千人絶 陜津 , 畿 至不得渡?!?/div>
《國語辭典》:九江市  拼音:jiǔ jiāng shì
城市名。位居江西省北部,長江南岸。為江西省轄市及最大的貿(mào)易口岸。轄九江、湖口、瑞昌等縣。有長江水道經(jīng)湖口入鄱陽湖水系。商業(yè)繁榮,為米、茶、陶瓷的集散地;曾為大陸地區(qū)四大米市之一。名勝古跡有琵琶寺、能仁寺、鎖江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