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詞典 1分類詞匯 8
《國語辭典》:文字  拼音:wén zì
1.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的符號。
2.文書?!段宕菲皆?。梁史。卷上》:「您去攻破宋州,為我奪取張節(jié)使歸娘。才得,便發(fā)文字來報我?!埂毒劳ㄑ?。卷一三。三現(xiàn)身包龍圖斷冤》:「有甚事煩惱?想是縣里有甚文字不了。」
3.文章、書籍。《董西廂》卷三:「早收拾琴囊,打疊文字。」《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青邱文字,雖其中并無毀謗朝廷的言語,既然太祖惡其為人,且現(xiàn)在又是禁書,先生就不看他的著作也罷?!?/div>
《國語辭典》:自反  拼音:zì fǎn
1.自我反省,反求諸己?!抖Y記。學(xué)記》:「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qiáng)也?!?br />2.恢復(fù)原來的面貌。《莊子。天地》:「向之人,何為者邪?夫子何故見之變?nèi)菔K日不自反邪?」
《漢語大詞典》:復(fù)名(複名)
用二個單字構(gòu)成的漢族人名。復(fù),通“ 復(fù) ”。 宋 李石 續(xù)博物志卷四:“ 東漢 無復(fù)名,或云 王莽 之禁沿襲所致?!?br />雙名。指二字之名。新唐書·張嘉貞傳:“及 宋璟 等罷,帝欲果用 嘉貞 ,而忘其名。夜詔中書侍郎 韋抗 曰:‘朕嘗記其風(fēng)操,而今為北方大將, 張 姓而復(fù)名,卿為我思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六:“ 唐 誥敕,宰相復(fù)名者皆不出姓,唯單名則出姓?!?明 謝肇浙 《五雜俎·事部一》:“ 東漢 至 三國 ,罕復(fù)名者, 莽 禁之也。”
《國語辭典》:覆姓  拼音:fù xìng
由二字或二字以上結(jié)合而成的姓。《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吾師覆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嘶兀骸肝腋残罩T葛,盱眙縣人?!挂沧鳌笍?fù)姓」。
分類:單字
《國語辭典》:疊字(疊字)  拼音:dié zì
復(fù)詞的一種。由兩個相同的單字,重疊組成的詞語,稱為「疊字」,如層層、藍(lán)藍(lán)、炎炎。亦有以聲音關(guān)系衍生的詞語,稱為「疊字衍聲復(fù)詞」,如爸爸、媽媽、支支吾吾。也作「重言」。
《國語辭典》:觀款(觀款)  拼音:guān kuǎn
收藏或觀賞書畫的人,在書畫的本幅、或尾端上所題的簡單字句,記述觀看作品的時間或地點。
《國語辭典》:全文檢索(全文檢索)  拼音:quán wén jiǎn suǒ
在全文資料中找出所需要的單字、語詞或特定字串的系統(tǒng)。全文檢索與一般傳統(tǒng)檢索之最大差異是:全文檢索除了可以檢索到表格化之資料,它也可以檢索到敘述性之資料。不須使用關(guān)鍵語,也不須先將語詞分類,完全以自由用語(亦即在全文資料中出現(xiàn)的任何一字、語詞或字串)的方式來查詢資料,在使用上更為便利,更具彈性。因此,舉凡所有文字性的資料,包含書籍、報導(dǎo)、科技文獻(xiàn)、法規(guī)條文、商場訊息等皆適合使用全文檢索系統(tǒng)。
《漢語大詞典》:迭字
1.亦作"疊字"。
2.單字的重疊。為構(gòu)詞方式之一。亦為修辭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