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平原酒
  
平原飲
  
賓客平原
 
極歡留十日
 
平原燕浹旬
 
平原期
 
平原張宴

相關人物
秦昭王
 
趙勝(平原君)


《史記》卷七十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列傳〉~245~
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欲為范雎必報其仇,乃詳為好書遺平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span>
《新校本漢書》卷五十七下《司馬相如傳》
嘗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豕,馳逐眾獸,相如因上疏諫。

簡釋

十日歡:指朋友相見而飲酒盡歡。唐李白《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近作十曰歡,遠為千載期?!?/p>


例句

愿學平原十日飲,此時不忍歌驪駒。 韓翃 贈兗州孟都督

典故
賈陸一更十日

相關人物
賈耽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九〈陸贄列傳〉~3804~
贄與賈耽、盧邁、趙憬同知政事,百司有所申覆,皆更讓不言可否。舊例,宰臣當旬秉筆決事,每十日一易,贄請準故事,令秉筆者以應之。
典故
射日弓
 
射九烏留白日
  
九輪燭照
 
羿落九烏
 
羿弓
 
九日落
 
羿射九日
 
九烏落
 
彎弓射烏
 
羿中九烏
 
射日落
 
夏羿弓
 
堯射十日

相關人物
后羿


《楚辭補注》卷三〈天問〉~96~
「羿焉彃日?烏焉解羽?」東漢·王逸注:「《淮南》言: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span>
《淮南子》卷八〈本經訓〉~254~
「逮至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脩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于疇華之野,殺九嬰于兇水之上,繳大風于青丘之澤,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箹|漢·高誘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span>

簡釋

九日落:喻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例句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劍,射日弓。 李賀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賀 日出行

?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堯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于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傳上古時,九輪照燭乾坤旱。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

典故
一醉六十日

相關人物
曹丕(魏文帝)
 
阮籍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360~
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文帝初欲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

例句

一醉六十日,古來聞阮生。 杜牧 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歸宣州因題贈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 高蟾 道中有感

《漢語大詞典》:十日歡(十日歡)
見“ 十日飲 ”。
《漢語大詞典》:十日飲(十日飲)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昭王 ﹞乃詳為好書遺 平原君 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后因以“十日飲”比喻朋友連日歡聚。 南朝 齊 陸厥 《奉答內兄希叔》詩:“ 平原 十日飲, 中散 千里游?!?唐 韓翃 《贈兗州孟都督》詩:“愿學 平原 十日飲,此時不忍歌《驪駒》。”亦作“ 十日歡 ”。 唐 李白 《尋魯城北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詩:“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div>
《漢語大詞典》:十日飲(十日飲)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秦昭王 ﹞乃詳為好書遺 平原君 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后因以“十日飲”比喻朋友連日歡聚。 南朝 齊 陸厥 《奉答內兄希叔》詩:“ 平原 十日飲, 中散 千里游。” 唐 韓翃 《贈兗州孟都督》詩:“愿學 平原 十日飲,此時不忍歌《驪駒》?!币嘧鳌?十日歡 ”。 唐 李白 《尋魯城北見范置酒摘蒼耳作》詩:“還傾四五酌,自詠《猛虎詞》。近作十日歡,遠為千載期?!?/div>
《國語辭典》:平原十日飲(平原十日飲)  拼音: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語本《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傳》:「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欲為范雎必報其仇,乃詳為好書遺平原君曰:『寡人聞君之高義,愿與君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愿與君為十日之飲?!弧鼓铣R。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平原十日飲,中散千里游。」也作「平原十日」。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日, 堯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經·海外東經:“ 湯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齒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span id="triue7w" class="book">《淮南子·墬形訓》:“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按《歸藏》之經,大明迂怪,乃稱 羿 斃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韓愈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 堯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饞名?!眳⒁姟?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禮·春官·馮相氏:“ 馮相氏 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敘事,以會天位?!?span id="qainfly" class="book">《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杜預 注:“甲至癸?!?唐 韓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國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數(shù)窮六十,其將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span id="yq9jajh" class="book">《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時,二十四氣,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為歷?!?/div>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xiàn)的太陽。莊子·齊物論:“昔者十日并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經訓》:“逮至 堯 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卑矗?span id="ijcw4in" class="book">《山海經·海外東經》和《大荒南經》、楚辭·天問等亦載有此傳說。
(2).比喻暴亂并起。 清 錢謙益 《〈陳喬生詩集〉序》:“九嬰暴起,十日并出。心窮填海,力盡移山。 原軫 之歸元如生, 霽云 之斷指猶動?!?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天津新議續(xù)議:“今以數(shù)萬里外,不賓之荒服,一旦馮陵中夏,竟使爝火爭明,十日并出?!?/div>