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負(fù)青天
九萬鵬
九萬扶搖
北溟魚
九萬風(fēng)
凌風(fēng)翔
北溟鯤
南鵬
海鵬
鯤鵬變化
鵬翅
垂天鵬
大鵬飛
九萬摶
九霄鵬
扶搖力
摶風(fēng)翼
化鯤
鯤化鵬
水擊三千里
三千擊浪
天池鵬
九萬摶風(fēng)
鯤鵬化
鵬化
摩天翼
鯤鵬萬里
天池翼
變化鯤鵬
垂天鵬翼
大鵬擊水
擊水三千里
鳩鵬
九鯤
鯤鵬游
凌云翅
九萬鵬風(fēng)
躡扶搖
適南海
天南翼
圖南羽翮
摶溟
北溟翼
蔽天鵬
沖天鵬翅
反溟極
奮北溟
化北魚
鯨鵬游
鳩鵬自樂
九萬欲摶空
九萬云霄路
鯤移鵬徙
溟翼
溟魚一息化天津
南溟風(fēng)浪
噴浪溟鯤
鵬北海
如云長翮
騰鯤
摶垂翼
摶風(fēng)起北溟
北極羈羽
海鳥遠(yuǎn)天地
海遠(yuǎn)到天池
化鵬
擊浪天地
九萬風(fēng)鵬
鯤魚化鵬
南溟垂翼
鵬飛
鵬興
鵬遠(yuǎn)天池
著鯤
壯志南溟
相關(guān)人物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nèi)篇·逍遙游〉~2~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shí)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簡釋
九萬欲摶空:喻指志向或前程遠(yuǎn)大。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例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大鵬矯翼翻云衢,嵩峰霽后凌天孤。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水理漩洑,鵬風(fēng)翱翔。
仰笑鹍鵬輩,委身拂天波。
尚激摶溟勢,期君借北風(fēng)。
漸飏摶扶勢,應(yīng)從橐龠功。
躡履三千皆后學(xué),摶風(fēng)九萬即前程。
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dòng)海風(fēng)。
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茫茫九萬鵬,百雉且為樂。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fēng)。
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
隼擊須當(dāng)要,鵬摶莫問程。
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fēng)。
才力似風(fēng)鵬,誰能算升斗。
一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fēng)吹。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
正翮摶風(fēng)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
鶱騰坐可致,九萬起于斯。
歸來權(quán)可取,九萬一朝摶。
一魚吃了終無愧,鯤化為鵬也不難。
定知羽翼難隨鳳,卻喜波濤未化鯤。
搏鵬作臘巨鰲鲙,伸舒軼出元?dú)馔狻?
方期全擁腫,豈望躡扶搖。
莫言向北千行雁,別有圖南六月鵬。
從此圖南路,青云步武間。
小鳥搶榆枋,大鵬激三千。
昔陪鹓鷺后,今望鹍鵬飛。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
鵬鹍誠未憶,誰謂凌風(fēng)翔。
驥蹄初躡景,鵬翅欲摶扶。
海運(yùn)同鹍化,風(fēng)帆若鳥飛。
儻得隨鯤化,終能戾太虛。
龍臥人寧識,鵬摶鴳豈知。
去去圖南遠(yuǎn),微才幸不忘。
鯤海已知?jiǎng)邡Q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誰謂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fēng)塵。
豈不見大鵬點(diǎn)翼蓋十洲,是何之物鳴啾啾。
在鳥終為鳳,為魚須化鯤。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
圖南不可御,惆悵守薄暮。
北極有羈羽,南溟有沉鱗。川源浩浩隔,影響兩無因。風(fēng)云十朝會,變化成一身。
海有吞舟鯨,鄧有垂天鵬。荀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沖天鵬翅闊,報(bào)國劍铓寒。
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
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xué)鵬摶。
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
莫下蓬山不回首,東風(fēng)猶待重?fù)环觥?
來年遂鵬化,一舉上瀛洲。
典故 千金市駿
千金骨
市駿骨
收駿骨
駿骨千金
燕臺駿
燕王市駿
筑臺市駿
貴駿骨
買骨金臺
千金何足惜
售骨
燕王買駿
燕市駿骨
燕市死骨
昭王買駿
白骨千金
郭隗無駿
捐金買骨
市白骨
死骨擲燕隗
燕馬換金
燕昭憐馬
燕昭求駿
相關(guān)人物燕昭王
郭隗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九〈燕策一·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064~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bào)讎。故往見郭隗先生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bào)。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丑,孤之愿也。敢問以國報(bào)讎者柰何?」……昭王曰:「寡人將誰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請求之?!痪仓?。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首五百金,反以報(bào)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死馬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挥谑遣荒芷谀辏Ю镏R至者三。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豈遠(yuǎn)千里哉?」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樂毅自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湊燕。
例句
駿骨黃金買,英髦絳帳延。
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
君王倘若不見遺,白骨黃金猶可市。
郭隗慚無駿,馮諼愧有魚。
知君市駿馬,不是學(xué)燕王。
買骨須求騏驥骨,愛毛宜采鳳皇毛。
燕昭寤寐常求駿,郭隗尋思未是賢。
燕中有馬如龍行,不換黃金無駿名。
攬?zhí)辄S金臺,呼天哭昭王。無人貴駿骨,騄耳空騰驤。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有能市駿骨,莫恨少龍媒。
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
難逢王濟(jì)知音癖,欲就燕昭買駿名。
當(dāng)時(shí)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買枯骨。
始知物妙皆可憐,燕昭市駿豈徒然。
典故具雞黍
幽明永隔
千里論交
雞黍恨
白馬故人
巨卿哭
升堂他日約
張范風(fēng)流
張范善終始
白馬悲宋
炊黍期張
死結(jié)生交
死夢尋范式
元伯巨卿千里從
元伯相葬
張范通夢
只雞平生約
相關(guān)人物張劭
范式
《后漢書》卷八十一〈獨(dú)行列傳·范式〉~2676~
范式字巨卿,山陽金鄉(xiāng)人也,一名氾。少游太學(xué),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式謂元伯曰:「后二年當(dāng)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鼓斯矂w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jiān)O(shè)饌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里結(jié)言,爾何相信之審邪?」對曰:「巨卿信士,必不乖違。」母曰:「若然,當(dāng)為爾醞酒?!怪疗淙?,巨卿果到,升堂拜飲,盡歡而別。式仕為郡功曹。后元伯寢疾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盡,嘆曰:「恨不見吾死友!」子徵曰:「吾與君章盡心于子,是非死友,復(fù)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范巨卿,所謂死友也?!箤ざ?。式忽夢見元伯玄冕垂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dāng)以爾時(shí)葬,永歸黃泉。子未我忘,豈能相及?」式恍然覺寤,悲嘆泣下,具告太守,請往奔喪。太守雖心不信而重違其情,許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式未及到,而喪已發(fā)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jìn)。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邪?」遂停柩移時(shí),乃見有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咕耷浼戎粒祮恃栽唬骸感幸釉?!死生路異,永從此辭。」會葬者千人,咸為揮涕。式因執(zhí)紼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脩墳樹,然后乃去。
簡釋
具雞黍: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p>
例句
系舟偏憶戴,炊黍愿期張。
巨卿哭處云空斷,阿騖歸來月正明。
素車猶慟哭,寶劍欲高懸。
蹉跎江浦生華發(fā),牢落寒原會素車。
元伯歸全去,無由白馬來。
張范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尚憶青騾去,寧知白馬來。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張范唯通夢,求羊永絕蹤。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白馬賓徒散,青烏隴隧開。
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雁魚空有信,雞黍恨無期。
典故 寄一枝
江南信
寄梅花
隴頭梅
逢驛使
隴頭人
江南春信
江南驛使
一枝春色
驛使梅
贈梅花
一枝春信
春在手
江南信息
不寄梅花
寄寒梅
江路梅花
隴頭春信
送客逢春
梅花寄遠(yuǎn)
庾嶺一枝
折梅寄
故人難寄
寄折梅
尋驛使
隴頭春色
萬里贈
折花寄
解道江南句
陸凱寄梅
難隨驛使
楚驛梅邊
到隴梅花
故人堪寄
寒梅傳驛信
寄與路遙
剪梅煙驛
江南逢梅
嶺梅傳遠(yuǎn)信
隴驛傳梅
陸郎封寄
一枝誰寄長安
驛傳梅信
驛使為伊忙
庾梅信斷
折梅寄江北
只贈梅花
春贈隴頭
故人贈江頭春信
寒梅堪寄
花信隨驛使
寄春
江南折贈
梅殘?bào)A使遲
梅花寄寒驛
梅寄斷魂
南枝附春信
水驛寄江南梅萼
萬里憑驛使
一枝傳遠(yuǎn)信
一枝寄北人
一枝寄相思
一枝寄遠(yuǎn)信
一枝隨驛使
驛使傳梅
驛使帶春
遠(yuǎn)寄江南春意
贈春色
折得隴頭
折寒香傳語
折梅
折梅寄我
折幽香千里寄
相關(guān)人物范曄
陸凱
《太平御覽》卷九百七十〈果部七·梅〉~4432~
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范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弧?/span>
簡釋
隴頭梅:詠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亦詠梅花。唐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明朝望鄉(xiāng)處,應(yīng)見隴頭梅?!?/p>
例句
繡衣屢許攜家醞,皂蓋能忘折野梅。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官橋楊柳和愁折,驛路梅花帶雪看。
欲托清香傳遠(yuǎn)信,一枝無計(jì)奈愁何。
典故 任釣
滄海釣
釣東海
任公釣東海
巨緡東釣
釣竿疏
釣鯨公子
任公大餌
五十犗為餌
一釣飽千里
巨海釣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5~
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大犗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旦旦而釣,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騖,揚(yáng)而奮?,白波若山,海水震蕩,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制河以東,蒼梧已北,莫不厭若魚者。已而后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瀆,守鯢鮒,其于得大魚難矣,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dá)亦遠(yuǎn)矣,是以未嘗聞任氏之風(fēng)俗,其不可與經(jīng)于世亦遠(yuǎn)矣。
例句
欲問任公子,垂綸意若何。
任子偶垂滄海釣,戴逵虛認(rèn)少微星。
昔日任公子,期年釣此魚。
愿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
巨海能無釣,浮云亦有梯。
將尋會稽跡,從此訪任公。
龜為秉靈亡,魚為弄珠死。心中自有賊,莫怨任公子。
巨緡東釣儻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史記》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3297~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引徐廣曰:「一云『差以毫釐』,一云『繆以千里』?!?/span>
典故唱驪歌
驪駒曲
驪駒催
門外驪歌
驪駒催客
王式本不來
驪歌促別
驪歌送行
王式悔輕來
千里驪歌
相關(guān)人物王式
《漢書》卷八十八〈儒林列傳·王式〉~360~
王式字翁思,東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許生。式為昌邑王師。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亂廢,昌邑群臣皆下獄誅,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龔遂以數(shù)諫減死論。式系獄當(dāng)死,治事使者責(zé)問曰:「師何以亡諫書?」式對曰:「臣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嘗不為王反復(fù)誦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嘗不流涕為王深陳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使者以聞,亦得減死論,歸家不教授。山陽張長安幼君先事式,后東平唐長賓、沛褚少孫亦來事式,問經(jīng)數(shù)篇,式謝曰:「聞之于師俱是矣,自潤色之?!共豢蠌?fù)授。唐生、褚生應(yīng)博士弟子選,詣博士,摳衣登堂,頌禮甚嚴(yán),試誦說,有法,疑者丘蓋不言。諸博士驚問何師,對曰事式。皆素聞其賢,共薦式。詔除下為博士。式徵來,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馀之人,何宜復(fù)充禮官?」既至,止舍中,會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至江公著孝經(jīng)說,心嫉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式曰:「聞之于師: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經(jīng)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禮。」江翁曰:「何狗曲也!」式恥之,陽醉逿地。式客罷,讓諸生曰:「我本不欲來,諸生彊勸我,竟為豎子所辱!」遂謝病免歸,終于家。唐·顏師古注引服虔曰:「逸詩篇名也,見大戴禮??陀ジ柚??!刮臐}曰:「其辭云『驪駒在門,仆夫具存;驪駒在路,仆夫整駕』也?!?/span>
《樂府詩集》卷二十八〈相和歌辭·相和曲下·陌上桑三解〉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二解東方千馀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例句
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一曲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二十中郎未足希,驪駒先自有光輝。
正當(dāng)今夕斷腸處,黃鸝愁絕不忍聽。
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幾年。
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雕尾扇張金縷高,碎鈴素拂驪駒豪。
典故千里共明月
千里共嬋娟
千里音塵
但愿人長久
明月千里隔
一輪明月人千里
月滿人千里
謝郎解道月明千里
《昭明文選》賦庚·第十三卷·物色·謝莊·〈月賦〉~602~
陳王初喪應(yīng)劉。端憂多暇。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乃清蘭路。肅桂苑。騰吹寒山。弭蓋秋阪。臨浚壑而怨遙。登崇岫而傷遠(yuǎn)。于時(shí)斜漢左界。北陸南?。白露曖空。素月流天。沈吟齊章。殷勤陳篇。抽毫進(jìn)牘。以命仲宣。仲宣跪而稱曰。臣東鄙幽介。長自丘樊。昧道懵學(xué)。孤奉明恩。臣聞沈?既義。高明既經(jīng)。日以陽德。月以陰靈。擅扶光于東沼。嗣若英于西冥。引?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朒朓警闕。朏魄示沖。順辰通燭。從星澤風(fēng)。增華臺室。揚(yáng)采軒宮。委照而吳業(yè)昌。淪精而漢道融。若夫氣霽地表。云斂天未。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瀨。升清質(zhì)之悠悠。降澄輝之藹藹。列宿掩縟。長河韜映。柔祇雪凝。圓靈水鏡。連觀霜縞。周除冰凈。君王乃厭晨歡。樂宵宴。收妙舞。弛清縣。去燭房。即月殿。芳酒登。鳴琴薦。若乃涼夜自凄。風(fēng)篁成韻。親懿莫從。羈孤遞進(jìn)。聆皋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練響。音容選和。徘徊房露。惆悵陽阿。聲林虛籟。淪池滅波。情紆軫其何托。愬皓月而長歌。歌曰。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臨風(fēng)嘆兮將焉歇。川路長兮不可越。歌響未終。馀景就畢。滿堂變?nèi)?。回遑如失。又稱歌曰。月既沒兮露欲晞。歲方晏兮無與歸。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陳王曰。善。乃命執(zhí)事。獻(xiàn)壽羞璧。敬佩玉音。復(fù)之無斁。
《全唐詩》卷五百三十〈懷江南同志【送客】〉
南國別經(jīng)年【南國去經(jīng)年】,云晴波接天。蒲深鸂鶒戲,花暖鷓鴣眠。竹暗湘妃廟,楓陰楚客船。唯應(yīng)洞庭月,萬里共嬋娟【萬里共娟娟】。
典故千里駕
嵇駕
千里價(jià)
尋嵇
命駕訪嵇
相關(guān)人物呂安
嵇康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簡傲〉~769~
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
《晉書》卷四十九〈嵇康列傳〉
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
簡釋
尋嵇:喻對朋友的思念。唐李白《酬坊州工司馬與間正字對雪見贈》“訪戴昔未偶,尋嵇此相得?!?/p>
例句
今朝忽枉嵇生駕,倒屣開門遙解顏。
同人千里駕,鄰國五馬車。
嵇駕終難仰,梁鳧且自群。
訪戴昔未偶,尋嵇此相得。
朝來久試華軒下,未覺千金滿高價(jià)。
風(fēng)期嵇呂好,存歿范張親。
無因千里駕,忽睹四愁篇。
典故 問羊酪
羊酪不嫌膻
誇羊酪
相關(guān)人物王濟(jì)(字武子)
陸機(jī)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88~
陸機(jī)詣王武子,武子前置數(shù)斛羊酪,指以示陸曰:「卿江東何以敵此?」陸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鹽豉耳!」
例句
若逢廣坐問羊酪,從此知名在一言。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越桂留烹張翰鲙,蜀姜供煮陸機(jī)莼。
我戀岷下芋,君思千里莼。
明朝早起非無事,買得莼絲待陸機(jī)。
從來北地誇羊酪,自有純羹味可人。
典故 老驥思千里
老馬伏櫪
老馬思故櫪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
魏武帝《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驥老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span>
例句
朔風(fēng)悲老驥,秋霜?jiǎng)愈v禽。
老馬思故櫪,窮鱗憶深流。
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
老驥念千里,饑鷹舒六翮。
老馬思伏櫪,長鳴力已殫。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卷九〈鮑照·學(xué)劉公干體詩五首〉~299~
〈學(xué)劉公干體詩五首〉其三:「胡風(fēng)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茲晨自為美,當(dāng)避艷陽天。艷陽桃李節(jié),皎潔不成妍?!?/span>
《藝文類聚》卷二〈天部下·雪〉~24~
梁·裴子野〈上朝值雪詩〉曰:「沐雪款千門。櫛風(fēng)朝萬戶,集霰渝丹黻。流云飄繡柱,滴瀝垂土膏。闌干懸石乳。」又〈詠雪詩〉曰:「飄飖千里雪,倏忽度龍沙。從云合且散,因風(fēng)卷復(fù)斜。拂草如連蝶,落樹似飛花。若贈離居者,折以代瑤華?!?/span>
典故 名駒千里
相關(guān)人物劉德(河間獻(xiàn)王)
劉徹(漢武帝)
屈原
曹操(魏武帝)
魯仲連
《楚辭補(bǔ)注》卷六〈卜居〉~76~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智盡忠,蔽鄣于讒。心煩意亂,不知所從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拐惨硕瞬叻鼾?,曰:「君將何以教之?」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寧誅鋤草茅,以力耕乎?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將哫訾慄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寧廉絜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汜汜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抗軛乎?將隨駑馬之?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埂笇幇喊喝羟Ю镏x乎?」?jié)h·王逸注:「才絕殊也?!?/span>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2459~
魯仲連者,齊人也。好奇?zhèn)m儻之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好持高節(jié)。游于趙。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魯仲連子》云:「齊辯士田巴,服狙丘,議稷下,毀五帝,罪三王,服五伯,離堅(jiān)白,合同異,一日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仲連,年十二,號『千里駒』,往請?zhí)锇驮唬骸撼悸勌蒙喜粖^,郊草不蕓,白刃交前,不救流矢,急不暇緩也。今楚軍南陽,趙伐高唐,燕人十萬,聊城不去,國亡在旦夕,先生柰之何?若不能者,先生之言有似梟鳴,出城而人惡之,愿先生勿復(fù)言。』田巴曰:『謹(jǐn)聞命矣。』巴謂徐劫曰:『先生乃飛兔也,豈直千里駒!』巴終身不談。」
《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列傳·楚元王劉交〉~927~
德字路叔,修黃老術(shù),有智略。少時(shí)數(shù)言事,召見甘泉宮,武帝謂之「千里駒」。唐·顏師古注曰:「言若駿馬可致千里也。年齒幼少,故謂之駒?!?/span>
《三國志》卷九〈魏書·曹休傳〉~279~
曹休字文烈,太祖族子也。天下亂,宗族各散去鄉(xiāng)里。休年十馀歲,喪父,獨(dú)與一客擔(dān)喪假葬,攜將老母,渡江至吳。以太祖舉義兵,易姓名轉(zhuǎn)至荊州,閒行北歸,見太祖。太祖謂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駒也?!故古c文帝同止,見待如子。常從征伐,使領(lǐng)虎豹騎宿衛(wèi)。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shí)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于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后。眾議狐疑,休曰:「賊實(shí)斷道者,當(dāng)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則飛自走矣?!购閺闹?,進(jìn)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太祖拔漢中,諸軍還長安,拜休中領(lǐng)軍。文帝即王位,為領(lǐng)軍將軍,錄前后功,封東陽亭侯。夏侯惇薨,以休為鎮(zhèn)南將軍,假節(jié)都督諸軍事,車駕臨送,上乃下輿執(zhí)手而別。孫權(quán)遣將屯歷陽,休到,擊破之,又別遣兵渡江,燒賊蕪湖營數(shù)千家。遷征東將軍,領(lǐng)揚(yáng)州刺史,進(jìn)封安陽鄉(xiāng)侯。帝征孫權(quán),以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督張遼等及諸州郡二十馀軍,擊權(quán)大將呂范等于洞浦,破之。拜揚(yáng)州牧。明帝即位,進(jìn)封長平侯。吳將審?屯皖,休擊破之,斬?首,吳將韓綜、翟丹等前后率眾詣休降。增邑四百,并前二千五百戶,遷大司馬,都督揚(yáng)州如故。太和二年,帝為二道征吳,遣司馬宣王從漢水下,休督諸軍向?qū)り?。賊將偽降,休深入,戰(zhàn)不利,退還宿石亭。軍夜驚,士卒亂,棄甲兵輜重甚多。休上書謝罪,帝遣屯騎校尉楊暨慰諭,禮賜益隆。休因此癰發(fā)背薨,謚曰壯侯。子肇嗣。
《莊子集釋》卷十上〈雜篇·說劍〉~06~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馀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馀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棺笥以唬骸盖f子當(dāng)能?!固幽耸谷艘郧Ы鸱钋f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圣,謹(jǐn)奉千金以幣從者。夫子弗受,悝尚何敢言!」莊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dāng)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dāng)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莊子曰:「諾。周善為劍?!固釉唬骸溉晃嵬跛妱κ?,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嗔目而語難,王乃說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骨f子曰:「請治劍服?!怪蝿Ψ眨艘娞?。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待之。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雇踉唬骸缸又畡文芙疲俊乖唬骸赋贾畡?,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骨f子曰:「夫?yàn)閯φ撸局蕴?,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設(shè)戲請夫子?!雇跄诵κ科呷?,死傷者六十馀人,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骨f子曰:「望之久矣?!雇踉唬骸阜蜃铀?,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雇踉唬骸冈嘎勅齽??!乖唬骸赣刑熳觿Γ兄T侯劍,有庶人劍?!雇踉唬骸柑熳又畡稳??」曰:「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shí),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yùn)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jì)。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刮耐趺⑷蛔允?,曰:「諸侯之劍何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鐔,以豪桀士為夾。此劍值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yùn)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biāo)臅r(shí),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nèi),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lǐng),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雇跄藸慷系睿兹松鲜?,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褂谑俏耐醪怀鰧m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唐·成玄英疏:「其劍十步殺一人,一去千里,行不留住,銳快如是,寧有敵乎!」
《藝文類聚》卷二十二
京師號曰:陳仲舉昂昂如千里驥,周孟玉瀏瀏如松下風(fēng)。(據(jù)《藝文類聚》卷二十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