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丹麥王國(丹麥王國)  拼音:dān mài wáng guó
Kingdom of Denmark
國名。位于歐州的西北部。含括日德蘭半島的北部及西蘭、菲英、羅蘭等島。北瀕斯卡吉拉克海峽,東臨喀得加特海峽與波羅的海,西面北海,南接西德,面積約四萬三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五百一十三萬,首都為哥本哈根(Copenhagen)。信仰路德福音教派,主要語言為丹麥語,訂六月五日為國慶日,幣制為Krone。簡稱為「丹麥」。
《國語辭典》:厄爾巴島(厄爾巴島)  拼音:è ěr bā dǎo
Elba Isand
島名。位于地中海北部,介于義大利半島與科西嘉島之間,屬于義大利,法國拿破崙一世曾被流放于此。
《國語辭典》:朝鮮半島(朝鮮半島)  拼音:cháo xiān bàn dǎo
半島名。位于亞洲大陸東緣,東瀕日本海,西臨黃海,北接中國東北與西伯利亞,東南伸入海中約達一千公里,南隔狹窄的海峽與日本群島相對。為大陸與島嶼間的橋梁。
《國語辭典》:布勒斯特  拼音:bù lè sī tè
Brest
城市名:(1)法國西岸的都市,位在不列塔尼半島頂端,為法國海軍基地及商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是美國最常使用的法國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曾為德軍占領(lǐng),作為戰(zhàn)艦和潛水艇的基地。當?shù)匾越ㄔ齑笮蛻?zhàn)艦著稱,城郊有大煉油廠,工業(yè)亦盛。(2)蘇俄西南部,靠近波蘭邊境及布格河右岸的港市,為交通的要道。
《國語辭典》:邁阿密(邁阿密)  拼音:mài ā mì
Miami
城市名。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半島東南岸,比斯坎灣西北,瀕臨邁阿密河口。以前屬西班牙統(tǒng)治,至西元一八二一年以后則歸屬美國。全年四季如春,是有名的觀光旅游及避暑勝地。
《國語辭典》:諾曼人(諾曼人)  拼音:nuò màn rén
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九至十二世紀居住在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是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的先民。此族擅長航海術(shù)、曾遠征西里島和南義大利。他們的航海、造船技術(shù)奠定日后歐洲商業(yè)復興的基礎(chǔ)。也稱為「北蠻人」、「維京人」。
《國語辭典》:南葉門(南葉門)  拼音:nán yè mén
South Yemen
國名。位于亞洲阿拉伯半島的東南端。原名為「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面積三十三萬六千八百七十平方公里。人口約二百一十四萬七千。首都為亞?。ˋden)。信奉回教正派。本為共黨國家,西元一九五九年獨立,組成聯(lián)邦政府。一九九○年與北葉門合并為「葉門共和國」。
《國語辭典》:科威特  拼音:kē wēi tè
State of Kuwait
國名。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東瀕波斯灣,北界伊拉克,南界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主要的產(chǎn)油國。面積約一萬七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約一百八十萬。首都為科威特市(Kuwait City)。主要語言為阿拉伯語及英語。原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西元一八九九年淪為英國保護地,一九六一年獨立,訂二月二十五日為國慶日。幣制為Kuwait Dinar。
《國語辭典》:里斯本  拼音:lǐ sī běn
Lisbon
城市名。葡萄牙首都,位于伊比利半島,太加斯河口。有化學、造船、紡織、食品等工業(yè)。為全國第一大港、最大城市及觀光中心。
《國語辭典》:西蘭島(西蘭島)  拼音:xī lán dǎo
Sjaelland
島名。介于日德蘭半島與斯堪的那維亞半島之間,為丹麥的一部分,扼波羅的海咽喉。面積二千六百八十平方公里,土地肥沃,盛產(chǎn)麥類,畜牧業(yè)甚盛。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在此島東側(cè),是丹麥的最大都市及第一大港。
《漢語大詞典》:古代希臘
歷史上指愛琴海區(qū)域,包括巴爾干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及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帶。公元前3000年代后,愛琴文明繁榮。后因北方落后部落侵入,愛琴文明衰落。前11世紀進入荷馬時代。前8世紀起,希臘各地先后建立數(shù)以百計的奴隸制城邦。前5世紀希波戰(zhàn)爭后,希臘城邦進入繁榮階段,經(jīng)濟貿(mào)易興盛,文化成就卓越。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走向衰落。前4世紀希臘半島被馬其頓王國征服,前2世紀歸羅馬統(tǒng)治。
《漢語大詞典》:胡荼辣國(胡荼辣國)
古國名。故地在今 印度 卡提阿瓦半島 (KathiawarPen.)。國境甚大,物產(chǎn)富饒,沿海港口為古代東西方商舶所經(jīng)。 宋 趙汝適 諸蕃志有專條記述。 意大利 旅行家 馬可·波羅 于1292年離 中國 西行后,曾到此。
《國語辭典》:波斯灣(波斯灣)  拼音:bō sī wān
Persian Gulf
海灣名。在亞洲西南部,介于伊朗高原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面積約二十四萬平方公里,最窄處約五十五公里。沿灣的國家皆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chǎn)或輸出國。戰(zhàn)略地位重要,因宗教、天然資源等因素而戰(zhàn)亂頻仍。
《漢語大詞典》:邊緣海
又稱“陸緣?!保喎Q“緣?!被颉斑吅!?。瀕臨大陸,被半島、島嶼或群島與大洋分開的海,如黃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等。
《國語辭典》:巴爾干半島(巴爾幹半島)  拼音:bā ěr gàn bàn dǎo
Balkan Peninsula
半島名。東濱黑海,南臨愛琴海、達達尼爾海峽及馬爾馬拉海,西瀕亞得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因巴爾干山脈而得名,半島上群山分布,以采礦、伐木等工業(yè)為主。民族復雜,易生沖突,素有歐洲火藥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