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愛斯基摩人
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人,一小部分住在俄羅斯東北部楚克奇半島一帶,主要從事捕魚和獵取海獸。[愛斯基摩,英Eskimo]
《國語辭典》: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  拼音:ā ěr bā ní yà
Albania
國名。位于歐洲巴爾干半島西部。參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條。
《國語辭典》: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  拼音:ā lā bó bàn dǎo
Arabia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亞洲西南部,介于波斯灣與紅海之間。少河流,多沙漠,中部為乾旱地區(qū),沿海土地肥沃,島上居民大多信奉回教。簡稱為「阿拉伯」。
《國語辭典》:保加利亞(保加利亞)  拼音:bǎo jiā lì yà
Bulgaria
國名。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東部。參見「保加利亞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保加利亞人
保加利亞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shù)分布在巴爾干半島、俄羅斯、美洲等地。約925萬人(1985年)。講保加利亞語。多數(shù)信東正教,少數(shù)信伊斯蘭教。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和工業(yè)。
《國語辭典》:丹麥(丹麥)  拼音:dān mài
Denmark
國名。位于歐州的西北部。參見「丹麥王國」條。
《國語辭典》:東京灣(東京灣)  拼音:dōng jīng wān
海灣名:(1)位于廣東省之南,由海南島、雷州半島及越南的東京(今河內(nèi))環(huán)抱而成。(2)日本東京以南的海灣,首都東京及要港橫濱、橫須賀都在此灣內(nèi)。也稱為「北部灣」。
《漢語大詞典》:薩薄(薩?。?/div>
Sabaean的對音,即古代 阿拉伯半島 西南部Saba’地區(qū)居民,以善航海及經(jīng)商著名。一說,來自梵語,意為商主。 晉 法顯 佛國記:“入其城中,多居士、長者、薩薄商人?!?/div>
《漢語大詞典》:坎昆
墨西哥旅游城市。在尤卡坦半島東北端,濱加勒比海。人口10萬多(1986年)。海灘上棕櫚、椰樹成林,風光綺麗。附近地區(qū)為古瑪雅文化搖籃之一,古跡甚多。為療養(yǎng)、旅游勝地和會議中心。
《國語辭典》:堪察加半島(堪察加半島)  拼音:kān chá jiā bàn dǎo
Kamchatka Peninsula
半島名。位于西伯利亞東部,西瀕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和白令海。面積約三十七萬平方公里,漁業(yè)是主要的經(jīng)濟活動。
《國語辭典》:馬其頓王國(馬其頓王國)  拼音:mǎ qí dùn wáng guó
Kingdom of Macedonia
國名。位于希臘北部的古代王國。西元前四世紀,由亞歷山大大帝拓展成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國,統(tǒng)轄范圍除了馬其頓和希臘外,還包括埃及和整個西亞到印度河西岸地區(qū)。西元前二世紀后逐漸被羅馬控制,終成羅馬行省之一。
《國語辭典》:雷州半島(雷州半島)  拼音:léi zhōu bàn dǎo
半島名。位于廣東省西南部,介于南海和北部灣之間,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沿海漁產(chǎn)豐富。氣候炎熱,盛產(chǎn)熱帶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