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系單于頸
 
單于系頸


《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列傳〉~2230~
是時(shí),匈奴彊,侵邊。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儗,地過古制,淮南、濟(jì)北王皆為逆誅。誼數(shù)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天下之勢方倒縣。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蠻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嫚?侵掠,至不敬也,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之。夷狄徵令,是主上之操也;天子共貢,是臣下之禮也。足反居上,首顧居下,倒縣如此,莫之能解,猶為國有人乎?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夫辟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邊北邊之郡,雖有長爵不輕得復(fù),五尺以上不輕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臥,將吏被介冑而睡,臣故曰一方病矣。醫(yī)能治之,而上不使,可為流涕者此也。陛下何忍以帝皇之號(hào)為戎人諸侯,勢既卑辱,而禍不息,長此安窮!進(jìn)謀者率以為是,固不可解也,亡具甚矣。臣竊料匈奴之眾不過漢一大縣,以天下之大困于一縣之眾,甚為執(zhí)事者羞之。陛下何不試以臣為屬國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計(jì),請(qǐng)必系單于之頸而制其命,伏中行說而笞其背,舉匈奴之眾唯上之令。今不獵猛敵而獵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細(xì)娛而不圖大患,非所以為安也。德可遠(yuǎn)施,威可遠(yuǎn)加,而直數(shù)百里外威令不信,可為流涕者此也?!?/span>
典故
單于臺(tái)


《漢書》卷六〈武帝紀(jì)〉~89~
行自云陽,北歷上郡、西河、五原,出長城,北登單于臺(tái),至朔方,臨北河。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馀里,威震匈奴。

例句

相思聞雁更惆悵,卻向單于臺(tái)下來。 司馬扎 秋日懷儲(chǔ)嗣宗

秦筑長城城已摧,漢武北上單于臺(tái)。 李益 塞下曲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劉欣(漢哀帝)
 
單于


《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下》
元壽二年,單于來朝,上以太歲厭勝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宮。告之以加敬于單于,單于知之。加賜衣三百七十襲,錦繡繒帛三萬匹,絮三萬斤,它如河平時(shí)。既罷,遣中郎將韓況送單于。單于出塞,到休屯井,北度車田盧水,道里回遠(yuǎn)。況等乏食,單于乃給其糧,失期不還五十馀日。

例句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杜甫 洗兵馬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呼韓邪單于


《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傳下》
呼韓邪單于歸庭數(shù)月,罷兵使各歸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間者立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賢貴人,欲令殺右賢王。其冬,都隆奇與右賢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于,發(fā)兵數(shù)萬人東襲呼韓邪單于。呼韓邪單于兵敗走,屠耆單于還,以其長子都涂吾西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留居單于庭?!谑呛艚彝蹩?,遂畔去,自立為呼揭單于。右奧鞬王聞之,即自立為車?單于。烏藉都尉亦自立為烏藉單于。凡五單于。

例句

云日呈祥禮物殊,北庭生獻(xiàn)五單于。 盧綸 宮中樂二首

典故
五單于爭立

相關(guān)人物
劉洵(漢宣帝)


《漢書》卷九十四下〈匈奴列傳下〉~3795~
明年秋,屠耆單于使日逐王先賢撣兄右奧鞬王為烏藉都尉各二萬騎,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是時(shí),西方呼揭王來與唯犁當(dāng)戶謀,共讒右賢王,言欲自立為烏藉單于。屠耆單于殺右賢王父子,后知其冤,復(fù)殺唯犁當(dāng)戶。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為呼揭單于。右奧鞬王聞之,即自立為車?yán)鐔斡?。烏藉都尉亦自立為烏藉單于。凡五單于。屠耆單于自將兵東擊車?yán)鐔斡冢苟悸∑鎿魹踅?。烏藉、車?yán)缃詳?,西北走,與呼揭單于兵合為四萬人。烏藉、呼揭皆去單于號(hào),共并力尊輔車?yán)鐔斡凇M狸葐斡诼勚?,使左大將、都尉將四萬騎屯東方,以備呼韓邪單于,自將四萬騎西擊車?yán)鐔斡?。車?yán)鐔斡跀。鞅弊?,屠耆單于即引西南,留闟敦地?!ㄆ剿哪辏瑔斡谏蠒赋迥?。時(shí)哀帝被疾,或言匈奴從上游來厭人,自黃龍、竟寧時(shí),單于朝中國輒有大故。上由是難之,以問公卿,亦以為虛費(fèi)府帑,可且勿許。單于使辭去,未發(fā),黃門郎揚(yáng)雄上書諫曰:臣聞六經(jīng)之治,貴于未亂;兵家之勝,貴于未戰(zhàn)。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單于上書求朝,國家不許而辭之,臣愚以為漢與匈奴從此隙矣。本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明。臣不敢遠(yuǎn)稱,請(qǐng)引秦以來明之:……逮至元康、神爵之間,大化神明,鴻恩溥洽,而匈奴內(nèi)亂,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化,扶伏稱臣,然尚羈縻之,計(jì)不顓制?!?/span>
《國語辭典》:單于(單于)  拼音:chán yú
漢時(shí)匈奴君長的稱號(hào)?!稘h書。卷九四。匈奴傳上》:「匈奴單于曰頭曼,頭曼不勝秦,北徙。」唐。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漢語大詞典》:五單于(五單于)
(1). 西漢 后期, 匈奴 勢弱內(nèi)亂,分立為五個(gè)單于: 呼韓邪單于 、 屠耆單于 、 呼揭單于 、 車?yán)鐔斡?、 烏藉單于 。五單于互相爭斗,后為 呼韓邪單于 所并。見漢書·匈奴傳下
(2).泛指 匈奴 各部首領(lǐng)。 唐 王維 《少年行》之三:“偏坐金鞍調(diào)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div>
《漢語大詞典》:小單于(小單于)
唐 大角曲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四·梅花落 郭茂倩 題解:“‘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 唐 大角曲亦有‘大單于’、‘小單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聲猶有存者?!?唐 李益 《聽曉角》詩:“無限塞鴻飛不度,秋風(fēng)吹入《小單于》?!?宋 張先 《醉桃源·湘天風(fēng)雨》詞:“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分類:大角題解
《國語辭典》:大單于(大單于)  拼音:dà chán yú
匈奴各部的大君王?!妒酚?。卷一一○。匈奴傳》:「漢遣匈奴書曰:『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弧姑?。陳與郊《文姬入塞》:「今日恰好是大單于誕日,隨班進(jìn)賀,不得親送娘娘?!?/div>
《國語辭典》:善于(善於)  拼音:shàn yú
在某方面具有特長。如:「善于烹飪」。
《國語辭典》:兵法  拼音:bīng fǎ
練兵和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如同今日的軍事學(xué)?!妒酚?。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埂度龂萘x》第四九回:「豈不聞兵法虛虛實(shí)實(shí)之論?操雖能用兵,只此可以瞞過他也。」
《國語辭典》:燕支  拼音:yān zhī
紅色顏料。亦泛指紅色。可做為化妝品或國畫顏料。唐。白居易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詩:「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固?。殷堯藩 吹笙歌:「伶兒竹聲愁繞空,秦女淚濕燕支紅?!挂沧鳌秆嘀?。
《漢語大詞典》:龍庭(龍庭)
亦作“ 龍廷 ”。
(1). 匈奴 單于祭天地鬼神之所。后漢書·竇憲傳:“躡 冒頓 之區(qū)落,焚 老上 之 龍庭 ?!?李賢 注:“ 匈奴 五月大會(huì) 龍庭 ,祭其先、天地、鬼神。” 南朝 齊 謝朓 《永明樂》詩之五:“化洽鯷海君,恩變 龍庭 長。西北騖環(huán)裘,東南盡龜象?!?br />(2).借指 匈奴 和其他邊塞少數(shù)民族國家。 唐 李白 《古風(fēng)》之六:“昔別 雁門關(guān) ,今戍 龍庭 前?!?元 馬致遠(yuǎn) 《漢宮秋》第四折:“枕席間,臨寢處,越顯的吾當(dāng)薄倖。萬里 龍廷 ,知他宿誰家一靈真性。” 清 龔自珍 《皇朝碩輔頌序》:“八地九天之奇兵,祕乎豹略;五行十守之正道,撻此 龍庭 ?!?br />(3).指朝廷。《敦煌曲子詞·菩薩蠻》:“ 敦煌 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jié)望龍庭, 麟臺(tái) 早有名?!?span id="f1me6by" class="book">《英烈傳》第六八回:“孩兒應(yīng)聲道:‘萬年天子坐龍廷?!?魯迅 《吶喊·風(fēng)波》:“伊便知道這一定是皇帝坐了龍庭,而且一定須有辮子?!?br />(4).隆起的天庭。舊時(shí)以為帝王異相。舊唐書·唐儉傳:“明公日角龍庭, 李氏 又在圖牒,天下屬望,非在今朝?!卑矗?span id="j6rkhul" class="book">《新唐書》作“龍廷”。
《漢語大詞典》:呼韓(呼韓)
(1). 漢 時(shí) 匈奴 單于 呼韓邪 的省稱。文選·張衡〈東京賦〉:“ 宣 重威以撫和戎狄, 呼韓 來享?!?薛綜 注:“漢書·宣(帝)紀(jì)曰:‘ 呼韓邪 單于欵 五原塞 ,愿奉國珍?!?清 趙翼 《古來吟明妃楊妃者多失其平》詩:“遠(yuǎn)嫁 呼韓 豈素期?請(qǐng)行似怨不同時(shí)?!?br />(2).古代亦借指我國北方和西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序》:“自我皇 宋 之承天命也……豈徒世無窮人,民獲休息,朝 呼韓 ,罷酤鐵而已哉?” 宋 辛棄疾 《水龍吟·再和以壽南澗》詞:“甚年年卻有, 呼韓 塞上,人爭問,公安否?” 清 杜詔 《隋堤曲》:“將兵西域再征 遼 , 呼韓 稽顙諸蕃朝?!?/div>
《國語辭典》:北庭  拼音:běi tíng
1.漢時(shí)稱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稱北方夷狄之地。《后漢書。卷四○。班彪列傳下》:「會(huì)南匈奴,掩破北庭?!?br />2.唐時(shí)稱西域?yàn)椤副蓖ァ梗O(shè)北庭都護(hù)府。見《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五。歷代州域形勢五。唐上》。
《漢語大詞典》:葡萄宮
亦作“蒲萄宮”。
(1). 漢 宮名。 漢哀帝 時(shí)單于來朝,住在此宮內(nèi)。三輔黃圖·甘泉宮:“ 葡萄宮 在 上林苑 西, 漢哀帝 元壽 二年,單于來朝,以太歲厭勝所,舍之此宮也?!?span id="erj6qsp" class="book">《漢書·匈奴傳下》載此事,作“蒲萄宮”。
(2).借指胡人在京師的住處。 唐 杜甫 《洗兵馬》詩:“京師皆騎汗血馬, 回紇 餧肉 蒲萄宮 ?!?/div>
《漢語大詞典》:蒲萄宮
見“ 葡萄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